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几次通货膨胀的原因

1,1987~1988是经济扩张的一个阶段。在前期经济扩张的带动下,物价指数持续上涨,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历史高位。以1985价格指数为基准,1986价格指数上涨6.0%,1987价格指数上涨13.7%,1988价格指数上涨34.8%。造成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要求,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开始增加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一户通”金融系统实施后,社会需求进一步飙升。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政府赤字问题,年复一年地发行货币。到1988第四季度,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为21340亿元,同比增长46.7%。由于货币超发,市场货币发行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和货币贬值。同年5月,政府宣布将价格补贴由隐性补贴改为显性补贴。6月份,政府多次表示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政府试图放开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不确定的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的8月中旬抢购和银行存款挤兑。1988第四季度末,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26亿元,官方公布的通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政府对经济实施了全面的“治超整顿”,其措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厉的。

2.到1993上半年,通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行业一片混乱。在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规避中央银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行业筹集大量资金,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大,信贷规模一再超出计划。中央政府在1993年夏天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朱镕基总理亲自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财经纪律;将国有银行与其下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开;各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跨地区贷款;派工作组到各省检查落实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5.64突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由于巨大的内需压力,在投资需求飙升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量的超常规增长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全面爆发。

由于1992到1993中国经济泡沫现象严重(比如海南发展银行被合并)、通胀率高、潜在金融风险大,中央政府在1993年夏天开始实施“软着陆”,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13措施压缩银行信贷规模。M0新增货币供应量由1993年的15287亿减少到1994年的14239亿和1995年的596.8亿。由于本次调控吸取了以往货币过度紧缩导致经济过冷的教训,本次货币政策的实施一直遵循“适度紧缩”的原则,最终在1996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事实上,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信贷形势的收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区际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紧缩措施对非国有企业损害很大,对国有企业影响不大;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有巨大的差异。1993年夏季,沿海专业银行贷款利率为10%~16%,而市场利率达到20%~35%。

3.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5438±0.2%。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粮食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当时中国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建设工厂、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对原材料等商品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比2002年增加了31.2%,达到创纪录的9165438+万吨。中国主要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

4.2005年以来,经济增长过快和长期国际顺差导致的通货膨胀。一直到现在都是国际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