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简史导论

《美国文学简史》记录了美国人民不断探索、向西扩张、追求幸福的历程,艺术地再现了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内战后现实主义文学主导文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文学盛行一时,近年来少数族裔文学异军突起。

早期浪漫主义文学

真正的文学作品的出现始于19世纪初。独立战争胜利后,知识精英们常常对美国短暂的历史感到困惑。被称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的华盛顿·欧文,在1809年写了《纽约史》,解决了这个问题。书中描述的人物——父亲克里克·波尔克先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神话英雄。在《李伯大梦与断头谷传奇》中,欧文讲述了许多美国过去的传奇故事,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欧文曾在他的《欧洲旅行笔记》和《哥伦布传奇与历史故事集阿尔罕布拉》中深情地指出,美国作家不仅要保持爱国者的身份,而且要仅限于从美国的土地上绘画。

欧文的《在草原上的漫游》显示了他对创作西方文学的兴趣。这是他的纽约同事詹姆斯·费尼莫·库珀的文学创作领域。库珀的小说《间谍》描述了独立革命期间纽约一个激动人心的间谍故事,但库珀直到《拓荒者》出版后才正式以作家身份写作。《拓荒者》是构成皮袜子故事的五部浪漫作品中的第一部。库珀的构思技巧超过了欧文。在《拓荒者》中,他描述了传奇的森林猎人——纳迪·班博。Bambo后来成为美国小说和电影中所有英雄的护林员、猎熊人和牛仔先锋。《最后的莫西干人》、《草原》、《探路者》、《杀鹿人》追溯了Bambo的经历——从第一个热血男儿到他在西部平原的晚年。《皮袜子的故事》调节了自然与文明之间的价值冲突——揭示了文明的缺失。在其他作品中,如《美国民主党人》,库珀继续以更直白的方式审视美国文明。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领土继续向西扩张。然而,在东北部各州,也就是“新英格兰”地区,早期清教徒的说教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作家的写作风格仍然无法摆脱对英国文学的模仿。为了追求思想的深度,表达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精神世界,新英格兰的作家们建立了布鲁克农场和花果园两个文学公社,并组成了所谓的超验主义俱乐部,寻求摆脱英国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1836年,爱默生出版了一本《论自然》,深受震撼。在这部著作中,他指出:人不需要依赖传统的宗教,而可以通过潜心研究和回应自然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一群对新英格兰的环境非常不满的知识分子迅速聚集在爱默生周围。他们接受了爱默生的精神超验主义,被世人称为“超验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是爱默生的积极追随者。

梭罗遵循美国传统价值观,主张个体独立,主张自学,独立思考,坚信人应该去自然中寻找人生的真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梭罗从瓦尔登湖边自己简陋的小屋中隐退,与世隔绝,闭门思考,独自工作,在这里过了两年简朴的生活,在这里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梭罗于1854年出版的《瓦尔登湖或林中生活》一书真实记录了梭罗这两年的人生经历。很少有人形容贴近自然的生活像梭罗一样迷人。梭罗关于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的诸多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个人良知的支配应该高于社会的要求。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依然令人耳目一新。

1837年,新英格兰一位名叫纳撒尼尔·霍桑的年轻作家出版了一部故事集《重述故事》,里面充满了象征性的表达和怪诞的事件。霍桑不同意超验主义者的观点,批判新英格兰传统的生活观。他的小说充满了浪漫的想象。霍桑认为,小说创作不一定要植根于现实生活,而应该探索罪恶、傲慢、激情表达等道德领域。

霍桑的作品对他最好的朋友,另一位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影响很大。由于种种原因,梅尔维尔富有的父亲破产了,所以他做了很多工作。后来,1839年,他成为一名海船上的军官,开始了一系列的海上航行。几年后,梅尔维尔根据自己在公海上的冒险经历和在外国港口的所见所闻,创作了几部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然而,梅尔维尔并不满足。他希望以霍桑为榜样,写更多严肃的文学作品,开始写主要涉及政治和宗教的文学作品,但读者对这些作品并不感兴趣。在随后的几年里,梅尔维尔除了一些诗歌外,几乎没有写其他作品。讽刺的是,他在世时不被人接受的书,却是今天最受推崇的作品。出版于1852的《莫比·迪克》不仅讲述了追逐一条漏网鲸鱼的故事,还揭示了人类的命运和自然与邪恶的冲突,讴歌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执着奋斗精神。这部作品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在新英格兰的知识分子在陈述自己的文艺观点,阐述个人的生活态度的同时,其他地区的作家则专注于人类对生活的想象和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埃德加·爱伦·坡的诗不仅意象非凡,而且具有音乐感。他的诗歌作品使他与欧洲浪漫主义诗人齐名。小说代表作有《红色死亡假面舞会》、《尼舍尔公馆的倒塌》等。这些小说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充满了恐怖和悬念。

经过许多作家多年的努力,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19世纪50年代,美国文坛出现了真正代表美国的声音。这种声音热情地赞美勤劳勇敢的美国人民、多姿多彩的美国风光和民主自由的美国政治制度。这种声音的代表人物是沃尔特·惠特曼。1855年,惠特曼划时代的著作《草叶集》出版。这本诗集以自由流动的诗句和不规则的长短句为形式,热情地赞美美国和美国人民,深深震撼着读者。惠特曼大胆突破传统的创作形式,是为了有更多的空间来表现美国精神。

与惠特曼同时代的另一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大噪。艾米莉·狄金森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郊外她父母的庄园里过着安静而孤独的生活。她一生留下了1500多首诗,但只有两首诗在去世前被朋友抄录出版。她写的诗精致而不落俗套,刻意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她的想象力给了她幻想的翅膀,诗歌里随处可见想象中遥远的外国的名字。另一方面,她把近在咫尺的事物诗意化——餐厅架子上的碎盘子,或者花园里蜜蜂的嗡嗡声。她迷恋生命,但又有点迷恋死亡。在她写的1500首诗中,有600多首与死亡有关。她的诗大多短小精悍,很少超过65,438+02行或65,438+05行,但她却在这狭小的诗歌空间里诉诸了一种奇特的情感冲动。

与此同时,随着废奴主义运动的高涨,废奴主义文学在美国文坛兴起。美国第一部废奴主义小说是理查德·希尔德瑞斯于1836年出版的《奴隶》。比切·斯托夫人于1852年出版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废奴主义文学影响最大。这本书具有悲伤和情节剧的特点,把黑人奴隶刻画成苦难和同情的人物,把西蒙·拉杰利刻画成残酷的奴隶主。由于这本畅销书的出版,南方的奴隶制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焦点。为了维持他们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的生活方式,南方奴隶主决定脱离联邦,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这导致了美国内战的爆发(1861-1865),迫使北方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内战以南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奴隶制在美国被废除。《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当时的美国社会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亚伯拉罕·林肯称斯托夫人为引发内战的小妇人。

二战后

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麦卡锡主义和朝鲜战争的背景下,文坛趋于沉寂。20世纪70年代,在经历了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女权运动和水门事件之后,文学界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一批有思想的作家。在他们眼里,美国社会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价值观混乱。他们普遍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解释这种现实,于是通过怪诞、幻想、夸张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混乱、恐怖、疯狂。他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目标和方向的梦幻世界。他们讲碎片化的故事,写“反英雄”甚至不完整的形象。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对性(包括同性性)的描写也较多;露骨。

战后第一波战争文学是战争小说。其中梅勒的《裸者与死者》和詹姆斯·琼斯的《从这里到永恒》最为出色。

“懦弱的十年”:50年代,右翼保守势力冲击30年代的激进传统,很多人从关心社会进步转向关心个人私利。这10年被称为“懦弱的十年”或“沉默的十年”。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作品,把资产阶级描绘成正面人物,主张服从权威,如《穿灰色法兰绒衣服的人》。这类作品试图维护既定的价值标准和现存的社会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响力。另一方面,阿瑟·米勒等作家抵制麦卡锡主义,继续用作品抨击社会不公。

“垮掉的一代”:20世纪50年代沉闷的政治氛围让很多年轻人窒息。他们吸毒,群居,用颓废放纵的生活方式表达抗议。他们中的一些人把这种生活和情感写进文学作品,这就是“垮掉的一代”文学。这类文学经过60年代的发展,在国内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又增添了一些政治色彩。但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东方宗教和东方哲学更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诗歌创作上更加活泼,恢复了美国诗歌朗诵的传统。

“黑色幽默”:进入60年代后,人们对生活中的非理性、异化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夸张、超现实的手法,将欢乐与痛苦、荒诞与恐怖、温柔与残忍、荒诞与古怪与庄重混合在一起,让读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从而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对世界前景的看法常常是悲观的。这就是“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作品有海勒(1961)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等。有人把阿尔比的作品归入“黑色幽默”派。阿尔比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剧没有什么搞笑或幽默的地方,但在让读者感到不安这一点上与“黑色幽默”是一致的。这说明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之间有着血缘关系。

“非虚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新新闻报道”或“非虚构”的新文体。有些作家认为现实生活的陌生程度已经超出了作家的想象。与其虚构,不如写小说描述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这种体裁允许记者在描述事件时混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也可以采用各种象征手法。这类作品比一般的报告文学更加深刻细致,包含了作者的观察和想象,更具有作者的个人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卡波特的《谋杀》和梅勒的《刽子手之歌》。

犹太文学:犹太作家在当代美国作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犹太文学几乎可以被视为一种“亚文化”或“文化支流”。犹太文学作品普遍具有欧洲古代文化和美国现代文化的双重色彩,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增加了犹太文学的复杂性。宗教思想和对同胞的屠杀让犹太作家感到愧疚和内疚,历史的命运让他们感到漂泊和彷徨,美国异化的社会也让他们感到找不到归宿。因此,寻找“自我本质”成为他们作品中突出的主题。代表作是贝洛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其实这是犹太民族确立民族地位和民族尊严的一种表现。20世纪70年代末,代表相对较新的西方思想体系的贝洛和属于意第绪文化传统的辛格相继获得诺贝尔奖,表明了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犹太作家包括马拉默德和罗斯。

黑人文学:战后黑人文学更加成熟。拉尔夫·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和鲍德温的散文都达到了一流文学的水平。他们以更微妙、更深刻的方式表达了对种族不平等的抗议。他们想让人们意识到黑人拥有所有的人性。这一时期,女词人关的诗受到广泛赞誉。剧作家罗兰·亨茨伯里的戏剧《阳光下的葡萄干》(1959)创造了在百老汇上演黑人戏剧的纪录。勒罗伊·琼斯是新一代黑人诗人。他给自己起了另一个穆斯林名字,以示对美国文化的蔑视。

南方作家:这一时期南方文学仍在发展,老作家福克纳、波特、威尔第的重要作品仍在出版。新作家不断涌现,如斯泰伦、奥康瑙尔和麦卡勒斯。他们不再从历史传说中寻找题材,而是关心南方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苦闷。谭·威廉斯是战后著名的南方剧作家。他的《玻璃动物园》等作品通过人物的性变态来表达生活的不幸和空虚。

纽约作家:纽约的作家不像南方作家有一些共同的心理因素。人们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为纽约的几家杂志(政党评论、纽约书评和纽约人)撰稿,这些杂志发表的评论和小说往往对美国文学的时尚产生影响。利·特里林和马·麦卡锡是富有洞察力的批评家。约翰·契弗和厄普代克的小说以富有诗意和讽刺意味的精致笔触,探索大城市郊区居民的心理和意识,为东北中产阶级描绘出精美的风俗画。

个性化诗歌:在这一时期,美国出现了许多诗歌流派。这些流派各有各的见解,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试图摆脱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影响。新一代诗人直接表达思想,突出个人因素,有一种“现代性”。他们强调美国特色,不再把伦敦作为英语诗歌的中心;他们干预政治,不再以超脱事物为荣;他们反对权威,蔑视传统规则。他们的诗描述了吸毒、性(包括同性性行为)、精神分裂症和对自杀的依恋。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对西方机械化、标准化、非人化社会的反叛。在理论与批评的战争之后,新批评的力量逐渐衰落。20世纪60年代,随着各种激进运动的兴衰和来自欧洲的“新左派”思潮,学术界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相结合的理论命题再次出现。与此同时,结构主义理论在学术界开始流行。这一时期,作家传记的风格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详细的传记,其中李·阿迪勒所著的五卷本《亨利·詹姆斯传》比较有代表性。

重农派:由现代美国南方作家组成的松散的文化团体,又称“逃亡派”。1915年,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一些相关知识分子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和哲学问题。一战时拉力赛一度中断,1919恢复。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师兼诗人约翰·克罗·兰森成了这一活动的实际领导者,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如诗人罗伯特·潘·沃伦、阿兰·塔特·唐纳德·戴维森、小说家安德鲁·尼尔森·莱特和诗人莫雷·摩尔。从1922到1925,他们出版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文学小杂志《逃亡者》,由此而来的就是“逃亡者学校”这个词。

逃亡者主张维护南方传统的文学本位主义,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1930、12南方作家,包括兰森、沃伦、泰特、诗人约翰·弗莱彻、剧作家斯塔克·杨格等人,写了一部专题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态度》。这本被视为“重农主义者”宣言的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以华南农业社会为尺度来评价和批判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此后,阿兰·塔特等人编辑出版了《重农主义者》的第二本论文集《谁拥有美国?》。

30年代大萧条时期,重农思想对南方知识分子影响很大。这一思想不仅贯穿于兰森、戴维森、泰特、沃伦等人的作品中,而且在威廉·福克纳、卡罗琳·戈登、莱特和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一时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文化潮流,以至于被称为“重农主义运动”。1935年,沃伦和克瑞斯·布鲁克斯共同创办《南方评论》,1939年,兰森创办《肯永评论》,成为“重农派”作家的重要活动阵地。新批评是美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围绕这些出版物而形成。“新批评”的许多成员也是“重农主义者”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一战后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共同纲领的有组织的团体。这个词来自生活在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她曾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于是“粉丝的一代”就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字。“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他们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却找不到出路。一战爆发时,大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被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蛊惑,带着民主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了人类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非他们想象中的英雄事业。所谓的“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经历了战争中的种种磨难,了解了普通士兵中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和感情。例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洛夫·卡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欧内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在欧洲打仗,受了重伤。海明威当时对战争的态度和其他反战作家一样,仅限于厌恶、逃避和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因此在作品中感到困惑和悲观。“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战的作家,也指20世纪20年代没有参加战争,但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犹豫的作家,如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托马斯·艾略特、托马斯·沃尔夫等。“粉丝一代”主要兴盛于19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发生了变化。

当代美国诗歌的一个流派。20世纪50年代初,在马萨诸塞州黑山学院任教的查·奥尔森、罗·邓肯、罗·克里利等人创办了《黑山评论》杂志,倡导与20世纪40年代流行的传统格律体相反的“放射状”诗歌,并逐渐形成一种流派。奥尔森的《光芒四射的诗歌》(1950)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奥尔森认为,诗歌是向读者传达诗人“能量”的东西,所以诗歌是“能量的结构”和“能量的辐射”;要用符合气息的“乐句”代替传统诗性节奏中的节拍;形式只是内容的延伸;一个想法必须直接引出另一个想法,所以提倡快速写作。黑山诗人也提倡诗歌朗诵。他们强调诗歌的自发性和口语化,采用美国口语和埋没语,反对艾略特等人的学院派诗风。50年代末与垮掉派诗人合并,引起巨大反响。

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垮掉的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压力,于是以“精炼”的方式进行抗议。他们穿着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恶学业和工作,长期游走于社会底层,形成了独特的社交圈和人生哲学。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呈现出“地下文学”的倾向,冲击了保守文化的统治。大多数垮掉的作家来自东部。著名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巴罗斯和格雷戈里。科尔索、约翰·克拉伦斯·霍姆斯、塞缪尔·克雷默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凯鲁亚克和巴罗斯没能共同写出一部侦探小说,但他们各自完成了一部节拍小说《城镇与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受此启发,霍姆斯在小说《我们走吧》(1952)中更清晰地反映了纽约“垮掉的青年”的生活感受,并在《纽约时报》上倡导垮掉的文学。但这一尝试遭到了东方学术势力的压制,他们纷纷前往西方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当时洛杉矶郊区西威尼斯有一个以劳伦斯·利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在1955出版了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三藩市,劳伦斯·弗林格蒂的《城市之光》书店周围聚集着一群立志要搞“文艺复兴”的反学院派诗人,他们的领袖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斯洛思。

1955年夏天,“垮掉的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读书会,从此垮掉的文学作品开始流行。会上,金斯堡朗诵了他的长诗《嚎叫》,被誉为“20世纪50年代的荒原”。这首诗用愤恨的哀号表达了“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和自暴自弃,痛斥了“摩洛克”统治下的军事化和商业化社会。1956年,他的诗作发表,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出版,描写了四处流浪的垮掉分子的生活,迷住了一大批抑郁的年轻人,被视为“人生教科书”。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评论》、《黑山评论》等杂志相继出专刊,予以推荐。被誉为美国存在主义宣言的诺曼·梅勒的《白人黑人》(1957),以及他在1960年波士顿审判中对巴罗斯小说的辩护,从理论上论证了“垮掉的文学”的意义。商业化宣传让美国青年纷纷接受“破碎”的生活方式,从爵士乐、摇摆舞、吸食大麻、性放纵到参加佛事祈祷和“背包革命”(指漫游),一时成为潮流。

“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当代社会个体的生存。霍姆斯和梅勒借用了欧洲存在主义的概念,主张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斯奈德和力士乐吸收了禅宗的理论,以虚无主义面对生存危机。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叛逆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艺术方面,根据力士乐的《离婚:垮掉一代的艺术》(1957),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征”。凯鲁亚克发明了“自发散文”写作方法和查尔斯·奥尔森的“辐射诗”理论,受到“垮掉的文人”的广泛追捧。

以上述艺术观点为主导的“垮掉的文学”运动,虽然短暂且掺杂了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但仍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的影响。大量的“垮掉的诗歌”因其通俗化和反象征主义倾向而长期在青年中流传。就小说而言,凯鲁亚克用自发表达法写的一组“在路上的小说”有《在路上》、《地下人》(1958)、达摩克利斯(1958)、特里斯特萨(1959)。他们的一个特点是继承了由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斯历险记》开创的美国文学中书写流浪的传统,形成了一种被同时代其他小说家模仿的模式,其中主人公为了逃避肮脏的环境而四处流浪,寻找自由和家园。它们的另一个特点是主角公开谈论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个人新闻风格”的技巧在印度时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巴罗斯对暴行、堕落、吸毒和犯罪的描写在“垮掉的一代”作家中首屈一指。同时,他在语言和小说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通过“剪裁”来拼凑和改变小说的结构。他的代表作《裸体午餐》(1959)因反映了“真正的地狱”地下生活而引发诉讼和谐纠纷。后来的作品如《新星快递》(1964)、《软机》(1966)、《爆款火车票》(1967),也采用了真实与梦境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展现了作者厌恶社会的冷酷幽默感。后来有人把巴罗斯列为”。

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2位作家的作品,书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由此而来。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势头已大减,但新作品仍不时出现,在美国文学中仍有深远影响。其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库尔特·沃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波弟、布鲁斯·杰·弗里德曼、唐纳德·巴瑟姆等。

具有“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诞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无奈的嘲讽态度表达环境与个人(即“自我”)的不和谐,并放大扭曲这种不和谐现象,使其更加荒诞可笑,同时也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因此,一些评论家将“黑色幽默”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灾难面前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会塑造一些性格古怪的“反英雄”,用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在描写手法上,“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情节缺乏逻辑联系。他们经常把叙事的现实生活和幻想、记忆混在一起,把严肃的哲学和插科打诨混在一起。比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的彩虹》,沃尼格的《一流的早餐》。一些“黑色幽默”小说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代理商和波弟的卡伯特·赖特开始。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属于喜剧的范畴,但也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喜剧。“黑色幽默”的出现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动荡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事物和“喜剧性”矛盾不是作家凭主观意志创造出来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虽然这种反思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知价值,但作家也抨击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他们强调的是社会环境难以改变,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奥尼尔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标志着美国民族戏剧的成熟,并使其赶上了世界水平。奥尼尔的剧作家继承了斯特林堡和易卜生的艺术风格,将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表现主义相结合,探索人类心灵的底层。作者一生最关注的主题是人的人格在外界压力下的扭曲,甚至人格分裂的过程。作为一位现代悲剧作家,他的众多心理悲剧不仅打上了现代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主义)的烙印,而且还沉重地渗透着古希腊的悲剧意识。1936年,奥尼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的戏剧体现了传统悲剧观念的魅力、真诚和深厚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