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传
曹操(155-03 15,220),本名吉利,谥号孟德,豫州(今安徽亳州)刺史。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为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武帝的名义,征服四面八方,在国内消灭了尔渊、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在国外降服了南匈奴、乌桓、鲜卑。
统一了中国北方,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垦荒,兴修水利,奖农赏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民,实行“租调制”,使中原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被封为魏王,建立魏国,定都河北邺城,后升为王维。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尊曹操为武帝,庙号太祖。
2.刘备
刘备(161-6月10,223),即汉昭烈皇帝(221-223在位),东汉末年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历史学家通常称之为已故大师。
刘备少年时拜鲁直为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惩治董卓等活动。由于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中屡遭失败,于是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
但由于他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海内外名人的尊敬,甚至陶谦、刘表都放弃了让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拱手让给刘备。
经过不懈的努力,赤壁之战后,刘备先后拿下荆州和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后来,由于关羽被迫害,刘备不听大臣们的建议,执意要与吴国作战。结果被夷陵打败,最终于彰武三年(223年)死于白帝城。63岁时,谥号昭烈葬于惠玲。
3.孙权
孙权(182-21年5月252日),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人。父亲孙坚自称是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孙武。哥哥孙策被杀后,孙权继承父兄事业,保住江东,成为诸侯。
曹操以大将之力表示要笼络鲁,并引会带头。孙权两次出兵平定山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208年,率领大军亲自远征黄祖,拿下江陵,与刘备会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221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率军攻打吴国。孙权一方面以鲁迅为大都督,另一方面又面对魏文帝曹丕,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败汉军。
死于252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毛,葬于江陵。
4.诸葛亮
诸葛亮(181 -234 10-8),徐州琅琊杨度(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卧龙人,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隐居在隆中。
刘备到草堂后,请诸葛亮出马,孙联抗曹,败于赤壁之战。形成了三国之势,夺取了荆州。建安十六年(211),攻下益州。然后他打败了曹骏,赢得了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国事。蜀汉末年的统治者刘禅继承了王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导益州做牧羊人。勤政慎行,大小政事必亲力亲为,赏罚严明;
与吴栋结盟,改善与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贯彻垦荒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大都是以粮为事。最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国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享年54岁。
5.司马懿
司马懿(179 —251九月七日),字,东汉末年河内(今河南文县西)李文静人。形成三足鼎立后,曹操称王威,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为太子私生子。
他经常和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得曹丕信服。曹丕当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临终时,他把辅佐曹睿的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曹睿为明帝即位,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227年2月,驻新城(今湖北房县)将军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原为蜀将,兵变后入魏。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了梦达,俘虏叛军一万多人。新城仍被魏占领。
231年春,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探曹魏。司马懿在祁山与诸葛亮交战,成功抵御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没过几天,明帝死了,八岁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随小皇帝出巡高平陵,暂离北京。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从而击杀了曹爽一派。
嘉平三年(251),司马懿去世,享年73岁,辞去县令,葬于首阳山文轩,谥号。次子司马昭封为晋后,追司马懿为王玄。司马燕称帝后,尊司马懿为宣帝,庙号高祖。
百度百科-孙权
百度百科-刘备
百度百科-司马懿
百科全书-曹操
百度百科-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