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是个什么样的人?
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李击败武氏。越王勾践,第三年(公元前494年)被吴军伏焦击败,被迫与吴媾和。三年后,他被释放回越国。回国后,他重用范蠡和文子,逐渐恢复了越国的国力。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调动军队参加黄池会议,并以精锐之师出现,以示强大。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打败了武氏。夫差仓促与晋国结盟,在与勾践的连战中惨败,只好与岳媾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再次率军攻打吴国,在之战中击败了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攻破吴国都城,迫使夫差自杀,灭吴霸业,带兵渡淮,集齐、宋、金、鲁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因为他“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畏失败和屈辱,敢于拼搏的典范形象。
从政治野心来看,越王勾践是一个有政治野心和远见的君王。他打败吴国后,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将来的东山再起,他进行了自我反省,并安慰人民。所以从政治上来说,越王勾践是一个有野心的王,是一个能以民为本的王。当然,他的民本观在当时还是没能跳出历史范畴,是狭义的民本,但这一点还是应该肯定的。
而越王勾践最大的缺点就是可以同甘共苦,却不能与他共享富贵。范蠡看到了这一点。所谓鸟藏好弓,就藏在独木舟里,文子不听劝,最后给了自己一把剑。所以从勾践的个人素质来看,他并不值得肯定。
《之事》一文详细记录了勾践努力治理的全过程:一是无为而治,让岳休养生息,以“安民”。随后,实行“五策”以“用民”。“五策”即“善农”,即奖励农民,重视农业,努力发展经济;“诚信”,文化教育;“招人”,从四面八方招人,增加人口;“好兵”,扩充军力;“治(治)民”是指整顿军事、官僚和民事。他们修改命令,制定明确的法规,实施严厉的惩罚。“五策”把人民变成了可以驱使的战争工具,成为越南胜利的资本。
百度百科-王月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