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十二景大观

原诗:

这座高层建筑与碧霄仙子相连,坐落在南半边天。

抱着门槛,江淮雄府殿,风雨的卷帘散烟。

号角声忽强忽悲,龙魂犹存战后田。

关心时事,长安远离乌云。景区在楚州中学到楚城西樵一带。杭海《滁州地方志》说:“旧州治后,赞皇塔下有统军池,东面有大观楼,很高,可以登高。”州是州政府,在滁州中学。明万历《楚阳志》有州官图,内有大观楼。这座建筑最初被称为宝塔,后来被称为大观。登寺楼远眺琅琊山,近观幽幽碧水三塔云。远景如画,近景如画,故称塔中大观。不幸的是,这座建筑在清末遭到了破坏。

清代康熙所撰《滁州志·卷十九》记载:“周一门外,往东三十余步,旧名皆春。元五年(1268),县令刘启重修。栖息在鼓角上的壶漏在地板上,被改成塔。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县令赵勾勒,改名大观楼。康熙九年地震,将楼毁,于国木浦重建县城。”

这座建筑为什么叫大观?古人称美景为大观,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所以全椒学者齐贤在《建大观楼记》中说“夫欲以一隅见众人,以一身见众人,以一时见天下。”康熙八年(1669),护国公余撰《重修大观楼》,又称“大观楼在之前已建,俯首草为百年,其址必毁。”时至今日,我已在裕基上待了十几二十年,在我成功之前,我已经重修了大楼。领导越高,跑得越深。城内城外,水池边都是沟渠和t恤,明亮如画。它把琅琊、龙潭、酒鬼、丰乐、晴雨,看成几个情况。“雍正七年(1729),郡守万士良重修时,也写了重修大观楼的记录,并“复其所愿,东翼曰‘武冈凤凰’,西翼曰‘熊志凤山’”。”“建成之时,州仙鹤堂下酒席数十席,酒养终身。”“当时聚集了几千人,覆盖了大街小巷,唱着歌,远近相望,都是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

大观楼很宏伟,爬上去可以俯瞰全城。全椒县令兰曰:“大观楼四面环山,钟鼓向阳。不知道是不是俯瞰城墙,登机的时候在会客厅。琴散而官只吟,鹤放公盈而归。我最喜欢亭子,我很期待。”

阿清人张裕走到大观楼前,远远地看着它。他写了一首诗:“城平浮三塔,山形遥寄两亭。”楚城的三大古塔是大圣寺塔、盛达塔和文峰塔。明万历《楚阳志卷十官师表》记载:“大圣塔二,一在南门外二百步,一在甘明寺西”。大圣寺塔因位于大圣寺而得名。大圣庙位于“南门外二百步”的南村(街)。大圣塔位于“甘明寺之西”,南桥之北,基督教堂西北。这两座塔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了。第三座塔是文峰塔,位于今天国际饭店的西侧。明万历十七年(1589),滁州年丁建。1966文革破四旧的时候,被“造反派”开着拖拉机用钢绳拉倒了。

到了清代,滁州城人口逐渐增多,市场逐渐繁荣,城市建设向东扩展。首先,它跨越了大东门和下水关,老东关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建设的。今天,文德桥和五拱桥已经形成了新的景点。清康熙十二年(1673),周守御编修《楚州志》,命郡中之痒陈威烈“先放多图”。陈伟烈在尹梦碧《明十二景》的基础上,去掉了“重乐园”和“塔上大观”,增加了“凤阁迎日出”和“东郊桃郎”两个场景,形成了新的“滁州十二景”。

清代两处新景:“朝霞凤阁”和“东郊桃波”;

陈威烈写的《南桥胜图》,载于《康熙滁州志》。其中《凤阁朝夕》图中碑文说:“龚宇录山川物产,不及人材,人材自上而教,自下而化。亭台掩映,宫闱繁华。瑞日氏起,两江至,与人交朋友,勉励丈夫。”根据图片,景点在三元桥(现文德桥)一带。桥北有三元宫,三元宫西有盘宫(龚雪)。桥南有文峰塔和奇峰阁。康熙《滁州续录》中记载“清归凤阁詹天碑”:“潘潘之东有桥,亦为下沙之钥。过了桥再往南一点,有一座凤阁,建在孤家寡人之间,特别是共工重镇。”可惜文峰塔、奇峰阁、龚雪都不见了,只有文德桥、下水关还在小沙河上。

陈伟烈在《东郊桃郎》图中题词:“东郭河如带,是西北诸河交汇之处。桃花初开,积雨涨泽国。只惜其利,逝者已矣。”根据图片,这个场景位于吴川桥(现五拱桥)西。

吴川桥古称刘清桥,唐以后称滁河桥。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重修,又称永乐桥。宋代的刘德树、明代的陈炼、西施都写过笔记。康熙十年(1671)二月,县城居民金铎提出捐款重修此桥。《滁州教》三十三章记载:“此期道观亦有东岳宫于五拱桥西。”图中认定的“东行寺”应该是东岳宫。图中还有两座塔,一座是大圣塔,一座是文峰塔,都位于楚城。古代没有高楼,所以在吴川桥还可以看到城内的城楼。景区地图上显示的建筑基本都不见了,只有吴川桥还在刘清河上。

由于尹梦碧的诗画镶嵌在丰乐阁宝丰殿的内墙上,影响很大,楚人仍习惯称之为明代楚州十二景。通过对明清楚州十二景的追寻,让人深切感受到楚州历史文化的厚重。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景”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大楚城”的建设和发展为老景增添了新意,相信今天的人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十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