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中国社会主义心态的现状。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已经趋于开放进取、理性成熟、多元包容。但不可忽视的是,社会心态仍处于不断调整、适应和分化的动态过程中。由各种主客观因素引发、聚集、演变并逐渐卷入的社会心态,不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人民身心健康发展、幸福生活的需要。
一是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容易恶化社会心态。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会有人民的利益。心理疏导来源于利益疏导,能否有效疏通舆论诉求渠道,是安抚、改善、调整社会心态的必要手段。当合法的利益引导渠道被堵塞时,公众的社会心态会发生巨大变化,他们会感到失望和愤怒。然后,他们会寻找其他的利益表达方式,导致正常的利益预期演变成不断恶化的社会心态。
第二,城市化和大规模人口流动容易引起冲突和混乱。社会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迁移和搬迁会带来价值碰撞、文化冲突、生活方式不适等诸多变化。当迁移的人们适应了新的当地文化,他们的视野会更开阔。另一方面,难以接受和融入当地文化,很可能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会不断推进,城乡差异和外来文化容易造成人们心态失衡。“北漂”“蜗居”现象还比较普遍,无根、排外、失落的心态。
第三,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新媒体的快速传播会导致“嘻哈”文化和“解构”心态。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直接冲击着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目前,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助长了“嘻哈”和“解构”的进程,对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产生了负面影响。
心理咨询和社会心态调整一般可分为社会调整和自我调整两部分。
社会适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制度生成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实施来调整社会心态。有了好政策,你就会有好心情。制度和政策是人民切身利益的根本保障,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促进社会心态转变的重要措施。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上,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愿望,深入了解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认真把握社会心态,使我们的决策顺应民意,让人民放心,顺应民情,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做心理疏导。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做的要坚决做,一时做不了的要耐心细致的解释。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把握社会心态的真实状态。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是绝对不可能做好社会心理疏导工作的。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调整的良方。
第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党心赢得民心。中国成功的关键在党。各种消极腐败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身上的腐败案件,对社会心态的形成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形成了普遍的逆反心理。历史证明,能否反腐倡廉,保持清正廉洁,关系到执政党的民心和执政地位。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注重细节、更加注重实效,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事务的透明公开,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人民群众找到当家作主的感觉,以“阳光操作”塑造阳光心态。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社会心态调节网络。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表明,思想政治工作是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调节的重要法宝。充分总结、利用和创新我党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加强心理干预和引导,将在心理引导和社会心态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为不良的社会心态“出气”“减压”。从现实和长远需要来看,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势在必行。要加强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一支社会心理工作者队伍,形成广泛的社会心理工作网络。
在重视社会心态调整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个体自我心态的调整。
首先,加强心理认知调整,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个体心理认知调节的核心原则是面对现实,正视自己,合理预期,知足常乐,从而改变思维方式和心态,避免进入心理“怪圈”和“象牙塔”。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激励,阅读决心之书,结交阳光之友,做一个有品德的人,树立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修正已有的成功观和财富观,通过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环境”来增强内在的精神动力。
其次,加强心理情绪调节,建立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就像心理认知一样,心理情绪也有对错之分,情绪的缺失、错位和扭曲很容易导致情绪激动和情绪过度。情绪引导和调节的根本目标是理性、平和、克制和自律,其中最现实的方法是“移情”。同理心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通过不断的练习,就会逐渐建立起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再次,加强心理性格的调节,树立开放包容的乐观心态。建立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坚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信条。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多线,多看多听,多与人交流,遇事多商量,取长补短。这会扩大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变得平静。在逆境中,我们不自卑,不怨天尤人,在顺境中,我们不自大,不卑不亢。我们尊重他人,理解差异,那么开放包容的心态终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