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其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文化
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儒家伦理道德、中医营养理论以及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时尚、民族性格特征的影响,历史上创造了中国的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进化的角度看,中国的饮食文化延续了1.7万多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四个发展阶段。引进了6万多种传统菜肴,2万多种工业食品,丰富多彩的宴席,丰富多彩的风味流派,赢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讲,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食物来源的开发利用、餐具的使用与创新、食物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与食品行业的经营与管理、餐饮与国家安全、餐饮与文艺、餐饮与生活境界的关系。
从广义上讲,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工艺、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餐具、消费与水平、民俗与功能等角度进行分类,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品位,反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从具体来看,中国的饮食文化突出滋补理论(素食、重视药膳、滋补),讲究“色、香、味”,五味和谐境界理论(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有“舌菜”之誉),变奇为正的烹饪方法(厨房规矩为本、灵活多变),提神醒脑的饮食理念(。
从影响来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同时也间接影响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比如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大豆等,让全世界几十亿人受益。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视野开阔,层次深,角度多,品位高。是中国各族人民在654.38+0万多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食物来源开发、餐具研制、食物配制、营养保健、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和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我在世界上生活了20多年,也学到了一些东西。现在我总结以下饮食文化的特点,希望你能学会:
第一,口味多样。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各地的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有差异。长期以来,饮食中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有“南稻北上”的说法,口味分为“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主要有巴蜀、齐鲁、淮阳以及广东、福建等地。
第二,四季不同。根据季节进食是中国烹饪的另一大特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根据季节变化调味配菜,冬浓夏淡。冬天炖,夏天冻。
第三,注重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艺精湛,而且有注重菜肴美感的传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和谐。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胡萝卜还是白菜心,都能雕琢出各种形状,别具一格,达到色、香、味、形、美和谐统一。
第四,注意口味。中国烹饪讲究味道由来已久。它不仅对小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其命名、品尝方法、用餐和娱乐时的节奏也有严格的要求。中国菜名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优雅无比。菜名既有基于主、辅、调味、烹饪方法的现实主义,也有基于历史的。
第五,食药结合。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密切相关。几千年前就有‘药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说法,利用食品原料的药用价值,做出各种美味菜肴,达到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特别强调饮食要与宇宙节律相协调,春夏秋冬要吃不同的食物,甚至在加工烹饪食物时还要考虑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并在《礼记》中有明确记载,反对颠倒季节,如春天的“夏”、“秋”、“冬”。当然,我们也反对吃反季节的食物。孔子说“不可时不吃”,有两层意思:一是定时吃,二是不吃反季节的食物。与当代意识相反,有些人吃过季食物是为了炫耀。西汉时,皇宫就开始用大棚种植“葱、韭菜、刨花”,西晋的财主石崇也有大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奏的思想,的确是中国饮食文化独有的。
“阴阳五行”理论是传统思想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普遍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制作饮食的烹饪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所以不仅口味分五,还出现了“五味”理论(其实人能感受到的味道不止五种,但在两三千年前就能区分出五种)而且,大量的五谷、牲畜、蔬菜、水果被量身定做地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让人觉得荒诞不经。更让人惊讶的是“众人饮养阳”;一切食物都要滋阴益气(《礼记·郊祀特》)。认为只有吃喝与天地阴阳相协调,才能“与神相通”,与天相通,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所以祭天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学说。这个说法被后来的道家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比如吃食物,被认为是增加人体的阴阳。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庸者,天下之本;和谐的人也是到达世界之巅的人。和者,天无位,育万物”(《中庸》)。什么是“中”?不能简单用“中”来概括。这个“中”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意思。有点像河南话里的“中”。“和”也是一种烹饪理念。《古文尚书·明寿》中有一句名言,意思是做好汤的关键是要配盐(盐)指出“和”不是“同”,而是基于不同意见的协调。因此,中国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和谐”的状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繁衍和发展。这种审美理想的基础是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通过调律实现“和谐之美”的思想,受到古代烹饪实践和理论的启发和影响,进而影响到人。
与“中和”相反,烹饪中的极端不被认为是正宗的。虽然那些“咸、辣、酸”的食物会受到一些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人的追捧,但从长远来看,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更加有害。
如上所述,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虽然有些特征是现代人无法理解或不科学的(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一词在中国几乎成了一种宗教信仰,只是衡量各领域是非的标尺,但其本身是不容质疑的),但仅仅是“科学”二字就可以说吗?如果更注重“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环节,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有研究者一般说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三个方面。有研究者认为,食品文化学孕育了六门科学,即烹饪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食品民俗学、食品文学艺术学、食品制造学;也有研究者主张增加饮食美学、饮食商业、饮食器具等。我太无知了,涵盖不了这么多学科。我对饮食文化的理解主要是指饮食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社会意义。所以,虽然我也讨论食物、菜肴、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用餐环境、餐具等。但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都是围绕着它们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社会意义来介绍和评价的。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流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部分都省略了,意在突出美食生活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