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历史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一些问题,并用这些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历史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历史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的奥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优化历史,领略历史的神秘,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重要手段。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课提问的有效性,让历史课焕发生机呢?下面结合我的一个教学案例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抓住机遇,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没有兴趣从一开始就学习每一节历史课。所以老师要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故意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心理“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已经得到了思维的训练,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比如我在教人教版必修历史二第二单元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时候,一开始我根据学生的作业和教学内容,让学生选出三个学生,读完最后一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之后他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题目是:假设你是一个现代普通的中国商人,你会如何经营你的生意?这三个学生是这样设计的:

一个同学:我投资了纺织行业。我先是进口了一批外国的纱线和外国的面料,跟同行学习,研究出技术,在手工艺同行中推广,把中国的本土纱线和外国的面料做得更好,然后出口到中国。(方案一)

学生B:我会开一家船舶零件准备厂,因为我的经济实力和背景都远远不如官办和外商,所以我不会开船舶工厂。小钱的方法很实用,没有太大风险,我也不会捕风捉影被排挤。我不仅会获得利润,还会立于不败之地。(方案二)

同学C:我就开个餐厅,请我做好吃又便宜的菜,让更多的人吃,钱当然就来了。(方案三)

这三个同学念完之后,我问同学哪个方案可行,并说明了理由。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们的意见是:

方案一:可行,但不能用于手工生产,因为手工业根本无法和机器生产竞争,这已经被事实证明了,而且要有好的技术人员(全班44人,20人投票);

方案二:不可行,因为当时需要的资金较大,且当时的船只主要由外商和官员控制,普通商人不可能进入(但仍有5票);

方案三:可行,但利润太低(10票);

然后老师提出:“同学们,不管你们的选择对不对,我们一起来读课本,通过研究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评价。”

这些问题势必会激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并急切地研究文本以寻找答案。因此,教师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将其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把握时机,运用艺术技巧提问,会让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更有效。从而在提出问题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触动学生情感和意志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优的解题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长期的智力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能力的效用,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原则。

二、引思维铺路,化直为弯。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在每个阶段都可以被一致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才能顺利高效的进行,直接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多角度、多方向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的横向、类比、逆向、联想思维,结合所学进行创造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比如我在这节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以上问题,即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问,既能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同时,在过渡的时候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专注的好习惯,有效训练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当然也要注意课堂提问不能直,这样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类问题感到厌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思维的发展。如果我们把问题改成“提问式的问题”和“生动活泼的问题”,就可以迫使学生开动脑筋,要求他们在回答之前“跳跃”思维。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在这节课的问题设置中直接问学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而是把学生带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让他们扮演那个时代的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角色,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和质疑自己的广阔空间。此外,教师的精准指导不仅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还产生了“投石破水下天”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的“文曲”可以说是成绩斐然,效果明显。因此,引导情境、借鉴情境、化题为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抓住重点,巧妙设疑

教材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眼睛”。问题的设计抓住了“眼”和主要训练内容,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的重点上来,使学生围绕“眼”进行理解,掌握整个课程内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设计与其他教学内容串联的问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设情境问题为载体,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突出学生的充分参与和积极思考问题。比如我引进新课程后,先用多媒体演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填写不同发展特点的原因,然后引导他们分析比较。

老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学生:清政府放宽投资办厂的限制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客观影响;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政府实行优惠政策。

老师:为什么它的发展只能是短暂的?

学生:主要从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轻工业,没有资金、技术和规模;帝国主义加强了经济侵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动荡的局势和战争因素;得出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三大障碍。

老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来重新认识一下前三个方案。

学生讨论,最终大多数学生选择的主方案是方案3。他们认为前两种方案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面夹击,又受到技术、资金、规模的限制,所以普通商人发展困难,前途暗淡。虽然开餐馆的收入稳定性也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一方面是民以食为天,另一方面是对技术资金的需求不高,但在民国后期,面对战乱和物价飞涨也是生计,但总体稳定。这样,学生既能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又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补充和替换,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第四,提问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深度。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既拓宽了思维空间,又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之后,我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从以上三个方案的评价中,我能得到什么启示?结果同学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学生1:国家没有前途,个人理想无法实现;

学生2:经济发展需要独立的政府;

S3: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不起来,因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老师: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在不同阶段,经济发展会受到社会政治发展的制约。

在学生对这些感性问题理解的基础上,我顺势把这些具体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会知道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候并不单一。在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应变。心理学研究认为,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满足心理需求的心情可以使主题增强智力活动,激活创造性思维,发挥心理能量的潜能。提问时,如果能旁敲侧击,绕道而行,此处提问,另有所指,生动含蓄,富有艺术性,再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促进积极思考。

这节课我用发散思维提问,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问”进行“深”和“广”的思考,把“问”和阅读、理解、爱国结合起来,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纵横发展,有的还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的艺术,有“度”地提问,让“问题”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引导作用,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