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竹笛的起源与发展

竹笛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演奏乐器。根据《新中国的考古发展与研究》一文,可以了解其悠久的历史。在浙江博物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孔、二孔、三孔甚至六孔的浙江简牍骨笛。它的管状形状与流行的吹口和竹笛非常相似,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

近年来,在河南舞阳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贾湖骨笛,有七孔,能演奏音阶,距今约9000年。这是目前中国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乐器。

根据林克仁先生的《中国小迪》一书记载,在黄河流域的甘肃永靖彭盛之太新店文化遗址和江苏吴江梅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骨笛,与当代长笛大师于训法发明的吹口相似。在湖北省睢县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两只战国早期(公元前433年)的笛子。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发现两支笛子。广西桂县萝卜湾一号墓发现一支笛子(汉初)。在新疆巴楚库孜萨出土的文物中,又发现了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骨笛残片。

在原始时代,先民使用的骨笛和哨笛主要是用动物骨头制成的;但《史记》记载:“黄帝使凌伦在昆西伐竹,声如冯明。”确定竹笛制作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的殷商时期。

竹笛的文化标志和历史演变向世人证明,它是中国最古老的管乐器,是世界乐器史上最古老的管乐器,是世界笛子乐器的鼻祖。竹笛上的风霜雨雪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地理现象、人文现象、社会现象、物理、数学、设计、美学、声学、哲学、历史、琴棋书画等科学领域有关,艺术门类有机地共同敷衍、促进、联系、演变、提高。历代文人墨客为竹笛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春夜洛杉矶闻笛》。“谁于棣在黑暗中飞翔,撒入洛杉机的春风?谁能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呢?”竹笛多以苦竹、紫竹、斑竹、凤眼莲、玉屏竹等优质竹材为原料,经制笛者加工成笛子。竹笛是一种开放式乐器。与国外笛子乐器的区别是“振膜振动”,即在竹笛的振膜孔上贴一个振膜。笛声清脆、明亮、甜美,充满了中国民乐色彩和浓郁的家乡气息,这是任何管弦乐乐器和现代电子声乐都不具备的特点。

根据竹子粗细和性能的不同,笛子主要分为“棒笛”和“曲笛”两大类。(现在竹笛发展出了低音笛等。)梆笛管身短,管径细,发音高亢明亮,适合演奏欢快、清亮、奔放的曲调。过去因是梆子戏等戏曲的伴奏乐器而得名。而曲笛则管长、管径粗,浓郁香甜,适合江南丝竹风格的演奏。在过去,它主要用于昆曲和其他音乐的伴奏,因此得名。

解放后,竹笛这种古老的吹奏乐器,伴随着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豪迈热情,古韵合奏赋予了时代新的声音。1953年,一位绰号“吹天”的民间艺人第一次参加xx民族民间乐舞展演,用他的竹笛成功开启了长笛独奏,演奏了长笛独奏《喜迎》,精湛的演技在京城引起轰动,传遍全国。从此,竹笛以独奏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不仅鼓舞了笛子界的同仁,也为竹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位“吹天”的是中国已故最伟大的长笛演奏家、北方大师冯子存先生(1904-1987)。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竹笛乐器从广袤的土壤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汲取各种艺术养分,不断丰富自己的魅力。建国50多年来,竹笛界的老、中、青艺术家们的演奏技术逐渐成熟,技法不断创新,风格流派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

竹笛的流派主要分为北派和南派。

北派的笛子风格讲究刚劲和力度,气息强调腹部的爆发力。常用吐音(单吐、双吐、三吐)、花舌、叠音、历音、抹音等技巧来丰富音乐,代表作品《喜迎》。

南派笛子风格典雅华丽,常运用颤音、折音、给音、拍子等指法打磨旋律,代表作品《鹧鸪飞》。

除了南、北两大流派外,世界公认的竹笛流派有先生创立的刘森学派(简称刘学派)、浙江学派和俞训法先生创立的俞学派。

乐器科研:70年代,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制造技术和制造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些致力于竹笛改进的专家学者意见不一,他们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为改进竹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纵观竹笛的改进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增加音孔,扩大音域;二是加键解决半音问题,达到十二平均律,如蔡敬民改进的带键新竹笛;三是寻找新的制笛材料,如胶木、塑料、玉石、玻璃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