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人生的四个阶段
杜甫,自幼丧母,寄养在东都洛阳建春门仁风里二姨家。阿姨对他很好。杜甫和姑姑的孩子生病,姑姑放弃了儿子,救了杜甫一命。所以杜甫在二姨死后为其写了一篇墓志铭,称之为‘游唐遗骨’。
杜甫20岁以前主要在家读书。7岁开始学诗,15岁时,诗歌引起洛阳名士的关注。他在《庄游》诗中写道:“七岁时,你会坚强,你会唱凤凰。九岁书大字,已作成袋。”他补充道,“我曾经在十四大和十五大期间在书法领域进进出出。斯文·崔伟就像一个信徒,把我当成班扬。”杜甫读书非常刻苦,曾号称“读书如写字”,“二十二韵为魏作成”。
2、困于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带着“以君子之道还君子之身,然后使俗为纯”的政治理想来到都城长安,迎接他的却是冷漠的现实。当时,李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颁布圣旨,要求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要参加考试(赶考),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谁知道这次考试被李把持着,结果没有一个人被录取。李还向皇帝祝贺他的“野遗风”。这是杜甫在仕途上的又一次挫折。这时,他开始出现经济困难。为了寻找出路,他不得不几次给达官贵人送诗,以便引见。
天宝十年(751)正月,唐玄宗举行三祭,祭老子、御殿、天地。杜甫写了三篇《赠赋》,得到玄宗赏识,命丞相验其文,待发,却再无下文。此时父亲去世,经济来源完全断绝,生活相当艰难。
钟南山离长安很近。杜甫经常去钟南山采集草药,加工后出售为生。有时他们混在饥饿的人群中,排队购买政府低价出售的食物。“扣富门,黄昏带肥马尘。碎杯寒烤,处处藏愁。”(《魏作诚张二十二韵》)有时去亲戚家谋生。“骑驴不知道谁对谁错。”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渐接近人民。在此期间,他写了第一部为人民呐喊的杰作《车店》,还写了两部《为路》,揭露了杨兄妹放荡享乐的生活。
3.被抓贼做官(756-759,45-48岁):
杜甫去丰县探亲时,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起义军南下,不久攻占洛阳。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衍皇帝。这年二月,杜甫从丰县回到长安。由于敌情严重,今年5月,他再次离开长安,带着妻儿从凤县来到白水(今陕西白水县)。
不久,潼关失守,白水失守。于是,在战乱中,杜甫举家北逃。他走在难民中间,用野果充饥,尝尽了难民的一切苦难。后来他听说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今宁夏永宁县西南)即位,于是把家安在鄞州(今陕西富县)西北三十里的羌村,独自北上,到了刚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恒力。
但在途中,不幸被安史之乱叛军拦截,被送往失陷后的长安。现在诗人眼中的长安,已经被安史之乱杀掠一空,处处呈现出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这一时期是杜甫创作的高潮。主要诗歌有《伤心陈涛》、《伤心青班》、《哀江头》、《春望》、《月夜》、《羌村三首》、《北伐》、《三官三别》等。
4.流浪西南(760-770,49-59岁):
甘源二年(759)秋初,杜甫在化州逗留了一年多。由于关中地区的饥荒和政治上的绝望,他辞去了化州四公的职务去参军。他先在周琴(今甘肃省天水市)住了三个月,然后从甘肃到四川,在甘源第二年年底来到成都。
他在成都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主要诗作有《河畔七绝句》、《《春夜喜雨》》、《书香》、《秋风破草堂》、《戏剧六绝句》、《黄河两岸被皇军收复》(写于子洲)、《登楼》、《丹尹青》等。
扩展数据:
杜甫(712—770),字美,河南省珙县南窑湾村人。他家是一个世世代代“遵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13始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精通《左传》,写有春秋时期的《左传集》。杜宇常常以自己的文学武功为荣。因为杜预是京兆(今陕西Xi东南)凌渡人,所以杜甫经常自称“凌渡布依”,指的就是他的县貌。
因为他在长安时曾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自称“少陵夜老”。杜甫10的祖先是杜荀,东晋初年迁居襄阳,所以杜甫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曾自称“襄阳杜甫”。因曾在长安城南少陵居住,自称“少陵野老汉”,被在成都推荐为节俭参谋、工部校对员袁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和杜工部。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所以他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