对比历史有什么意义?
19世纪中叶之前,日本和当时的中国一样,在西方观察家眼中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沉睡国家。这是因为日本早在公元六七世纪就拜中国为师,派出了许多“隋使”、“唐使”全面研究中国文化,使他们几乎都继承了中国的文化。英国人卢瑟·阿尔科克评论说:“日本真是一个国家。继1840鸦片战争,英国人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后,1853年,美国“黑船”(军舰)也敲开了日本幕府为218关闭的大门,日本也面临着跟随中国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这个时候,虽然打开了中国和日本的大门,但是西方列强自己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他们对东亚国家的入侵和瓜分还没有准备好。也就是说,当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时,就其外部环境而言,中国和日本都有机会成为东亚强国。但中国保守的文化滞后观念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洋务运动”没有触及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日本维新派及时抓住机遇,选择了果断的“落幕”,使日本“冲出了最危险的关口”(井上清《日本近代史》)。
65438-0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天皇向神灵宣誓的五大誓言之一就是“向世界求知”,学习一切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成为日本的纲领性国策。著名学者黄仁宇说:“日本民族重视自然,不沉溺于抽象的概念。日本人在技术工作中常常表现出他们特有的精研细究的能力和人与人之间容易协调的特点。”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1543年,一艘葡萄牙商船在日本的一个小岛上失事,船上的船员以1200多黄金的价格向当地首领出售了一把火枪。葡萄牙人欣喜若狂。然而,日本人很快学会了制造火枪并加以改进。到了17世纪初,火枪的价格降到了每支1.2黄金。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一书中,把日本人的性格描述为一种优雅内敛的菊花,以及一种像剑一样坚强顽强的矛盾性格。这种性格和大和民族的多民族构成体系,使日本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但更能把握文化走向。
大和民族一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它不仅在科技领域,而且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都以学习先进民族的优点而闻名。著名经济史学家g·C·艾伦说:“日本并不是突然(在1868之后)获得了如此影响西方世界的能量和无尽的野心。从它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日本人有能力迅速吸收和消化新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有组织能力训练有素,大胆实践。”此时正值世界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一种工业经济时代的新文化正在逐渐形成,在日本人眼中一直被视为东亚巨兽的中华帝国,被一小队远征的英军轻松击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人。然而,直接促使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将目标转向新的研究对象,宣布“脱亚入欧”的真正原因,是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即“华而不实,缺乏野心,注重虚名,忽视实效。”结果在北洋水师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日本水师司令伊藤祐亨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的劝导信中说:“今日战败,非君之罪,亦是其不知变所致。”
当时慈禧太后的生活费是一天四万两白银,实际价值可以买一艘吉野级巡洋舰,两个月的花费可以买一艘超级主力舰。击沉中华致远号的日本军舰吉野号,是清政府在德国汉诺威造船厂订购的,因后来海军军费被挪用,无钱支付,被日本购买。所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不是我们被别人打败了,而是我们一开始就已经崩溃了,因为一个贪图一己之乐的小朝廷,不会关心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疾苦。明治维新,觉醒的日本提出了“富民强兵”、“兴养”、“文明”三大国策,开始了追赶西方的急行军。日本惊人的学习和复制能力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明治维新后仅八年,即1876年,日本“黑船”撬开朝鲜市场;1894甲午战争,日本在中国获得了大量赔款。10年后,日本再次打败了强大的俄罗斯。而中国人则一直秉承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为中国的根本制度和文化是最好的,只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就行。所以对西方社会的一切变化视而不见,从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成为西方列强任意屠杀的对象。
虽然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情况让人感到同情和愤怒,但这么大的东方国家竟然毫无还手之力,实在令人费解。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马克思表达了对中国的一种困惑:“一个几乎占世界1/3人口的伟大帝国,不顾现状,安于现状,人为地与世界隔绝,因而竭力用中国完美无缺的假象来欺骗自己。这样的帝国注定要在殊死决斗中被打败。”中国的悲哀其实早在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之时就开始了,元初血腥的屠杀政策也注定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彻底灭亡。“数字化之父”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文化的自身实力越强(无论是民族的、制度的、代际的还是其他类型的文化),就越不可能孵化出创新精神。习惯性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广为流传的规范,各种各样的行为标准,都是新思想的敌人。任何一个以和谐与平衡为荣的社会,几乎不可能诱发出另类的思想。”一个系统的和谐是自然达到的,创新协调的基础是和谐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就是创新的价值。
从1298年凯尔·波罗在狱中写下《马可·波罗游记》,到1687年白英礼、尹多泽等四位牧师主编的《孔子:中国哲学家》在西方出版,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向往。但是,当伏尔泰等启蒙者把中国当成一个浪漫的理想,并且达到极致的时候,一种消极的力量很快就强大起来了。1736年,尼古拉·布兰查德(Nicola Blanchard)在《东方专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中国人固步自封,与世隔绝,实行的是一种古老、僵化、没落、野蛮的专制。随后,西方人以他们独特的眼光和标准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所以西方人对中国的入侵,是基于对中国文化本质和中国专制制度弊端的认识。
然而,日本在现代发展中的表现与中国恰恰相反。他们主张“中学为用,西学为体”,虚心学习西方的文化结构和科学的教育制度,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进行改造。可以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除了跟风中国之外,几乎与世界隔绝,日本的发展模式也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但从日本采取的策略来看,无疑是成功的。【u】研究近代日本的发展规律,我们发现,日本一直视欧美为伙伴,视中国为竞争对手,视世界为自己的市场;而中国却长期以大国自居,总是把欧美当竞争对手,把日本当合作伙伴(从来不把日本当竞争对手),把自己的市场发展为世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最终的结果显然是不同的。中国长期在发展中国家徘徊,而日本早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u]当然,从本质上来说,日本的这种创新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创新,而是因为采用和模仿别人的创新更快更有效。这种差异来自于对商业文明本质的理解和核心制度的建立。
中日之间出现这种发展变化的原因是日本人一直以中国的文化为荣。强迫日本人接受西方文化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即使是振兴所谓“国学”的想法,也还是很受欢迎。所以,有些人不能简单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然而,正是日本如此惊人的变化彻底动摇了中国人的信心,最终迫使中国人意识到变化的重要性。这个社会真的不可能再变了,于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终于开始了。从日本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大的特点是“以变求变”,具有快速变化的发展能力。日本近代经济奇迹的关键在于民营企业很好地把握了“以变求变”的精髓,所以表现优异。尤其是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日本企业不仅能快速吸收欧美企业的管理精华,还能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造,所以日本制造的产品比欧美制造的产品更具有独特优势。日本战略成功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快速发展,从封建国家变成了“后工业化国家”。可以说,日本是东方文明向西方文明学习的成功典范。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中日之间的历史纠葛,我们始终没有真正研究和认识到日本这个例子。
中国与中国的差异还体现在教育制度上:日本人的战略失误和落后意识集中表现在没有建立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先进教育制度。在19的结尾,斯密曾经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的教育不能使受教育者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的主体。”事实也说明,中国的教育至今没有更大的进步,因为100多年过去了,从1901的第一届诺贝尔奖到2004年,672位获奖者中,中国学者依然是零记录。美国著名日本研究专家赖肖尔总结说:“事实上,教育制度是对日本社会影响最大、使日本得以成长的主要原因。”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教育就和当时最先进的西方国家相差无几。从那时起,教育就被放在了首位。仅明治元年就邀请了23个国家的2400多名外国人教授西方的组织管理和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