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在德令哈写的诗
海子,一个短命的天才诗人,从他无名的一生到他的死亡,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他从一个凡间的偶像,变成了光明的神,他的诗被无数人传唱。
象,顾名思义,有远有近,“意”在远,“象”在近。意在包容,象在审视。因此,诗歌意象是客观的艺术形象,也是客观的主观的艺术形象。
比如海子的诗《亚洲铜》中的核心意象“亚洲铜”,就是海子借以表达某种意义的客观艺术形象。就诗歌整体而言,诗歌意象处于整个诗歌的底层,是构成诗歌整体意义的最小单位。
从诗歌本体论的角度来看,诗歌意象是理解的神圣门户。
比如对于亚铜的解读,就必须依靠以亚铜为核心的意象群。除了这个核心意象,这首诗中的其他意象,如“祖父、父亲、鸟、草、海水、野花、鼓、月亮”,也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关键指标。
因此,对诗歌意象的有效把握为通向“诗”的道路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即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道路。另一方面,把握不当会导致理解方式的误入歧途,产生“误读”,即偏离最接近“诗”本身的东西,“偏离”只是“误读”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偏离”也为“诗”的开启提供了契机。
1988年2月28日,海子在一首短诗《夜》中写道“在黑夜/我有流浪、爱情、生存三种苦难,我有诗歌、王座、太阳三种快乐”。
在黑夜中,它已经构成了我们解读海子诗歌的“固有磁场”,这个磁场在后研究者的眼中得到了各种言说。当然,这个磁场也是海子诗歌隐藏的核心。他的三次流浪和与之对应的三种幸福构成了一种“焦虑的对比”,即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相互对比和冲突。
例如,海子在《太阳弥赛亚的诗》中写道,“我背着这个又老又瞎的陌生人来到这里,来到这个世界的黑夜和中心。
空寂的人/一座山通向天堂,下到地狱/沙漠中的一片废墟”,现实是沙漠的一片废墟,而在废墟上,诗人借助诗人神的力量构筑着自己的地方。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形成对比。
1989年2月22日,海子的诗《黎明(二)》更为明显和激烈。“圣书的卷轴是我的翅膀。
今天异常明亮/有时像阴沉沉的/圣书又脏又快乐/当然也是我受伤的翅膀/荒凉的土地背负着更荒凉的天空/我空旷的土地和天空/是一部上册和下册合二为一的圣书/。
这是我沉重而分裂的肢体。“海子自杀的时候带了四本书,其中一本是《圣经》。“焦虑的对比”分裂了一个分裂的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