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何评价郭沫若?

对郭沫若的历史评价是“两极化”的。有人说他是一个前后矛盾的文学机会主义者,有人说他有非凡的勇气、胆识和开拓精神。

几十年来,社会各界对郭沫若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其实这是郭沫若本身的现象,客观中肯的评价并不多见。主观性和片面性是郭沫若评价的主要立场,个人与历史关系的割裂导致评价出现“两极化”。

台湾省立政治大学教授金大凯65438至0988在书中否定了郭沫若的人品、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认为郭沫若是“一个东抄西抄、前后矛盾的文学机会主义者。”这本书明显存在歪曲历史事实和对郭沫若的人身攻击。于是大陆出了一本书《百家论郭沫若》来回击,主要是肯定言论。

郭沫若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角色、多重影响、跨越不同历史时代的多面人物。对郭沫若的认识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

人物介绍:

郭沫若(1892 165438+10月16—65438+6月12 0978),原名郭开真,本名,本名尚武,小名,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昂、郭。

郭沫若的父亲是郭朝培,母亲是杜傲珍。1912农历正月十五,郭沫若奉父母之命,匆匆与一位旧式女子张琼华(1890-1980)结婚。因为郭沫若对封建婚姻制度不满,婚后第五天就离家去了成都读书,但他们没有离婚。直到1939,郭沫若回到家里,向张琼华鞠躬道歉。张琼华在郭沫若家住了68年,没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