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门关的由来,有多长?

“雁门”名称的由来,据明代《永乐大典·太原志》记载。“岱山(雁门山)高,鸟飞不过去,有破绽。它的形状像一扇门,鹅来来去去...因其名。”大约是汉武帝初年,为防匈奴而封。北魏建立平城(今山西大同)时重修,称雁门关。当时是为了防南,不是防北。隋唐时称西关,后改名雁门关(另一种说法是雁门关由西侧同名西关移至此处)。经过几代到明初,这一水平已经消耗殆尽。明朝洪武七年(1374),在旧址上重修关城,修筑内长城,连接西面的宁武、偏头,合称“晋北三关”,也称“外三关”(与北京西面太行山上的长城“内三关”相对),以防西北蒙古势力入侵。嘉靖年间重修后,万历年间重修门楼。可能再也不会建了。

雁门关关城位于山西代县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口。城周长1多公里,城墙高2尺(今约4米)。

雁门关是“三关”中最大的一关。附近峰峦交错,险峻阴森,中间道路纵横,蜿蜒曲折,穿过关城,险象环生。在古代,防御非常严密。在封闭的雁门山北麓,还有新旧光武两城,是山外的防守据点。老城建于辽金时期,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500米,有三门。现存的城墙仍然完好无损。新城和关城同时修建,靠近雁门关北入口,依山而建,周长1.5 km,一半位于山坡上,另一半建在山前洪积扇上。在北门外,修建了北关。此外,关外还修建了3道大石墙、25道小石墙和18道关隘,以增强防御力量。到了明代,长城跨过关北,相互连接,形成了严密坚固的防御体系。今天长城仅存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