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贤:现代商人的完美样本:儒商在乔致庸身上的完美融合

乔致庸本人。

乔贵发,乔家第一代传人,生于乾隆年间。乾隆初年,乔贵发西行经商,在包头一家典当行做文员。十年后,乔贵发和秦的家乡开了一家别称广生宫。后来生意不景气,广晟公司面临破产。但是广盛实业的很多生意伙伴都觉得广盛实业的会所生活很好,不忍心看着他们倒闭。三年后他们会回来讨债。三年后,乔贵发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恢复了经营,并更名为广晟实业。这是嘉庆年间。这个故事似乎为乔在商业上的诚实奠定了基础。乔贵发的孙子乔志勇是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人公。他将继承家族企业,甚至银行业务。

一个儒生被迫接管家族生意。

乔致庸生于1818,卒于1907,享年89岁。乔致庸是乔家前几代人中活得最长的。“经过两代人的经营,乔致庸出生后,乔家已经相对富裕了。乔致庸年轻时考上了秀才,生活应该和生意无关。

从明朝开始,山西人开始以做生意为荣。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项调查。当时祁县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有经商的历史。当时祁县人口刚刚超过65438+万。照此计算,祁县外做生意的有2万多人。

祁县乔家堡的乔志勇,虽然生活在这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地方,但他从小父母双亡,由大哥大嫂带大。因为大哥对他照顾有加,但没有父亲那么严厉,乔致庸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很舒服。乔致庸年轻时是个有钱的闲人,对当官不感兴趣。乔致庸的大哥毁于战乱,乔致庸最后成为儒生,不得不接手家业。从咸丰初年到光绪末年,乔致庸的一生贯穿了整个晚清。接手家业后,他把乔氏的生意,尤其是乔氏的银行生意,推到了晚清的巅峰。乔致庸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南方的茶叶和丝绸之路。出差的艰辛和危险开始让乔致庸逐渐意识到票号的重要作用。

100多年前的“银联”理想

乔家在没有涉足银行业的时候,在平遥就有了日昌银行。当时银行很少,全国只有五家,最大的日升昌也只有七家分号。不跟中小商人打交道,影响力非常有限。一般来说,小商人做生意要用银子。当乔致庸意识到银行的广阔前景时,他的志向是有一天能与世界沟通。这种思想是多么先进,他的理想是多么崇高!这不就像今天的银联吗?100多年前的晋商,在当时也有如此完善的理念和广阔的气魄。而且乔致庸虽然试图将银行号发展到全国,但并不想垄断银行号业务。他的想法,困难,风险,一目了然。比如让银行汇220两银子到南方,不够当时的路费。想想吧。如果你有新疆的银行号,让你汇一两银子,你一定要办。而且成本和风险都是惊人的!但乔致庸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

乔致庸之所以如此看重银行的未来,是因为他自己的经历。当时商道上有土匪、叛军,商人携带大量白银非常危险,也很不方便。即使钞票被劫匪截获,在没有秘密记录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在银行兑换白银。令人惊讶的是,经后人证实,山西银行的整个历史上从未有过有据可查的虚假交易。乔致庸用乔家的资金开了大德通、大德丰两家银行。这些数据显示了op在乔致庸身上的发展速度。

其实原因很简单。乔致庸继续将每年利润的一部分作为资本投入,行话叫“双资”。通常晋商在每个会计期间都会进行利润分配,一般是3年、4年、5年。吴典说,乔致庸的分红几乎全部投入资本,其资本在当时的银行中首屈一指。当时估计乔家的资本是4500万两白银。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后,估计乔氏营运资金约为800万至100万,不包括票号及不动产。

儒商完美融合的典范

除了才华,乔致庸在经商的过程中,也把儒家的慷慨和善良带入了商业。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确凿的证据就是乔致庸死后竖立的墓志铭,上面记录了乔致庸童年的家庭情况。他想通过科举考试,被迫接手家业,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经商成功。作为一个商人,乔致庸至今还保留着《四书五经》、《史记》等书籍,他会站出来帮助社会救灾。朱秀海说:“民为贵,君为贱。”这就是乔致庸心中的民本思想。

这种精神可以延伸到乔家祖身上。乔贵发是草根,30岁还娶不到老婆。不过他最后娶了一个有孩子的寡妇,可以说是有情有义。在乔的山西老家,有一个第一代老爷爷的报社,旁边放着一个乞讨筐和一根打狗棒。他们不隐瞒祖辈的贫困历史,而是希望家人记住。不仅仅是在乔致庸,在乔致庸家里,孙子们总是在春节的时候用自己的大车拉米线,给贫困家庭提供经济资助,帮他们过年。他们有好的导师,别忘了他们的穷背景。你可以举个例子说明乔的家教有多严。山西很多大户人家都有戏台,乔家没有。他们害怕后代失去精神。乔家还有个规矩,就是用中年妇女代替年轻丫鬟,以免年轻男主看到不雅的东西。

乔致庸之所以能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他拥有世界同一个银行号的梦想,是因为他一开始就在包头做起了乔氏更名的生意,这也成了乔致庸发迹的起点。

乔致庸对商业人脉的精明投资。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逃往山西。八月,乔家大德堂老板高宇收到内阁学士桂春的一封密函。他跟随慈禧和光绪西行。桂春在信中写道:“鸾玉定于八日、八日启程赴祁县。我在这里听说它的计划是无穷无尽的。”高煜接到信后,立即将乔大德殿改建为慈禧和光绪的临时行宫。慈禧太后逃到山西后,缺钱花。山西官员将山西律师事务所叫到太原,商量“借钱”。请理解法院的难处,大家都不同意。当时乔的大德丰银行的代理人贾答应借给朝廷十万两银子。虽然他是代理人,但他有很大的权力自己做决定。太后很高兴。贾对店老板颜大说:颜为什么要你同意?贾说,国亡我亡。如果国家还存在,钱还是可以还的。颜掌柜赞曰:“五百年有王,千年无贾。此后,慈禧太后对晋商的恩情,由总督向中央支付,全部由山西银行经营。二是庚子赔款连同利息及约6543.8亿两白银,转山西银行处理。

1906乔致庸去世前,乔的事业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普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因为当时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是山西票号的生意却很赚钱。这是因为朝廷和西太后解除了对山西银行的禁令。过去,银行是绝对不允许兑换公款的。但战争使南方的公款无法到达朝廷,不得不解除对私人银行的禁令。但国难之后,朝廷立即封杀。庚子事变后,国家再次放开民间公款兑换,山西银行大获全胜。辛亥革命初期,山西大部分银行迅速倒闭。只有祁县曲家的大德通、大德丰、三金园、大胜川是营业时间最长的银行,其中乔家的大德通、大德丰直到1951才关门。最后以1951结束历史,成为最后一家山西银行。

学者们自己传下家训。

乔氏家族,从乔致庸开始,是真正的儒商,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除了商业策划,我还经常染约翰来表达我的感情。当我充满兴趣的时候,我会亲自写一副对联,提交论文。以前四合院文化氛围浓厚。阳台用石头雕刻,挂着榉木柱子。四合院的大厅,墙上挂着匾额和字画,变得雅致而普通。对联多由硬木雕刻而成,有的用鱼骨、玉石、花石等高档镶嵌装饰,有的雕刻名人书法,或由主人题写。这是曹礼的篆书,非常适合他自己的需要。书写内容或名言警句,或人生格言,或大师自撰,既是一道绝对美丽的风景,也是富民心声的寄托,是晋商大院中华文明的一大亮点。为了教育后人,乔致庸亲笔写了四副对联:

首先,明租表现出大慈大悲,一直以礼义传承家族传统;

培养后辈务实,但把天真留在人间。

黑暗祖先必须说得好,做得好,

好好学习,造福子孙后代。

不要在家享受快乐,淡饭浓茶才是真正的味道;

很难知道怎么做事。工作中很自然。

珍惜衣服和食物不仅是财富,也是幸福。

追逐名利需要你成为不求人。

最后一张稍加修改雕刻后挂在内门上。那就是:

追逐名利,追逐别人,追逐自己,

珍惜衣服,食物,财富和幸福。

其实这四副对联就是乔致庸主政期间的家训。他的主要目的是:第一,不忘祖训,努力工作;第二,一定要持有盈余来保泰国,要看是不是空的;第三,要勤奋;第四,要好好学习,不断进取,礼义传承传家宝。乔致庸继承了祖先的衣钵。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乔家兴旺发达。他很清楚,只有精心经营自己的家庭,才能摆脱。据说乔致庸亲笔写下这四副对联作为条幅,并要求挂在屏风的四面,让儿孙们进进出出看得见,念念不忘。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迹已经消失了。好在有乔致庸的《乔家院刊楹联集》对联。内容是:

所有拥有强大魔法的人都可以帮助这个世界。

这是真正的魔法。永远年轻

系“光绪大臣贾平凹弟子乔致庸训牧婧书”。

从对联的内容来看,讴歌的神力和魔力可以达到救世和复兴的境界。他们被称为弟子,是虔诚的“明白这个,崇拜这个”。所以可以推断是佛寺药师殿专用对联。

玉莲的楷书和鲁公的一样粗,和石安的一样圆。紧密结合,刚柔并济,优雅高贵,看起来像个有钱人。可以说和“聪明的有钱人”是一样的。

1907年,乔致庸逝世,享年89岁。从儒生到晋商领袖,经历了嘉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个朝代。乔致庸的一生浓缩了晋商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