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和尚生平简介
在这场风暴中,祇园寺、甘罗寺、龙池寺和吊桥寺的佛像都遭到了破坏。仁德法师被无休止地批判,所有的僧尼都被赶出了寺庙。寺庙失去香火后,有消息说有人回关了。仁德法师急坏了,组织僧尼,成立了九华生产大队。在这支队伍里,成立了综合加工厂,把在高民寺学到的编织技艺传授给僧人。这个综合加工厂有80多人。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学会了一项技能。依靠他们的技能,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力更生,还吸收了附近生产队的一些贫困成员进厂。在这个既有僧尼又有社员的综合工厂里,仁德既是厂长又是工匠。僧尼自给自足的劳动有效地阻止了世俗化的趋势。直到今天,人们还记得九华山后山双溪寺里那间简陋的诊所。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尤其是广大农村,农村人看病真的比什么都难。仁德大师自学临床医学,从一位老中医那里得到了一个祖传秘方——千锤膏。免费为当地百姓摆脱苦难,经常赤脚走很远的山路去采药和出诊。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任大夫”,也有人称老僧为“居藏”。爱国爱教培养出高僧人才。仁德法师是一位贤德的僧人,热爱爱国,热爱教学。粉碎“四人帮”后,为了给世人带来一个新的九华,仁德决心不增加国家负担,而是以一颗赤诚的爱国爱教之心,调动海内外佛教弟子的积极性。于是,他开始了艰难而细致的筹款工作。
1979年农历七月,香港宝莲寺方丈艺声大师率香港佛教界代表团访问九华山并举办讲座。一天晚上,仁德大师去艺声大师下榻的酒店拜访艺声大师。寒暄过后,仁德大师郑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布手帕,将这包带着体温的人民币捧在艺声大师面前,说:“老和尚,这是我多年的积蓄。***600元,我要你在香港帮我买些金箔。我要给肉身庙里被劫剩下的佛像做个金包。”艺声大师拿了600块钱,买的金箔还不到零头,知道从灾难中走来的大陆和尚手头拮据,就不收了。本以为一回到香港,弟子们就会凑一大笔钱,不打招呼送到九华山。然而,艺声大师还是接受了。他知道他接受了一个爱国爱教的大陆僧人沸腾的内心。面对这种情况,艺声大师开口了:“九华山是我们大家的,我们都有义务为九华山的恢复出力。”艺声大师当场拍板,投资20万元修缮九华山。同年,山里的长辈也捐钱互助。很快,7万张金箔从香港送到了九华山,社会各界的捐款也陆续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仁德法师不仅精心筹措资金,修复九华山寺庙和佛像,而且认真抓了两件大事,特别是他成为九华山祇园寺第四十八任方丈后。一是开展对外友好交流。1986 12应日本佛教宗派掌门人森喜朗先生邀请,赴日本讲学;1989年8月,应美国旧金山万佛市宣化大师邀请,赴美访佛。1991 6月游香港5438+10月;曾六次访问新加坡,五次访问韩国,多次在加拿大等国讲学布道。二是积极培养僧人。1986-1990年,仁德法师在九华山举办第二期僧伽培训班。学员都是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寺庙的年轻僧人。国家宗教局领导、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高度评价了此次培训班,称其为“新时期九华山僧伽教育的摇篮”、“全省乃至全国宗教工作的良好开端”。在仁德法师的努力下,于9月6日在中国佛学院九华山寺举行了开光仪式,1991。19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第一所佛学院的开学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出席会议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培养人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佛教的紧迫任务。
仁德法师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勤于学佛,苦练40余年。他始终提高对地藏菩萨精神的敬意,尤其是在他年老体弱、身患重病的时候,依然修行,为佛教名山九华山增光添彩。九华山是江南一座巍峨的名山。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相比,有着江南独有的寺庙情结,但与其他三佛山相比,毕竟少了点什么。如果有代表菩萨形象的符号,那就大不一样了。一个比梦想更现实的宏大想法在仁德大师的胸中升起。他立下誓言:此生一定要在九华山地藏道场建一座高大的地藏铜像,让所有拜地藏道场的人都提高对菩萨精神的敬意。1995年春,仁德法师应佛教学者林的邀请访问新加坡。新加坡居士林董事李木元热情接待仁德法师。不知不觉中,他们聊起了香港天坛的大佛和内地正在修建的其他大佛。这时,李牧原突然说道:“九华山已经成为很多佛教信徒的第二故乡,但人们总觉得有一些不足。很多从九华山回来的外行都说九华山毕竟缺少一个地下储物的标志性形象。他们说,为什么不能在九华山建一个地下储物的露天铜像?”这叫山流水遇知音,越聊越投机,越激动。在新加坡居士林的组织下,新加坡各界迅速为大铜像的筹建举行祈祷会。祈祷会上,无数居士当场为大铜像捐款。温馨的一幕真的感动了仁德法师。
大师到新加坡后,一踏上九华山的土地,就立即向九华山佛教协会和九华山管理处的领导汇报。在管理处领导的支持下,在九华山修建露天铜像的可行性报告很快送到了池州行署。池州行署立即逐级反馈,报告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主席李瑞怀接到九华山关于西藏菩萨大铜像筹备工作的报告后,立即作出批示:国家有关部门要按政策落实。为了尽快得到有关部门的答复,池州行署、九华山管理处、九华山佛教协会两次派员进京进行专题汇报,并拜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朴老听了,十分高兴,高兴地为大铜像题写了一副对联:“记得当年仙人开九荣景区,仰视菩萨像,放大祥云灿烂。”1997年春,在政协开会期间,法师拜会了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当叶选平得知仁德法师即将在九华山修建一座大铜像藏菩萨时,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拿出文房四宝,用他深邃的笔墨写下藏菩萨“众生尽证菩提;“地狱不空,我永不成佛”的誓言表达了他对西藏精神的高度赞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在得知九华山要建地藏铜像时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王光英说:“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会尽力帮你解决。此后,王光英每次遇见仁德大师,都要询问事情进展如何,是否有什么困难。安徽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池州行署、九华山管理处等各级领导更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1997 10 10月8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1997]14号文件,同意九华山佛教协会在地藏修建大型铜像,高度不超过7 6米。1998 10 10月6日,建设部和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联合发文,批准建设大型九华山佛像铜像。九华山佛教协会和有关方面最终确定铜像高76米,莲花底盘99米。这与九华山的九朵莲花、朴老的建议和金99岁去世是一致的。规划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铜像前将建九华山庙(学园寺),高筑韦陀堂、天王殿、大雄宝殿,以及相应的斋堂、寮屋、服务设施。老和尚身边的日子,被老师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老人每天3点多就早起打坐打坐,然后去寺庙上早课,斋戒。不到8点,我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接待香客,打理九华山佛教协会和各寺院的事务,经常参加各种CPPCC和佛事会议。我一直忙到深夜。真的很忙。我经常劝老和尚多休息,但是老和尚总是同情的看着我说,我怎么休息?我无法拒绝远道而来朝拜九华山的香客。僧人要以慈悲教化众生,让更多人信佛。看着老和尚瘦弱的脸,我真的很心疼。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于9月9日开工,1999。遗憾的是,老何没能等到露天菩萨铜像完工,方便他8月23日去世。地下露天铜像的修建,成了他道路上的最后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