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

众所周知,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然而,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美国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上面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

风筝在古代叫“风筝”,在北方叫“风筝”。大多数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事实上,中国最早的风筝是木制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周的哲学家翟墨(公元前478-392年)用了三年时间,用一只木风筝飞向天空。

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柏树是一只风筝,三年制作,一天丢失."这意味着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做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作的这只木制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2400年。

墨子把他的风筝制作生涯传授给了他的学生公开课(也叫鲁班)。据《墨子·鲁文》记载,鲁班根据翟墨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了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切成光滑的薄片,用火烤,做成喜鹊的样子,叫“木鹊”,在空中飞了三天。《鸿书》曰:“公运班作木鸢见宋诚。”

直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风筝才由纸制成,称为“纸风筝”。所以可以推断,风筝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风筝的故事。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韩与韩信攻未央宫,用风筝丈量未央宫下地道的距离。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做了一个风筝,放上竹笛,风就响起来了(张亮用风筝吹笛子)。汉军配合吹笛,唱楚歌,分散了楚军的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率军追击楚王项羽,一直追到杨霞(今河南太康县)南部才收兵,于是派人与韩信、彭越会合攻楚。韩信从齐国出兵,刘嘉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与韩信南下攻打成府(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成府村),行军至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这时,楚之赋周反叛楚,用蜀(今安徽省舒城县)灭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县),从西江县派兵跟随刘嘉、在垓下会师。

项羽退守盖夏,小夜曲粮尽,刘邦的军队和诸侯的军队把他团团围住。淮阴侯韩信为了尽快攻下垓下城,活捉项羽,做了一个奇巧的风筝,扮演汉王刘邦,让张亮(子房)乘着风筝飞上天空,唱楚歌。同时让被围的汉军也唱楚歌。当歌声传入垓下城时,楚军将士听到楚歌感人的一幕,纷纷思念家乡亲人,无心恋战。项羽在记述中说“汉军夜间四面楚歌”,非常惊讶:“汉已得楚!何楚这么多人!”项羽只得带领八百余人南逃,汉军骑着关英,率领五千骑兵追赶。项羽逃到乌江边,只留下十几个骑兵。知道自己战败,再也无力对抗刘邦,于是拔剑自尽。这就是“盖下之战,汉军借助风筝瓦解楚军”的故事。

学习点

各国风筝的特点

虽然对风筝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人仍然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并在8世纪左右传播到世界各国。

总的来说,由于亚洲地区盛产竹子,适合各种自由形态的曲线结构设计,并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所以风筝造型千变万化,充满个人色彩;而在西方国家,由于缺少竹子,所以多以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为材料,风筝的造型和色彩都比较鲜艳、简单,多以简单的色块来表现。

但由于材料、气候、民俗的不同,演变出了各种形状各异的风筝。比如北方的沙燕传到东南亚后,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泰国等地被改造成各种各样的月鸢。但硬拍子和“米”字结构传到韩国,发展成了风穴风筝。当它们传到日本后,以浮世绘的风格传播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