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排架和管理方法

排架是博物馆库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管理藏品的基础之一。多年来,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一步步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博物馆或单位性质和藏品要求的排架方法,为博物馆库房藏品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收藏结构?笔者根据自己对藏品管理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做了粗浅的分析。请批评指正。

一、排架在馆藏管理中的作用

由于藏品是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的保存不仅直接关系到藏品的寿命,还直接关系到藏品在各种展览中的用途。一件文物被收藏进馆后,一旦被选定鉴定,就必须登记入帐,成为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此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物,而上升为博物馆的藏品,其保护和管理纳入仓库规范化管理的正常轨道。所以每一件文物进馆后都要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存放位置,这个工作就是排架。

搁置实际上是对入藏文物的整理和定位。一个看似简单的排序工作,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科学排架不仅是博物馆藏品仓库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也是藏品长期安全存放的有效保证。因此,科学排架作为仓库管理的一种手段,旨在实现藏品的规范管理、妥善保存、方便检索和盘点。

二、科学排架需要的几个条件

博物馆藏品的排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物品排架。它不是简单的为了储存和周转,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下的。没有这些必要条件,很难实现搁置科学。

首先,收藏架要有固定的库房和专门的柜架。固定的库房和专用的柜架是藏品上架的必要基础,是藏品科学管理和长期保存的安全保障。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博物馆不仅要有固定的库房,还要有“专用库房”,同时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条件,要有适合藏品长期保存的环境。另一方面,仓库也要配备专用的收藏架。柜架是博物馆仓库不可缺少的设备,是藏品上架的物质保障。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仓库都不可能将收藏的文物平面布局,必须有适合长期存放各类藏品的专用柜子,才能实现藏品的科学排架。

其次,科学分类是馆藏排架的前提。排架的科学性是基于按质地分类管理。没有科学的分类,西藏就没有合理的储存。没有合理的存放,就没有科学的排架,也就无法为藏品的长期存放提供最佳的环境,藏品的安全性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当然也就无法对藏品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也就无法达到和实现“妥善保管,方便使用”的目的。《博物馆藏品保存手册》中也明确指出:“只有按照类别进行科学排架,才能保证藏品得到妥善保管,使藏品便于使用,达到有序管理和检索的目的。”因此,科学的分类是仓库藏书排架的前提。

再次,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馆藏排架顺利实施的保证。博物馆无论是搬新仓,还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重新实施排架,都需要在前期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安排:总体布局应与仓库建筑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馆内各种藏品数量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建筑面积的大小、空间的高度、保安和消防设施的配备和位置、仓库的楼层布置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安排要考虑到每个仓库存放的藏品种类,柜子或架子的摆放位置,柜子和架子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其实在实施搁置之前,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我们想的越多,考虑的越细致全面,后悔就越少。搁置工作一旦完成,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影响文物移动的安全。

三、几种常见的排架方法及其优缺点

1.以序列为主线的排架法

这种搁置方法通常被称为大数搁置方法。所谓大排号,就是按照一个藏品进藏的顺序排列,第一个在前,最后一个在后。这种排架方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有藏品统一编号;另一种是在对藏品进行科学分类的前提下,对相同质地的藏品进行排序。大数排架法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清点和检查,也是馆藏排架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不需要考虑后续收藏的进入,只要后面有一个空位就可以了,简单易行。这种排架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一些初期藏品较少或条件有限的文物收藏单位(如市、县文管所)常用的排架方法。

了解博物馆藏品管理的人都知道,不考虑质地来安排藏品数量是不科学的。它只能作为一个临时的,短期的货架,以某种方式进行临时收藏。对于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或者质地多种多样的文物收藏单位来说,这种大规模排架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以时代、类别、质地、功能、造型为依据。各种质地混合存放,只能有害于藏品的长期保存,也无法匹配当今博物馆仓库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而大行数的排架方式,可以在分类、按纹理分类的前提下,存放少量藏品的排架。比如作者工作的单位铁藏品数量只有100多件,质地一样,存放条件一样,活跃度小,排数多的方法基本适用。

2、以时代为主线的排架法。

顾名思义,这种摆放方式是以时代顺序为主,功能和造型为辅。搁置时,先有原始社会,后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原始社会时期按考古文化时期依次排列,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开始,依次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夏朝)、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同时根据器皿的形状进行了排列,如陶器的收藏;也有以时代为主,地区、窑口为辅的搁置方式,如瓷器收藏;还有一种是以时代为主线,国家、人物为辅的排架法,主要用于先秦货币收藏。

这种排架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时代脉络清晰,同质和当代对象的组合清晰,便于藏品的横向研究和藏品的管理使用。但根据藏品逐年增多的实际情况,这种摆放方式需要在每个时期,甚至每个造型后面,都提前预留一定的空间,以备日后新藏品使用。你需要提前多少空间?这是一个难以估计的未知数。因此,一旦预留的空间用完,看守者将面临从缺少空间的地方向后移动的艰巨任务。这是以时代为主线的藏书排架法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它的缺点。

3.以形为主线的搁置法

作为通史或综合类博物馆,其藏品多为立体实物。在严格纹理分类的前提下,根据容器的形状进行排架也是大多数博物馆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其实说它是“以形为主线的搁置法”并不准确,因为在考虑形之前,有一条功能辅助线在里面。比如青铜器藏品的摆放,首先考虑的就是功能,比如吃喝、洗涤的器皿,乐器、兵器、车马、工具、日用品等等。食物容器中,灶具在前,三脚架、锅、锅依次排列;食物容器后面是芦苇、芦苇、豆类等。丁的搁置始于商代初期,后至中晚期、西周、春秋、战国。每个时代不仅要按照早晚的顺序,还要考虑到同一个国家或者同一个墓地的同类型器物集中在一起(比如春秋时期,中原地区有很多小国。近年来,郑、楚、黄等国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和出土,使根据器形考虑民族倾向成为可能。这种排架方法是在对藏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既便于我们纵向观察和了解某一形制在不同时期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轨迹,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当然,和以时代为主线的排架法一样,这种排架法也有预留空间的问题。不过比时间导向搁置法略胜一筹。一旦后面预留的空间不够,可以把少量的造型提出来,单独搁置,为前面的造型腾出空间。从笔者管理的库房来看,近10年前的预留空间还是很充足的,这也意味着一个博物馆在10年期间的藏品补充速度是极其有限的。

4.以姓氏笔画为主线的排架法

博物馆里的藏品千差万别,不同类型选择的摆放方式也不一样。以作者姓名笔画为主线的排架法,多用于字画收藏。这些藏品多以纸和纤维制成,保存条件和方法大同小异。从中国博物馆的古代书画收藏来看,除了郭波、故宫、尚波、廖波等几个大型博物馆收藏较早外,一般博物馆的书画收藏大多是明清及以后的作品。按照作者的姓氏和笔画,将一个作者的作品相对集中在一起,也方便了对作者和作品的了解和研究,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排架方式。

另外,有的博物馆藏品在分类的基础上,辅以级别、时代、地域(窑口或作者)、形制等原则进行搁置。不同的专业博物馆都有自己为藏品量身定制的排架方法。如:地质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等。

对于只有一个库房或一个小库房的小型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最好将大房间分割成小空间,在小环境中增加几个装置,调节一个适合相对较高温度和湿度的藏品存放环境,存放部分藏品,以达到整理和搁置藏品的目的。对于不能分区的仓库,应增设几个带透明窗的密封收集柜,窗内放置温湿度计。根据密封柜内的情况,适当使用吸湿器或加湿器,调节小环境,存放那些精致的藏品,达到相对科学管理整理、上架、入柜的目的。

四、馆藏排架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施搁置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每个仓库都要布置合理,间距适当;柜体框架结构牢固,放置稳定;机架编号有序清晰。同时考虑到柜架存放的藏品质地,光滑易碎的藏品(玉器、玻璃器皿等。)搁置前应铺上麻布和毡垫进行防滑处理;易折叠易碎的收藏品(旗帜、服饰、纸制品等)前,应提前准备好鼓、网板或支架等配件。)都弯了。前期准备琐碎复杂,但却是后期顺利实施的可靠保障。

2、排架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多年来,各博物馆都出台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中的《藏品分类与排架操作规程》,河南博物院的《藏品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作为文物管理行政机关的河南省文物局,2006年9月专门下发文件,颁布了《河南省文物收藏人员岗位规范》,将所有易折叠、易碎的藏品,尽量平放,严禁堆放。对特殊形状要特殊处理,如超大超重的柜台或专用储物,超小易碎的盒子和储物盒。

3.后续工作任重道远。

排架工作完成后,应尽快整理好每件藏品的朝向,或重新注入藏品分类卡片(台账),或绘制朝向图,制作序号索引本。对实行计算机藏品管理的博物馆或者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按照其软件设计程序的要求,将藏品的朝向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检索。可见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能根据地图快速找到收藏的位置。但这只是搁置工作的第一步,现阶段的收藏位置安排已经完成。还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博物馆藏品的积极收藏,新的文物将通过各种方式或渠道不断地被收藏进博物馆,藏品的搁置也将自始至终持续下去。另一方面,保存文物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提取和归还文物的工作没有止境。科学规范的仓库管理要求每一个保管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笔收款提取,提取不仅要符合制度规定,而且要在标明方向的原始账册、图纸、卡片、电脑上注明时间和去向。藏品归还图书馆时,应尽快放回原处,不能长时间乱放。坚持每一次科学规范的操作,都是为了下次方便快捷的盘点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也逐步加大了对博物馆建设的投入。新的大型博物馆奠基或竣工,中小型博物馆翻新,藏品仓库重建的消息一直从各种媒体传来,这让每一个博物馆人都感到高兴。当一个博物馆建成或库房改造完成,藏品搬回西藏时,希望大家能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货架,规范管理,营造适合藏品长期安全存放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延长藏品的寿命,同时使库房工作有一个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