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南宫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建康宫媛建成后,为南宋士人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是从宫媛建康考场上选拔出来的杰出人才。

文天祥是宋理宗的一位学者。首都临安危机时,在家乡招募叛军,忠诚的反对派元兵入侵。不幸被俘后,在狱中被大义灭亲。文天祥的著名诗篇《宋正琦》和《过零洋》,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感染力强。

历经南宋数百年的风雨,建康宫媛已成为南京夫子庙地区明清三大古建筑之一,至今仍是重要的国考场所。清初,南京为江南省省会,建康宫媛改名为“江南宫媛”。

1368年,朱元璋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洪武。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省考、普考都在南京举行,其他县学、官学不得不另建考棚。

明成祖于1421年迁都南京,仍以南京为都城。由于江南文化资源丰富,参考学者越来越多,原来的考场越来越狭小。这时,明成祖继续派人修建江南贡院。

重建后,江南宫媛仍保留着明远楼、宫媛碑刻等重要文物。

明远楼原是江南贡院的中心,也是贡院的高层建筑。在明园大厦的大门上,横幅上有“明园大厦”三个金色大字,外墙上镶嵌着“金陵宫媛纪念碑”,记载着宫媛的兴衰历史。放眼望去,秦淮浪漫、生动。

“光明未来”一词取自儒家经典《大学问》,意为“慎终追远,明哲保身”。明远楼左右两侧的对联是“学明经,为国求才”。楼内有一幅清代康熙年间著名诗人李渔写的对联。“若矩严,看祝酒人匍匐流连,众将疲;我在同一个月,喜欢这里的人,尽收眼底。”从对联中也可以看出设置明远楼的目的和作用。

明远楼两侧为碑廊,陈列明清宫媛碑刻22处,包括康熙皇帝碑、两江总督铁保碑、改扩建宫媛碑等。,是研究明清时期宫媛组织演变和科举考试的实物资料。这些碑文横跨明天顺元元年1457至1922这一时期,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江南宫媛的历史兴衰,以及历代皇帝、大臣、名人对其的褒奖、评价和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