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的历史文化

民国时期有三弦书、六安鼓书、评书、莲花板等。在平顺县很受欢迎。民间艺术家宋根深发展了平顺三弦,这是平顺县的一种地方流派。新中国成立后,平顺县各剧团先后引进了河南之字、平腔鼓书、天津快板、沁园小调、豫剧、武安之字、上党梆子、上党之字、壶关秧歌。国内的民间音乐团体一般被称为八音会,他们演奏的音乐主要是地方戏曲,如上党梆子、上党夏紫和秧歌。平顺民间舞蹈有高跷、扑蜂(跳秧歌)、旱船、小花戏、竹驴、舞狮、舞象、二鬼绊、龙灯舞、扛桩、故事、爬刀山、四景车等。,多在庙会、节日及其他集会活动中表演。

平顺县的民间艺术主要包括绘画、木刻、泥塑、根雕和剪纸。清代有很多光滑的泥塑。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平顺著名泥塑家郭群娥艺术造诣很高。

平顺县流传的人物传说有、马、窦建德等。刘秀逃往太行山的传说广为流传,产生了许多典故,如老马岭、马宝泉、藏龙桥、卧牛地、乌鸦咬石、“芦苇尖为何有折痕”、“鸟喜乌鸦但鸟喜喜鹊”等等。此外,还有大虎岭、七子洞、黄巢岩、“人参党参”等故事传说。平顺县有高山深谷作为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武装斗争的重要基地。后赵在此建石镇(今石城村)屯兵、储粮;为了抵抗慕容垂,西燕慕容永在这里建了益阳城(今赵城)。明朝嘉靖元年(1522),泸州青阳里(今平顺城关)爆发了陈卿领导的农民起义。农民军依托太行山天险与官军作战七年,晋东豫北发生“三晋地震”。嘉靖七年(1528),被晋冀豫三省的官军消灭。明末至民国初年,平顺发生了十一次农民暴动。1927年春,农民军在河南临县天门会顺利暴动,依靠自然灾害对抗金军,占领了中国亡王岭上的菩萨岩,然后在雾天逃出包围圈。

“十二月事变”后,中央晋豫(台南)区委于1940年初撤至平顺县寺头村,成立了中央晋豫区委员会(后更名为晋冀豫四区委员会和太行四区委员会),以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发展和壮大抗日武装,组织敌后游击战,反“扫荡”等战争,生产自救。解放战争时期,平顺县是可靠的大后方,上党战役后勤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平顺县西沟村是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典范,是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1943年初,李顺达组织西沟村6户贫困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带领群众开荒造林,发展生产,渡过了饥荒,保证了部队的粮食供应。1951年春,西沟村率先提出“爱国高产运动”,同年冬,申纪兰成为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理事长。从65438到0952,西沟村开始大面积植树,治理沟壑和滩涂,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两人带领群众努力工作,西沟村过去自然条件差、生产力低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1955年,西沟村的事迹被收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李顺达、申纪兰作为先进典型家喻户晓,西沟村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的精神,李顺达精神,申纪兰“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畅通的精神符号,是太行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