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产业现状

近年来,生物技术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发展生物产业作为未来获取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3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促进生物技术R&D和工业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加快生物技术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R&D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建设了一批重大生物技术基础设施。治疗性疫苗和抗体、细胞疗法、转基因作物育种和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用高致病性流感疫苗、分子诊断试剂、超级稻、聚乳酸等一批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产业化项目大幅增加,市场融资、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9%。2011年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年销售额超过6543800亿元的大企业、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方面初步建立了一定基础。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保障人口健康、粮食安全,促进节能减排,迫切需要加快新药、农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动力、生物环保技术和生物基产品的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融合不彻底、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小企业群体等。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发展生物产业。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开始在医疗、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重要领域,在改善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提高农业、畜牧业和工业的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研发的重点。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率约为25%-30%,约为平均经济增长的8-10倍。中国生物医药15年增长100倍。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列出了10个重大领域和35项关键技术,努力培育1000多家大企业,实现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新兴疫苗、小分子药物、新兴中药、高产优质作物、生物农药、生物制药、生物能源和环境生物技术。同时,拓展生物技术产业链,发展生物材料。

到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达200多亿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现代生物技术涉及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其中医药生物技术涉及企业300余家,农业生物技术涉及企业200余家。

到2006年,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年产值达到600亿元,传统生物技术产业年产值达到3000多亿元。2007年,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年产值近万亿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到2020年,生物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体目标包括:

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新业态健康成长,重点领域实现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R&D投资占主要企业销售额的比重明显提高,实现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数量大幅增加。海外授权专利数量大幅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规模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2013年至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大幅提高。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形成较为完善的生物新品新技术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市场监管等管理体系,建立供给侧和需求侧鼓励创新的双向激励政策体系,完善行业公共服务、生物安全保障、产业统计等服务体系。

社会效益加速提高。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品得到广泛应用,生物产业在改善人口健康、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显著提高。然而,中国的生物产业相对分散,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此,应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我国的技术、设备设施和人才存量,从而有效整合各方面的优势。

生物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一样,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与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和需求相比,资金匮乏和融资困难已成为许多生物高科技企业面临的瓶颈。生物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的介入。很多投资人已经开始关注这个行业。

与传统医药行业不同的是,生物技术行业在一个月内就感受到了金融海啸带来的严寒和寒冬。整个生物技术行业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残酷的资本市场崩盘。经过金融海啸的洗礼,大部分生物技术公司的市值将回归自然,投资者将更加谨慎,这对行业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这个行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在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它会一直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它会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大。

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

国务院发布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规划还提出,未来三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

生物药是医保优先。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未来将全面加快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能力,使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从2013年到2015年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上市,形成一批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和中药将得到支持。

其中,生物制药、生物疫苗、蛋白多肽药物和血液制品将是重点支持的领域。《规划》明确优化生物药审批程序,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生物药纳入医保产品目录。此外,国家将建立基因库、菌株库、细胞库、病毒库等一批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生物制药产业化研发平台,未来将建设上述抗体药物、蛋白多肽药物、新型疫苗的产业化示范项目。

对于仿制药,未来将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加快化学药的创新和产业化,其中将强调缓释、靶向、长效等新型制剂的研发。在这方面,国家未来将完善化学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招标机制,实施药品原料注册备案管理制度,建立药品参考制剂遴选指南目录。

此外,生物医疗设备创新也是未来支持的重点。根据规划,到2015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重点发展高性能医学影像、放射治疗、体内检查、体外诊断等医疗设备。

支持细分行业。

除了生物医药和生物医疗设备,该计划还确定了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支持措施。

在支持生物制造业规模化发展方面,规划表示将推动生物基产品,特别是非粮生物醇、有机酸、生物烯烃的规模化开发应用。未来将建立生物基产品的认证制度,制定生物基产品消费的市场激励政策和农业原料向工业领域的流通制度,此外还将对绿色技术产品进行补贴,预计到2015年生物制造业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

生物农业方面,预计到2015年工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特别是通过支持企业与优势科教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在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方面,到2015年,生物能源年利用总量将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特别是未来将建立有利于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的市场准入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未来三年,生物环保产业产值年增长率在15%以上,到2015年,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其中用于水土修复的各种专用酶制剂和微生物菌剂产品将是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