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有怎样的历史文化艺术?
在中国古代,壮族的先民先后被称为廖、李、、五湖。宋代称“辽”、“撞”、“通”、“中”;明清时期称为“通”、“爱人”、“本族”。中国人在建国前就写了“凹凸”,是壮语Cuengh的音译。1949后改为“童”,并于1965、10、12年6月,根据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经壮族人民同意,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侗族的“童”。[1]壮族的语言文化与贵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傣族、侬族、热依族基本相同。2011 65438+10月24日至29日,12集壮族文化纪录片《里在猛料》在央视7频道播出,从多个领域全面解读壮族文化。
艺术
民歌
壮族人善唱,壮族民歌因南北方言不同,有“欢”、“Xi”、“家”、“比”、“伦”等不同名称。壮族人定期举行民歌歌圩会,最隆重的是农历三月初三,万余人参加的大山歌圩。右江地区叫“欢”,左江地区叫“诗”,桂北地区叫“比”、“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内容有歌、乞歌、激情歌、对仗歌、客套歌、推歌、碟歌、换歌、离别歌、情歌、送别歌等等。被称为“歌唱仙女”的刘三姐,是歌唱家的典型代表。刘三姐不仅勤奋聪明,而且是人人称赞的纺纱织布的巧手,而且长得像水中芙蓉,容貌绝世。她特别擅长唱民歌。她的山歌远近闻名,所以远近的歌手经常聚集在她的村子里,和她比试唱学歌。
刘三姐经常用民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委屈,侵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当地富人莫怀仁贪图她的美貌,想做妾。当她拒绝并嘲讽她时,她怀恨在心。莫试图禁歌,但以民歌反驳了她的论点,并邀请三位学者与对唱,但等人却出丑,大败而回。[29]
彩色丝条球
绣球是壮族传统民间刺绣工艺品,是青年男女的吉祥物和爱情信物,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唐宋时期出现,至今仍流行于靖西、龙州、都安、永宁等地。大部分都是女生手工绣的。大部分是圆形的,也有椭圆形、正方形或菱形的。这个球有拳头那么大。它以棉籽、豆壳或木糠为馅,用红、粉、绿三色丝绸剪成花瓣状,外用,中间绣上各种花鸟、蝴蝶或吉祥物,上面系上五个丝绸挂件和丝带,供手持投掷。体积小,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已发展成为民间家庭工艺品和旅游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内外。[30]古代壮族有个习俗,姑娘出嫁时,定在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聚集在绣楼下,姑娘抛绣球,谁得了绣球,谁就可以成为姑娘的丈夫。当然,女生一般都是看对了人,就往他身上扔绣球,让他找。在许多地方,新娘的轿子顶上绑着一个绣球,这意味着好运和幸福。如今,抛绣球仍然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们常常在饭后互掷,以供娱乐,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31]
舞剧
壮族绣球
到了唐代,壮族先民就有了以米为内容,配以打击乐器的舞蹈,如捶打舞。宋代有钢管舞、茶事舞、钓虾舞、春牛舞。男舞苍劲有力,女舞婀娜多姿。这种舞蹈流传至今。在汉剧的影响下,清代前后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教师剧、木偶戏;另一种是以民间歌舞为主的音乐剧。壮剧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等地的“北方壮剧”。它是在云南戏曲的影响下,在民间说唱艺术“板凳戏”的基础上,吸收了云南戏曲的唱腔而形成的。伴奏乐器有壮族的马鼓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靖西、德保两代的"南芦庄戏",是在艾玛土戏的基础上,受彝戏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唱唱结合的剧种。彝剧的伴奏乐器除了马鼓胡、葫芦胡外,还有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鼓、鼓等。[29]
庄格威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歌集会,所以被称为三月三歌会,也叫宋庄集市。
许歌是壮族人民创造和喜爱的一种传统娱乐形式。它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唱歌,所以取名许歌。歌圩流行于壮族地区,春秋时期歌圩最为兴盛。春季歌会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四、初七、二月十九、三月三、三月五、三月十六举行。秋歌会多在8月15日、9月9日、10月10日举行。此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歌会。三月三歌会是一个春季歌会,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盛大的歌会。参与人数没有固定,从一两千到一万多不等。歌会活动通常持续三天。位置是固定的,如圩田、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一般选择离村子不远的空地和山坡。参加歌会的人主要是未婚男女,但也有其他人和附近的各族人民。三月初三上午,三三两两的青年男女盛装打扮,带来五色米、红绿蛋等喜庆食品,女青年还带着手工制作的绣球到指定地点庆祝歌会。歌唱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集中在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理想的追求上。此外还有历史、生产、风俗、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生活常识等方面。二重唱的形式一般有男女个人二重唱和男女团体二重唱。具体来说,有见面歌、邀约歌、碟歌、新歌、情歌、誓言歌、送别歌等等。壮族青年能唱好,出口成歌。优秀的歌手,知识丰富,思维敏捷,二重唱流利,歌声甜美洪亮,悦耳动听。除了表达对歌曲的喜爱之外,青年男女还可以抛绣球、摸鸡蛋来选择配偶。除了二重唱,三月三歌会还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烟花,表演,舞龙,舞彩凤,唱歌采茶和诗歌比赛。
三月三歌会不仅是盛大的民族节日,也是青年男女公开交往和选择伴侣的活动日。其民族的、多样的节日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理想追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组织好歌会活动,无疑对发现和培养歌者、加强民族团结、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30]
乐器
铜鼓
壮族铜鼓的铸造和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壮族地区的大部分县都有不同时期的铜鼓出土。铜鼓的种类和大小很多。鼓面平整,鼓身中空无底,饰有各种花纹。历史上,铜鼓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属于战国时期的广西田东县郭盖岭出土的铜鼓和属于西汉时期的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铜鼓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29]
秦天
秦天,壮语称“丁丁”,因其发音特点而得名。弹唱秦天流行于左江流域的壮族地区。这种琴的喇叭呈圆形,碗状,用大竹筒或葫芦壳制成。琴面用蛇皮或蚌皮覆盖,也用薄木板或竹壳覆盖。竖琴是木头做的,又细又长,两根弦是丝做的。是壮族农民用来跳天或唱天消灾驱邪的乐器,故称秦天。群众唱歌时,往往边唱边弹。秦天是节日期间用来跳舞的乐器。跳伞运动员唱歌、玩耍和跳舞。[33]
规定饮食
大部分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时吃三餐,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餐和中餐比较简单,一般是粥吃,晚餐是正餐,干饭吃的多,菜也比较丰富。大米和玉米是壮族地区丰富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34]
日常的蔬菜有瓜苗、瓜叶、北京白菜(大白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空心菜、萝卜、苦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是蔬菜。煮是最常见的,还有腌制蔬菜的习惯,如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烹饪时加入猪油和盐。[34]
壮族人爱吃畜肉,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的地区不吃狗肉,有的地区爱吃狗肉。猪肉是先整块煮熟,再切成方块,再放入锅内调味。壮族人习惯把新鲜的鸡鸭鱼肉和蔬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后把蔬菜放在热锅里炸熟再出锅,这样可以保持菜肴的鲜美。[35]
壮族人喜欢打猎、烹饪野味和昆虫。壮族人对三七的食疗很有研究,用三七的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他擅长烤、炸、炖、腌和腌。他嗜酒,口味又辣又酸,喜欢吃香脆的菜。主要特色菜有:辣血、烧腊、庄家烤鸭、咸肝、酥炸蜂、五香豆虫、炸虫、皮肝、姜兔肉、白花花炸田鸡、舂鸡。
壮族有许多名菜和小吃,主要有:马蹄竿、生鱼、烤乳猪、宁明庄宗、状元手、水煮狗肉、庄佳脆皮鸡、破面炖狗肉和龙泵。
庄米酒
壮族人酿的米酒、红薯酒、木薯酒都不是很烈。其中,米酒是节日和招待的主要饮品(著名的米酒是宁明县的那坎米酒),有些加了鸡胆的米酒叫鸡胆酒,用鸡杂的叫鸡杂酒,用猪肝的叫猪肝酒。一口喝下鸡杂酒和猪肝酒,把留在嘴里的鸡杂和猪肝慢慢嚼碎,既能解酒,又能当菜吃。[35]
节日
三月三节
三月三日是广西汉、壮、瑶、苗、侗、仫佬族、毛南族最隆重的节日,2014定为广西传统节日,放假两天。[36]其中,“三月三”歌圩广泛流行于壮族地区,尤其是红水河和左右江流域。每次歌会人数从几百到几千甚至上万不等。在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地区和部分汉族地区,农历三月初三,家家户户煮五颜六色的糯米饭,染五颜六色的鸡蛋,杀鸡鸭,用酒庆祝。在一些地方,这个节日甚至比春节还要盛大。[37]每个家庭都会在节日前准备五颜六色的糯米和鸡蛋。人们采集红兰草、黄米花、枫叶、紫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制成红、黄、黑、紫、白糯米。相传这种食物是赢得仙女们的欣赏后流传下来的;有人说,这是对宋仙女刘三姐的祭祀。吃了这种饭,人就旺了,健康了。壮族人喜爱色彩鲜艳的大米,认为这是幸福和好运的象征。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也要煮五色饭分发给邻居。壮族人也喜爱枫叶,认为枫叶可以“驱邪”,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平安。
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除夕到正月初一、初二持续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被认为是春节期间。这是壮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衣缝裤,置办年货,贴对联,做蛋糕,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别的衣服。春节也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凡是在外工作的,一般都会在年三十前回家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青年男女还经常参加文化和体育活动,如唱二人转、打陀螺、跳舞、球类运动和表演。[38]除夕夜,家家杀鸡鸭,蒸红烧肉,粉精肉,做叉烧等等。晚餐八道菜里,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蹄和全鸡。米饭需要煮很多,留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贵。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一年级和二年级
所有的游客都必须吃粽子。壮族的粽子是一种比较高贵的食物。粽子有大有小,大的一两斤,小的两三两,还有一种叫“凤沫”(特大粽子),一两斤。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馅料是去皮的绿豆和半肥不瘦的猪皮拌酱,装在粽子的心里面。烹饪后,它的味道是必须的。
陀螺仪接头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会举行一项著名的体育活动——陀螺节。[39]时间从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到大年正月十六,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乐将”,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的大如和田柚,重约一斤,有的小如鹅蛋,有的232。做陀螺一定要选质量好的硬木。它的头应该是光滑的。“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绕几圈,直到你觉得合适为止,然后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捏住麻绳的尾端,迅速旋向地面,陀螺就会“呼呼”作响。一件质量好的上衣,再加上巧妙的旋转技术,要旋转七八分钟才会掉下来。比赛中打顶更是热闹非凡,胜者被尊称为“顶王”。据说从陀螺玩兴起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40]
龙端街
龙端节,[41]是云南省文山富宁县及其附近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龙段”(壮语,意为赶坝)是壮语的音译,意为在宽阔平坦的地方相会。根据传说,这个节日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最初是为了纪念1052年4月起义反抗宋朝的民族英雄农的事迹。龙端节已发展成为富宁县及周边地区的壮、瑶、苗、彝、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互相交换材料,共同庆祝。相传北宋时,农率众揭竿而起,节节胜利,建立“南天”,自称“南王”,攻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阜宁。北宋统治者为了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的力量,将壮族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人们纷纷聚集,依依不舍地道别,并催促村民来年再来团聚。从那以后,每年农历三月,一直在外地生活的壮族人都会回家与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龙段”节。端午节始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持续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村,宰杀猪牛,在坝上搭起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住宿安排。届时,姑娘们将穿上无领开衫和边角有银排和刺绣花边图案的蜡染裙子,华丽的胸袋和绣花鞋,一切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勇的年轻人与女孩们相遇,载歌载舞直到日落。还有兴趣的可以继续跟着姑娘唱进村。[40]
池丽洁
辣椒节[42]是广西龙州县和凭祥市壮族特有的节日。“吃”在壮语中是“庆祝”的意思。壮族有庆祝春节的传统。然而,在1894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入侵我国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中青年人奔赴战场,英勇杀敌,保卫家园。正月三十,出征的将士凯旋而归。村民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糕,盛情款待,庆祝胜利,补过春节。自此,吃结逐渐形成。节日期间,人们舞狮,玩龙灯,唱歌跳舞,非常热闹。[40]
拜亚节
云南富宁县保爱镇镇宁、索乌的壮族人,每年四月兔日杀牛一头、猪两只、鱼四十八条,到拜亚山祭酒给壮族女子拜亚(传说是侬高智的母亲)。那一天,男女老少都到场了,礼仪非常隆重。根据传说,拜亚是一个壮族村庄的首领。她带领壮族人民与官兵作战,失败后被杀。他们把她葬在了一座高山的山顶上,并称之为拜亚山。每年,在拜亚去世的那一天,壮族人民都要杀牛杀猪来祭奠她。这种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从未停止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节日——拜亚节。[40]
三四十岁的人
壮年在壮语里叫“蒋易”,春节叫“姜昆”,也就是汉族的节日。壮年时,农历十二月是一年的开始,十一月底是除夕。习惯上称之为“一段长久的友谊”,意思是过了29日(不论月份大小)。那天全村集资买猪,(有的村按户轮流专门喂猪),宰了社王,祈求丰收。[40]
相传古时候,人杀了人,把命献给了社。后来猪被他们代替了。俱乐部的国王棚一般设在村子附近的一棵大树下。节日举行时,由墨工主持。有孕妇的妇女和男子不得参加。棚前杀猪祭拜,集体祭拜庄严肃穆。禁止谈笑,禁止穿白色和五颜六色的衣服。不然那一年收成不好,会有动物和动物出没。祭祀结束后,煮好的猪肉会平均分给各家各户,每人得到一串,作为“收魂”祭祖的主供品带回家。从除夕到初三,也就是敬土地爷之前,严禁外人出入。过年十天内的节庆活动,村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狂欢。亲友互访互贺,年轻人玩转山川村落,欢歌笑语。也有人给身边的兄弟送新年礼物。附近的苗、侗、瑶、汉等民族前来参观,有的甚至鸣枪、击鼓、吹笙表示祝贺。他们到处喜气洋洋,充满了民族团结的气氛。[40]
详见-庄-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