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传记体、史体通史是什么?
传记式通史是以人物为中心叙述的,通史是从古到今写的,与断代史相对。
编年通史是一种一般的历史国别风格,事件按年份排列:历史事件按国别分别描述。《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史志,又称国志,是一些国家的笔记历史散文。它始于周穆王西部,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涵盖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个国家的历史。它的原始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家,春秋战国时期被晋国史家编成一本书。《国语》编年史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群书,得3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汉、宋、魏、中山等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代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的历史。对重要事件的不同叙述中呈现的历史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由南宋袁术创立,后有明代陈邦展、清代瀛台、辽金李友堂。它的优点是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独立书写的,可以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弥补了编年体和传记体的不足。缺点是不能显示同一时期各种历史事件的联系。
编年史:以事件为中心,将相关的主题材料汇集在一起。南宋王朝的创始人袁术在他的《资治通鉴》中采用了这种风格。编年体不同于编年体,也不同于传记体。相反,它专注于笔记,详细记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并专注于它们的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传记体,在笔记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