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乐器的发展
小提琴
是17世纪以来最流行的弓弦乐器之一,也是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由16世纪的旧三弦小提琴发展而来,1650-1730年由斯特拉迪瓦里、阿玛蒂和葛奈里改良而成。后来的改进包括加长指板,增加下巴托,用钢丝和尼龙丝代替肠线。
小提琴乐器的音色富有表现力,不仅外形优美,而且声音悦耳,音质优雅,非常善于表达感情。它不仅是最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管弦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它的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经常用它来触发作品的基调。小提琴在交响乐团中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往往是主旋律,第二小提琴是音乐主要部分的和声伴奏。此外,小提琴还经常被用于室内乐和小品中的独奏。近年来,小提琴已经成为当代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的主要乐器之一。
中提琴
它只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几乎相同,也广泛用于管弦乐、交响乐和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但中提琴通常起到中音的作用,伴奏和烘托主旋律,很少用于独奏。然而,它偶尔会以独奏乐器的形式出现。比如柏辽兹的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中,中提琴独奏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中提琴有一种独特的音质,类似于鼻音咏,非常适合表达深沉神秘的情调。
大提琴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由15世纪演变而来的一种被称为“低音小提琴”或“膝间小提琴”的乐器。小提琴没有大提琴那么大,弧度也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可以夹在你的双膝之间,像大提琴一样用琴弓演奏。
Cello最初在意大利语中拼写为Violoncello,后逐渐缩写为cello。大提琴以音色温暖丰富著称,是交响乐团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各种角色: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沉的声音中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候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骨干的作用。
大提琴最辉煌的时刻,是作曲家赋予它的使命,把旋律像歌一样表达出来。整个大提琴组演奏出的美妙旋律足以让交响乐团中的其他任何乐器相形见绌。
低音提琴
它是巨大的,需要站立和玩耍。它有两种基本形状:一种属于六弦琴家族,肩部倾斜,背部平坦。另一种属于小提琴家族,肩方,背略圆。
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中最低的声音。起伴奏作用,很少用于独奏,但其强劲的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贝多芬经常用它来演奏交响乐团中的重要旋律。比如《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开头,他用低音提琴的宣叙调强烈否定了前三乐章的主题动机。还有,圣桑在他的《动物狂欢节》中,用低音提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沉重而庄严的大象形象。
没有人立刻创造和发明了小提琴。从它的发声原理追溯这种弓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是原始先民在狩猎或战争胜利后的歌舞过程中,受到弓弦声音的启发,制作出最原始的弦乐器。然后由于琴弦的长短、粗细、张力不同,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发展出二弦(如二胡)、三弦(如三弦)、四弦(如小提琴)、五弦(如某些大贝斯)、六弦(如吉他)、八弦(如曼陀林)等种类繁多的弦乐器。有些书和学者坚持要拉远亲,为小提琴找祖宗。是否真的有必要,有价值,见仁见智。
如果一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一些小提琴乐器演变的痕迹,那么他们的远祖应该与斯里兰卡的拉瓦纳斯特龙、阿拉伯的拉巴布、中亚的卡曼切、比利牛斯山半岛的雷贝克等古代乐器有关。在公元12世纪左右的欧洲,有一种乐器叫Vio(一种中世纪的弦乐器),这种乐器肯定和小提琴的关系更密切。它的形状甚至字母的拼写都和小提琴有很多相似之处。弓弦乐器始于唐代(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有八九千年历史的舞阳贾湖骨笛,有两千多年到三千年历史的古琴古筝,以及编钟、编钟、笙、管子、笛子、箫、弓弦等各种乐器来说,都是相当年轻的。弓弦乐器虽然比管乐器和演奏乐器出现的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唐宋至今,特别是明清以来,随着各地区地方戏、梆子戏的发展,以及人们的不断创作,逐渐繁衍出多种弓弦乐器来满足戏曲的伴奏要求。如梆子戏里的板胡,京剧里的京胡,粤剧里的月湖越剧,锡剧里的二胡等等。
据统计,弓弦乐器的发展非常迅速,10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成员包括二胡、板胡、中胡、高虎、京胡、京胡以及流行于各地的各种弓弦乐器。它们同构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胡琴家”。今天,有50多种弓弦乐器。
中国的现状
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抒情旋律都是由弦乐部分演奏的。可见,柔与美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是统一的,具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富有激情,独奏温柔婉约;也由于
它有一个聪明的颜色来丰富多变的射箭。弓弦乐器是一种弦乐器。
我国民族古典乐器中的弓弦乐器主要有二胡(南胡)、高虎(男高音二胡、月胡)、中胡(中音二胡)、胡俟、板胡、京胡(胡琴)、格胡、低格胡(低音二胡)、椰胡、部落虎以及少数民族的艾捷克、马头琴、牛古琴、麻姑胡、桂胡等。
二胡
是胡琴家的一员。琴筒用木头或竹子制成,一端用蛇皮包裹,两根弦中间夹一个竹弓和一个弓尾来演奏。它的音色优美,柔和,富有表现力。是民族乐队中的乐器之王。现在二胡已经发展成大型协奏曲(如《长城随想曲》),甚至演奏现代音乐。技巧可以和小提琴相提并论,同时又是一种在修养上有特殊魅力的乐器。二胡主要作品有《二泉映月》、《浪曲》、《赛马》。
板胡
它属于弓弦乐器。以琴桶上的木板命名。又名梆子、琴胡,是梆子戏及其他北方戏曲、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其表面类似二胡。板胡的音箱是椰壳或者木头。
系统。面板用泡桐板,琴杆用坚硬的乌木或红木,两根弦,马毛。它的音色明亮、高亢、清脆,特别富有乡土气息。是民族管弦乐团中弓弦乐器组的特色乐器。最适合表达热烈、奔放、欢快的情绪。板胡的歌曲《大板》和《翻身的日子》充分利用了板胡特有的浑厚的演奏技巧及其明亮的音色,为音乐增添了阳刚之气和乡土气息。
镜湖
最初也叫胡琴,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它是在胡琴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它的茎和桶都是由竹子制成的。茎配千斤鱼钩,桶口披蛇皮,打马尾辫弓。据京剧老艺术家介绍,早期的京胡用软弓拉弦(即弓毛较软),硬弓直到19世纪以后才出现。现在安徽、河南等省的人还在玩软弓。用这种弓演奏有破弓的特殊效果,演奏技巧也很高,而硬弓的发音又强又响。
高湖
是广东特色乐器之一,也叫月湖。其形制与二胡相似,所以也有称二胡的地区。其实是基于二胡的改革。它的桶比二胡小,音高比二胡高四到五度,所以被称为高虎。它的外弦是钢丝做的,内弦是包着铜丝的。演奏时,琴管夹在两腿之间,控制音量,减少沙音。高胡的音色优美、明亮、华丽、典雅,适合演奏抒情华丽的乐曲。音乐《春天来了》充分发挥了高虎乐器的演奏,清亮、华丽、抒情,生动地表现了山泉。
鸟语花香的美丽春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大型民族乐队中也用作高音弦乐器。也是广东音乐中的主要乐器。他的音乐包括:云追月,步步惊心,雨打香蕉等。
中湖
它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创造的。主要是加强乐队中声部的表现力。它是乐队中中音的弓弦乐器,也可用于独奏,所以又叫中音二胡。中胡的琴筒比二胡大,琴杆比二胡长,结构和二胡一样。这种乐器多用于合奏、伴奏和独奏。它是民族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丰富、宽广、饱满,音色独特。音乐《草原上》充分展示和发挥了中胡独特的音色和技巧。
胡俟
它是一种弓弦乐器。蒙古人称其为赫尔或思贤,源于古代西秦。清代《吕正义》后版中也称之为提琴,主要用于清代宫廷乐队。18世纪以前,流行于中国、内蒙古和华北地区,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常用的乐器。主要用于京韵大鼓、西河鼓、天津调、湖北小曲、绍兴莲花落、二人转、皮影戏、戏曲、民族器乐合奏的伴奏。
它的枪管是木头做的,外面包着蟒蛇皮,它的柄是乌木或红木做的。两组弦(即四根弦),1 3弦为内弦,2 4弦为外弦,每组音高相同。竹弓马尾辫分为两股,分别夹在1 2弦和3 4弦之间,两根弦同时发声。有两种胡俟:大胡俟和小胡俟。大四胡多用于为说唱音乐伴奏,小四胡多用于独奏和民族器乐合奏。其演奏方法与二胡大致相同,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独特的音色。
有四根金属弦的类似胡琴的弓状乐器
它是一种低音弓弦乐器,音量大,音域广。它以二胡为基础,并参照西方大提琴的演奏方法进行了改革。
它有四根弦,带指板,琴筒水平放置。因为有指板,所以压弦很方便,不仅能弹,还能拨弦。主要用于合奏,也可作为戏用。它的空弦音高是CGDA。
追琴
它是一种小型的三弦系统,也称为吊坠或坠饰,也称为第二弦。这种乐器可以独奏和合奏。它的音域非常宽,声音柔和,音量也比较大。与其他乐器不同的是,它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的声音,唱歌、说话,甚至鸟兽的叫声。流行于中原地区,是河南坠子、深泽坠子、山东、鲁剧、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椰子胡
它是黎族和汉族拉弓拉弦的乐器。史称超体,又名小胡。形似板胡,音色丰富,用于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海南、广东、福建等省份。
艾捷克
又名哈扎克,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弦乐器。流行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有古老的多兰艾捷克,新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艾捷克音箱是半球形的,木头做的,一面是羊皮的。解放后,艾捷克得到了改善。琴弦改成了四根金属弦,音量也加大了。另外,音箱底部的铁柱上安装了月牙形琴座,方便固定在膝盖上演奏。艾捷克音色柔和优美,富有民族特色,是维吾尔民族乐队的重要演奏乐器,可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马头琴。
它是一种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弓弦乐器,因琴顶刻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仅在中国和世界的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音乐具有深沉、粗犷、激情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情。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传统琴曲风格多样,富有草原特色,曲调委婉,多以描绘自然风光或对马歌唱为主。如《朱色烈》、《清凉杭盖》、《四季》、《蒙古小调》、《鄂尔多斯的春天》、《清凉的春天》、《散步》和《马步》。
考尔格钢琴
这是侗族的一种乐器。因身材修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牛推亲董语叫“吉果”。钢琴以杉木制成瓢形,表面安装薄板,形成* * *发声盒。两弦,五度音程,弓一般用二胡弓。因其形似牛腿,琴尾两角似牛角,又称“牛腿”、“牛角弦”。演奏时,琴身放在左手腕上,从左到右来回旋转。演奏方法和姿势略像小提琴。或者拉着唱,或者男拉女唱。多用于放情歌,弹贝斯,走路时轻声吟唱,别有一番韵味。婚礼上,这架钢琴和琵琶一起演奏,传递出热烈喜庆的气氛。
麻姑湖
是壮族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筒用马骨制成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广西左右江,多伴有壮族的独角戏。也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地方戏、说唱音乐,也可作为民乐中的高音乐器。马谷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用于节日里的弦村演出,称为“有缘”,是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演奏时,琴筒放在腿上,左手握琴压弦,右手握马尾辫弓在两根弦之间演奏。音色和京胡差不多,更柔和。常用的技法有前弓、后弓、小跳弓、弓、打、斜、滑。用于独奏、八度合奏、默然说唱及壮剧伴奏。它是八音乐队的主要乐器,在壮剧乐队中也起着主导作用。
吉嘎那
这是阿呆的弓弦乐器。这是阿呆的单弦钢琴独奏。因为琴筒外面包着竹壳,所以中文叫竹壳琴。Guiga的造型很小。琴杆为木质,多为香椿或柚木,全长仅30厘米,琴头上端水平设置一轴,材质为木材或竹子。钢琴管是由竹子制成的,它是圆柱形的。多由当地生长的大龙珠制成。管子长12厘米,直径8厘米。管子的前端口部覆盖着竹笋,管子的后端是敞开的。在面板上,有一个竹桥和一根丝线。蝴蝶结是用扎马尾的细竹制成的。
纳西胡琴
这是纳西族的弓弦乐器。纳西人也称它为龙头,胡琴和胡大,因为它的大型装饰龙头和竖琴管。造型比较简单,音色柔和丰富,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比较著名的曲目有:《步步为营》、《十情》、《水》、《春天来了》、《一江风》、《山坡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