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1000字当地民俗汇总

德州杂技德州市的宁津、乐陵、庆云、陵县,不仅是民间杂技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杂技艺人辈出的地方,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史记》、《汉书》都有记载。冬闲或荒年,农民三五成群或一家一户外出,以卖艺为生。春播秋收然后回乡种田,这种半农半艺的传统已经有几千年了。农历九月十五,是宁晋县黄家镇赶上庙会的日子。周边县的杂技团队聚集在这里,不仅表演杂技,还买卖表演用的道具,艺人们也借机互相切磋。这是杂技界的一次盛会。庙会结束后,艺人们四处流散,有去天津、北京附近的,有去关东、下江南的,也有去很远的,只带着一个飞叉或一只熊漂泊国外的。德州有德州杂技马戏、宁晋县马戏杂技团、庆云县马戏杂技团三个专业团,230多人。德州杂技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继承和发扬了民间杂技粗犷、豪放、健美等传统艺术风格,独具创新。德州高跷:高跷于明代传入德州。明朝洪武年间,小果城、小营(今市府街)、二郎庙角(今育新街)、柴市街等地相继建立了高跷俱乐部,形成了德州高跷表演节目。尤其是小锅市场兴起较早,运河通航后从河北通州大坝得知。已经500多年了。踩高跷的人有7对、8对、9对,一般是8对,如头陀、鹦哥、樵夫、皂女、渔夫、渔女、公子、青蛇、二魂、三姐、妈、傻小、瞎子、瘸子、麻姑伦、丑女,有的甚至假扮成醉酒老人、老席、县。表演的主要内容是打棍子、挑担、抓鱼、捉蝴蝶等民间生活片段,以调情的方式调侃。用于主要路口、街道、大型单位门前、人员密集场所。在表演中展示技巧,表达心情,即兴搞笑。现场热闹,气氛热烈。高跷节奏清晰欢快,伴有锣鼓等打击乐器。德州驴跑:德州驴跑。1930年(民国19年),德州郊区马庄村民袁认识了德州守军。因为刘昌赫会唱《王晓捉脚》,所以他们共同探索改编了《王晓捉脚》。袁根据多年驾驭动物的经验和自己的武术功底,惟妙惟肖地模仿拉圈、鞭打、扬蹄、撒欢、逗乐等动作,创造了生动的德州跑驴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有单驴、双驴和驴队。武城花杠舞:花杠舞起源于武城镇南屯乡,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当地传说,当时用红布装饰是为了庆祝“大嫂”的巡逻,也象征着繁荣和好运。主体上部用玉米、棉花、粮食等彩色纸花装饰,用牡丹、菊花、玫瑰、荷花等绢花、纸花系在主体上方向外的树枝上,非常漂亮。只靠20多英尺的有弹性的轻质杠铃举起来。因此得名花吧。主体顶部竖起鸡毛掸子取吉祥文字之意,点亮传统剧目中使用的红布灯,融为一体取吉祥星辰之意。每个扛花篙的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有时兴致勃勃的老人也心血来潮扛着。轿夫穿着同样的布色,或红或白或黄或绿,但都装饰着如意的花头,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红腰巾。服饰雍容华贵,头上盖着一条黄色或红色的大方巾,但要整齐,这样抬头时,花杆就会从肩上移到头上。那时候,他们的技术更加高超。挑夫配合鼓点,采取八字步、大字步,与花杆主体相协调。乐舞民乐起源于夯歌和小调,流传已久。器乐以民间打击乐为主,每个乡镇都有鼓手。遇婚丧嫁娶,有打击乐,群众喜闻乐见。打击乐器包括鼓、铃鼓、梆子、钹、钹、钹。80年代后期,加入了架子鼓、电子琴等现代乐器,演出中也加入了流行曲目。吹乐主要包括传统民乐、曲牌、现代音乐、流行歌曲等。传统歌曲有《百鸟朝凤》、《停庄台》、《哭皇》、《大游行》、《娃娃腔》、《柳青娘》、《梅花三弄》、《夜浮沉》、《你的传说》等。曲牌包括叫开门、头通、儿通、气功开门等。现代音乐有《步步高》、《满月花》、《金蛇之舞》、《山村店员》、《鞭催马运粮》等。乐陵唢呐大师刘凤祥,绰号“吹天”。其独唱的《河北梆子》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节目奖,并被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美术片《土香》。近年来,德城区抢救发掘了池、于两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创作演奏了《打洋牌》、《秦海曲》、《孟姜女》、《梅花三弄》等古曲。现在城市居民中,年轻人热衷于小广场的交谊舞,俗称“街舞”。老年人在早上和晚上跳舞。县乡流行的民间舞蹈有鼓秧歌、莲花落、舞狮、高跷、旱船、龙灯、云灯、七巧灯、腰鼓等20多种。刺绣刺绣多为女性。物品包括枕头套、鞋面、炕围、钱包、腹袋、腰带、腿带等。主题有:菊、兰、梅、莲、鸡、鸟、凤、鱼、蝴蝶、昆虫等。剪纸剪纸多为窗花、炕围、花边、角云等。一般常见的题材多以生物为题材。其内容多为“麒麟送子”、“麻姑祝寿”、“龙凤吉祥”、“吉庆有余”、“双喜临门”等吉祥图案,贴在窗户或内屋顶。这些作品都呈现出简单、活泼的生活氛围和富有情感的装饰美,体现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和概括力。夏津小调,又名琴曲,被群众俗称为“小曲”,本县石堤村的孙老平是创始人之一。歌曲有60多种,其中广为流传的有平调、瑶调、娃娃腔、糊涂调、反糊涂调、断桥、凤阳歌、大金丝、小金丝等。代表歌曲有《丁登》《秃子有房》《姚婆家》等。夏津民歌夏津民歌丰富多彩,已印刷出版403首。其中有三首歌曲被编入1982版《中国民歌》。情歌占了传统民歌的大部分,如《盼五更》、《恨美人》、《小兰》、《张嘉儿姑娘》等。其次是广为流传的劳动号子,如打夯歌、蛤蟆闹湾、帆船。此外,以表达生活情趣、抒发个人情感、赞美自然为主题的民歌也占很大比重,其中《小寡妇上坟》、《光棍哭妻》、《绣花灯》、《放风筝》、《十双红绣鞋》等广为流传。新民歌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挖掘整理传统旧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从思想到内容都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夏津民歌的顶峰。《暖暖的小猪》、《王阿姨喂鸡》搬上荧屏,录制载入《中国民歌集成》。夏津哈茶腔,又称吹腔,在本县已有约170年的历史,其代表是马迪人吹腔。相传是张老金第一个把吹管带到了马体村。乐陵乐子秧歌始于明代,大致有六至八男八女。男人拿着竹棍、竹钳和铜钱,女人拿着竹板,随着锣鼓一起出发、行走、编弦、唱歌。乐陵真实多以简单真实为主,形式简单活泼,随时可以填词。至今广为流传。乐陵摇葫芦的表演形式是两人一进一退,来回对唱。乐陵渔鼓室乐陵渔鼓室用一根竹筒套在猪或羊的心皮上,并伴有敲击声。演奏时左臂竖握渔鼓,右手击鼓底,常与鼓板配合使用。一个人唱歌,一个人打鼓伴奏。乐陵打滚恶作剧乐陵打滚恶作剧流行于诸暨一带。一进一退,就像滚动的物体一样来回拉着轮子,唱着“哭五块表”的曲子,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娱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