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中的军事家吴起是山东人还是河南人?为什么?

吴起

吴起(?——前381年)魏作世(今山东定陶,谈曹县东北)出生。他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改革家。后人称他和他的孙子为“孙武”,并写了《伍兹》,合称“孙武兵法”。

吴起喜欢打仗,一心想出人头地。他师从孔子的弟子曾参,在鲁国当了大臣。周威烈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欲用吴起为将军,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所以对他起了疑心。急于当将军、成就功名的吴起毅然杀妻,说自己不偏袒齐,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杀妻求将。鲁君最后任命他为大将军,率军抗击齐国。吴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卒都很有效率,很听话。吴起率领鲁军上前线,没有立即与齐军开战,表示愿意与齐军谈判。他先向对方示弱,以老弱之兵驻守中国军队,给对方一种“软弱”和“胆怯”的假象来麻痹齐军士兵,骄横而毫无准备,然后突然以一支精干的军队猛攻齐军。齐军冲锋陷阵,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的得势引起了鲁大臣们的非议,一时谣言四起。鲁国有人在鲁王面前诽谤吴起,说:“吴起是个狠心没良心的人。他小时候家里很富裕。他想做官,但他的游说活动失败了,导致他的家庭破产。邻居们嘲笑他,吴起杀了三十多个诋毁他的人。逃离这个国家,向东走。他和妈妈告别的时候,咬着自己的胳膊骂了一句‘不照顾妈妈,就不防’。此后师从曾参。没过多久,他妈妈去世了,他也没有回家。曾参为此鄙视他,和他断绝了关系。吴起到各国学习兵法,侍奉鲁君,鲁君对他产生了怀疑,于是杀妻当将军。鲁国是小国,一旦有了胜利的名声,就会引起各国对鲁国的图谋。而且,鲁国和魏国是兄弟国家。鲁君用吴起,弃国而去。”鲁君疑神疑鬼,将吴起革职。

吴起离开鲁后,听说很聪明,想向他学习。侯文问大臣李悝:“吴起是什么样子?”李恪说:“吴起贪名好色,斗不过司马懿。”就这样,魏文侯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攻打秦国,并征服了五个城市。

善于用兵、清正廉明、深得士卒支持的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杨怡)守备司令,以抗秦、抗韩。公元前409年,周威烈王攻占了秦河西的临晋(今陕西大理东)和元里(今城南南),建了这两座城。次年,攻秦至郑(今华县),建(今大理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占领秦以西土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之间)(见魏攻秦河西之战),设西河郡为西河郡长。这期间“与诸侯共战76次,胜64次”,“四面推土,扩千里”。特别是在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金之战中,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比自己大十倍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多而“治”,首创士卒选拔方法:凡能穿全甲者,持弩12石(12石的张力指弩,今一石约30公斤),带箭50支,带剑携带三日口粮,半天跑100支。吴起治军,主张重刑明赏,先教戒。他认为,如果法律不明确,奖惩不信,那百万大军也没用。他砍头的人攻击敌人没有命令显示法律清楚。

吴起当将军的时候,和最底层的士卒分衣分食。睡觉不铺草席,行军不骑马坐车,亲自携带干粮,与士卒分担辛苦。士卒中有个生疮的,吴起用嘴为他吸脓。士卒的母亲得知此事后泪流满面。还有人说:“你儿子是士卒,将军亲自从疮中吸脓。你为什么哭?”母亲说:“不是这样的。前些年,吴公从父亲疮中吸脓,父亲全力以赴抗争,就这样死了。现在武功又在给我儿子疮吸脓了。我不知道他又会死在哪里,所以我哭了。”

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为他的儿子魏武侯工作。武侯曾经和吴起一起坐船下西河,船到中流。武侯曰:“美如山河之固,为魏之宝也!”吴起对他说:“一个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之德,而不是地形之险。以前三苗家左边有洞庭湖(今湖南洞庭湖),右边有李鹏湖(今江西鄱阳湖),但不讲究道义,被于霞消灭了。夏杰所在的地方,左有黄河、吉水,右有太华山,南有伊阙(又名龙门山,在河南洛阳以南),北有狭肠(在山西晋阳西北),行政不仁。商朝的王堂流放了他。殷国东有孟门(古隘之名,在河南辉县西部),西有太行山、长山(即恒山,在山西阳原县东部),南有黄河流过。地形也非常危险,但政府是不道德的,周武王杀了他。由此可见,治国之道在于君主之德,而不在于地势之险。君若不讲德,则连一舟之人也成敌。”武侯说:“你说得很对。”吴起主张“治”而不多兵,曾经严格挑选步兵,打造有战斗力的常备军。

吴起被任命为西河司令,威望很高。魏选吴起当丞相时,很多人都看好他,但最后还是选了(魏贵奇饰)当丞相。吴琪很不高兴。他对田文说:“请你和我比较一下你的优点好吗?”田文说:“是的。”吴起说:“你怎么比我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你管各级官员,依附百姓,钱粮丰足,怎么比我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保卫西河地区使秦军不敢向东扩张。韩国和赵都尊重我们。你怎么比我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这三个方面,你不如我,你的地位比我高。为什么?”田文说:“君主年轻,举国忧虑,大臣不附,百姓仍不信任他。这个时候,你被任命合适吗?”还是我应该是合适的人选?”吴琪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道,“这件事应该由你来决定。”田文说,“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地位比你高。”吴启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龚叔当上了宰相,他的妻子是魏国的公主。公叔很嫉妒吴起,想害吴起。他的一个仆人对他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大叔说:“我该怎么办?”仆人说:“吴起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很看重名声。你可以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聪明人,我们魏国属于侯级别的小国,与接壤。依我看,恐怕吴起并不想在魏国久留。吴侯必问:‘如何是好?’你在农机上对武侯说:‘侯军可以把一个公主许配给吴起,留在魏国就欣然接受,留在魏国不管就婉言谢绝。这样我们就能探测到他的想法。“那你再把吴起请到你家,这样公主就会生气,故意看不起你。吴起见公主如此轻待你,以为自己也会被轻待,便罢了。”就这样按照计划行事,吴起真的看到了公主的光芒。魏翔婉言谢绝武侯。武侯对吴起疑心,不信任他。吴起害怕吴侯会受到惩罚,就离开魏国去了楚国。

楚王听说吴起很能干,一到楚国就任命吴起为相。他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撤换不急需的官员,废除异化的民众,把省下来的钱和粮食用来供养士兵。主要目的是加强军队,摆脱游说。于是南方平定了百越;北方吞并了陈国和的蔡国,击退了朝鲜、赵、魏的扩张。因此,诸侯都害怕楚国的力量。原来楚国的贵族都想谋杀吴起。楚悼王死后,公祖指示群臣造反,攻打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躺下,为的是让起义军有所顾忌。起义军若无所顾忌,一枪毙了我,胜了大王,自然暴露了他们是叛逆的罪人。但追击吴起的楚贵族还是射中了吴起,箭也射中了哀王。这一年是公元前381。哀王下葬后,太子(楚王苏)即位,派令尹(楚国最高军政官员)把同时开枪刺死哀王尸体的人全部杀掉。因为暗杀吴起,70多个宗族被消灭。

吴起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指挥战争的经验,并将其深化为军事理论。《汉书·文艺志》记载吴起48篇,现已失传。今有《伍兹》六篇(绘国、预敌、治兵、论将、变、励志),为后人所托。其主要战略思想是:“内修德,外治武备。”他一方面强调对外用兵要做到国家内部和军队内部的协调统一,提出国家有“四不和谐”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它强调要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

吴起继承了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并在“预计敌情”一章中强调了了解和分析敌情的重要性,特别指出六种情况的国家不要轻易与之作战。他知道战争千变万化,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措施。在“应变”一章中,详细论述了在遇到强敌仓促应战、寡不敌众、拒绝冒险坚守、四面受敌、突然袭击敌人等情况下的应急战术和克敌制胜的策略。

《治军》、《论将军》、《施立》三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他的治军思想。他认为,军队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优势,而取决于质量。高素质的标准是:要有称职的将领和严格训练的士兵;必须有统一的秩序;应该有严格的奖惩。他非常重视将领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谋略,强调好的将领要有过硬的素质和作风。重视士卒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强调奖励功绩来激励士兵。

点评:吴起是孙武之后第一个善于用兵,军事理论深厚的人。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吴齐名,后人称为“孙吴”。作为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和商鞅一样有名。吴起一生征战鲁魏楚三国,显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治军严谨,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民心。但他杀妻求将以求功名的做法,一直被后人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