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gt

中国古塔

一、古塔的历史

在辽阔美丽的中国大地上,古塔随处可见。这些形式多样的古塔,就其优美的造型、精巧的结构、华丽的雕刻和装饰而言,可与中国其他种类的古建筑相媲美。但在中国早期的古建筑中,有楼、有亭、有廊、有墓、有桥、有宅,没有塔。原来该塔不是中国固有类型,而是外来建筑。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新建筑类型。

宝塔最初产生于印度,是一种佛教建筑。公元前5、6世纪,佛教在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佛塔是用来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遗物”的建筑。遗物,本义是尸体或尸骨。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死后,弟子将其遗体火化,形成许多晶莹的佛珠,称为舍利子。还有其他骨头、牙齿、毛发等,也称为遗物。后来扩大了,德行较高的僧侣死后焚烧的骨头和牙齿的遗骸也叫舍利子。

古印度的佛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舍利子和佛骨的“提取挡浪”,属于坟墓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撑”或“作底”,里面没有舍利子,称为寺庙,即所谓的塔寺。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古塔也传入中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在中国发展成了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子的“提取和挡波”则发展成了各种古塔。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实物来看,无论是否有舍利子埋藏其中,都称之为佛塔。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抽浪挡浪”演变而来的。

从汉字的发展史来看,早期汉字中没有“塔”。佛塔传入中国时,其名称被翻译成各种形式,人们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有的音译,有的意译,有的形译。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如“抽堵浪”、“偷女”、“佛图”、“宝塔”、“方坟”、“圆坟”、“高仙”、“苗岭”等。后来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韵“布达”创造了一个“答”字,并加了一个“土”字,表示坟墓的意思。这样,“塔”字既准确地表达了其固有的埋藏舍利子的功能,又从音韵上表明它是古印度的原始建筑,准确、贴切、奇妙,所以“塔”这个名称广为流行。

印度提取和挡波,中国固有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是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塔与古印度波相比,在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提取波一传入中国,首先与中国原有的高贵突出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出现了亭台楼阁。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的宝塔就是这样一种建筑形式。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亭式塔、密檐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出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就连与古印度塔十分相似的喇嘛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显然,从塔的形式来看,印度的提取波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古印度,舍利子在提取和阻断的浪潮中被埋葬和供奉。在中国,地宫一般建在塔下,埋葬或供奉遗物。这是印度的抽堵波和中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古塔与印度宝塔相比,不仅有塔、塔、叠座,还有地下宫殿,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当代古塔维修过程中,人们还在塔顶发现了遗物,这说明塔下的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藏遗物的唯一地方。然而,地下宫殿的出现是印度提取浪潮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印度抽堵浪的时候左右,虽然有少数附属建筑,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有巨大的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有大厅,走廊,亭台楼阁。起初,这座塔位于寺庙的中心。佛寺、佛寺等。围绕着佛塔而建。随着佛教寺庙地位的提高,寺庙和佛塔并置,或者佛塔放在寺庙后面,甚至搬到寺庙外面,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寺庙,这是古印度海浪和中国宫殿、宅邸结合的结果。在我国传播佛教,必须采用我国人民熟悉并愿意接受的形式。古印度抽堵浪的传入和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国的古塔不仅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成为一个绚丽美丽的建筑奇观。

二、古塔的发展阶段

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对我国现存古塔及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古塔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东汉至初唐是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印度的抽堵浪潮开始与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这是一个不断磨合的阶段。

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必须借助实物来传播教义。除了佛经和佛像,佛教传播教义的实物是佛塔。据史料记载,汉明帝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后,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洛阳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包括塔。《旧书·史记释》云:“白马寺建于罗钟,饰以浮图,绘四美。”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人们对印度著名的佛教徒非常陌生,如佛陀、舍利、翟波等。汉明帝欢迎传播佛教的使者进入洛阳,其弟楚王刘英成为首批信徒之一。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思想和宗教信仰存在差异和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和解的姿态,努力用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提取波无法保持原来的形状,势必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原来的面貌。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建筑中没有实物,但我们从文献中了解到,中国最早的宝塔主要是亭式建筑。《三国志》和《后汉书》都记载,汉末修建的徐州浮屠寺宝塔是一座大木塔,塔顶九重铜塔,重要亭阁的塔数不会太少。

那么,在中国众多的传统建筑形式中,为什么佛教传播者会将提取和挡浪“嫁接”到高层建筑中呢?从东汉开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礼制建筑外,从战国到西汉一直流行的高层建筑逐渐被木质高层建筑所取代。无论是宫廷还是地主的庄园,都流行建造木质高层建筑。除了居住建筑外,还有城楼、市场建筑、仓库建筑、了望塔和防御塔。正是各种高大的木结构建筑构成了东汉建筑的特色。此外,还应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贵族普遍热衷于求仙观空、收露接语录等。按照“神仙住好楼”的说法,至少在汉武帝时就出现了高达50尺的井字楼(即大木实造的高楼),用来祈福迎仙。因此,木质高层建筑不仅是当时最高贵的建筑,也是一种神秘的建筑。把提取波“嫁接”在上面,是一个非常有益的选择。

虽然没有汉代宝塔的例子,但从河南古县出土的陶楼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陶塔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种由框亭和抽出的波浪组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东汉问世以来,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久不衰数百年,成为这一时期宝塔的经典样式。关于这一点,《舒威史劳志》说得很清楚:“每一座宫塔的体系,仍按天竺旧制重建,从一级到三级、五级、七级、九级。天下同源而下,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很明显,“天竺旧形”指的是来自印度的抽堵浪潮,“重建”是多层木质城堡。在木亭顶部放置提取波,应该是这一时期宝塔的基本形式。顺便说一句,我在此期间也参观了一些亭台楼阁。虽然它们也是抽浪挡浪与中国原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但它们并不是这一时期宝塔建筑的主流。

其次,从唐代到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期。

唐宋时期,古塔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上一代相比,塔的总数大大增加,造塔的材料也更加丰富。除了木头、砖块和石头,也使用铜、铁和玻璃等材料。阁楼式、密檐式、楼阁式的塔处于全盛时期,花塔、印宝塔现已辉煌。这一时期是从木塔到砖石塔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变化,建筑造型和技术也随之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边形和八边形。

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察,早期木塔的平面多为方形,源于亭台楼阁的平面。虽然隋唐及以前有少数六边形和八边形宝塔,甚至有宋岳寺十二面塔的特例,但就现存的唐塔而言,大部分都是方形宝塔。但进入宋代后,六角形和八角形的塔很快取代了方形塔。塔平面的变化首先是由建设者从长期的建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引起的。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尤其是砌体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很容易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从震害观察中已经认识到,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容易因受力集中而损坏。而钝角或圆角部分由于地震时受力均匀,不易损坏。所以考虑到使用性和牢固性,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为了满足人们登塔远眺的需求,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然是方形的,但很容易设置平座,让人从塔里出来,靠着栏杆四处张望。改成砖塔后,平座也挑不出太远,人很难出塔,危险性大大增加。改成六边形或八边形后,不仅能有效扩大视野,还有助于减小风力,优势非常明显。

由于社会习俗的变化,唐宋古塔与辽金古塔在审美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唐代建造的塔一般不装饰。唐人主要追求简洁明了的线条,稳重凝重的轮廓,亲切和谐的节奏。唐代的塔显示了唐代人民豪放的个性和宽容。而宋人则追求精致、细腻、柔美,所以宋塔的艺术在装饰、表现、外观等方面都开辟了新的境界,力图渲染其令人眼花缭乱的轮廓变化和颇为艳俗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抗的辽、金,他们在唐风与宋韵的交融中,书写了中国古塔黄金时代的又一辉煌篇章。宗教的内在吸引力是造塔者尽力表达的唯一主题。

第三,从元代到明代再到清代,是中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没有更高的突破,但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明显的是,随着喇嘛教的传播,瓶状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座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塔长期保持着它们厚重、结实、丰满的外形。在元朝至清朝的600年间,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是其宝塔(即“十三天”)比例的变化,由元代的尖锥变为直筒。明朝以后,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塔的金刚宝座塔,与喇嘛塔一起,将中国古塔建设推向高潮。但总的来说,自元代以来,佛塔的数量大大减少,但佛塔的建造却在衰落,而与佛教关系不大的各类文峰塔、风水塔虽然用处很大,但大多粗制滥造,几乎没有审美价值。

第三,古塔的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古塔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不尽相同,但基本构造基本相同。古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闸四部分组成。

1.地下宫殿

地宫又叫“龙宫”、“龙穴”。这是宫殿、寺庙、亭台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为什么会有这部分结构?这是因为宝塔埋了舍利子。在印度,文物不是深埋地下,而是藏在塔里。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深埋制度相结合,产生了地宫。要建塔,首先要建一个地宫,埋葬遗物和陪葬品。这类似于中国帝王陵墓的地宫。当然,塔的地宫远不及帝王陵墓的规模,陪葬的东西也少得多。塔的地宫里放的主要是一封石信。石函中有层层盒子,也有用石头或金银玉石制成的小棺材。其中一个曾经是放置遗物的地方。此外,地宫中还埋藏着各种物件、经书和佛像。地宫是由砖石砌成的正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多深埋地下,只有少数是半地下的。

河北定州静知寺地宫,又称“舍利阁”。它位于塔基础的中间,距离现有地面约60厘米深。屋顶上有一座石雕。屋顶下有一个方洞,是地下舍利亭的顶部。地宫的平面是方形的,但不是很规则。地宫南面,门开为拱券。地宫四壁有壁画,分别是天王、皇帝、梵天王、童子、侍女的传教像。北墙正面写有“释迦牟尼舍利”的牌位,两侧绘有十弟子朝拜的图案。舍利阁的柱子、牌坊、檀香木、栏杆等彩画如新,是地面建筑看不到的宋代作品。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地宫的构造,有一种迷信认为某塔是“海眼”,于是出现了“镇海塔”的传说。其实有些塔的地下宫殿已经破损很久了,或者是防水不好,地下水满了。如果不小心发现这种情况,就会被误称为“海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对古塔进行清理和维修时,发现了许多地下宫殿和埋藏在里面的遗物,如江苏镇江的坎罗吉塔、苏州的虎丘、湖北武昌黄鹤楼前的盛翔塔、北京西长安街的庆寿寺双塔、吉林农安的万金塔、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等。它们为研究古塔的形状和结构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2.塔基

塔基础是整个塔的下层基础,覆盖地宫。很多塔都可以从塔的一楼中心到达地宫。早期的塔基础普遍较低,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代以前的塔是北魏的宋岳寺塔和隋代的鲤城寺门塔。在唐代,为了使其更加突出,一些塔在其下建造了高大的桥台,如唐代Xi安的小雁塔和大雁塔。到了唐代,楼阁式塔的塔基也开始发展为高大的基座,如山西的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的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发展很快,明确分为桥台和台座两部分。桥台是早期塔下相对较低的塔基础。在基座上,增加了专门支撑塔体的一部分基座,称为基座。从建筑艺术效果来说,它使塔更加雄伟,更加突出。桥台,一般比较低,也没有什么装饰。基座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得日益丰富,成为整个塔最华丽的部分。

在台座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辽金时期,密檐塔的台座最为突出。辽金宝塔的底座多为“住友”形,意为稳固。以北京天宁寺塔住友塔为例。它是八角形的,建在不太高的基座上,有两层腰部。在第一层束腹中,两边各建有六个小龛,里面雕有狮头。壁龛由雕刻的柱子隔开。第二次,在腰的下部建了五个龛,里面雕了佛像。壁龛之间的柱子用火红色雕刻。上部呈拱形。斗拱支撑着极其精细的砖栏杆。栏杆是三层莲花支撑第一个塔。整个须弥山的高度大约是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整个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类型的塔的基座变得越来越宏伟。喇嘛塔的底座很高,占了整个塔的大部分,其高度约占总高度的三分之一。金刚宝座塔的基座已经成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位本身也比上部塔大很多。穿越塔下面的座位也比上面的塔高很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发展,与我国在古建筑传统中一直重视基座的作用密切相关。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还收到了艺术的雄伟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不同。不同类型的塔是根据塔体的形状来划分的。

从塔的内部结构来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是用砖块和石头铺成的,也用泥土压实填充。立式或部分实心塔也填充木骨,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所选部分的承载能力,但结构仍较为简单。一般来说,空心塔是可以登的。这种塔的塔体结构更加复杂,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更高。空心塔体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木地板塔。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构一般是这样的:塔的内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空圆柱体,塔的两侧各有三根柱子。横梁和拱门被放置在柱子上来支撑上面的楼层。每层都有精选的平座和栏杆游廊,可以环顾四周。每层还有一个塔檐,和一般的木质建筑亭台楼阁一样。里面有楼梯和地板,可以登上。纯木结构,砖墙木楼梯,木地板,砖墙木檐,木扁座,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砖壁木地板塔,又称空心圆柱塔。内部好像是一个空管,早期的亭式或密檐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Xi的大雁塔、Xi的小雁塔、杭州的临安陈宫塔、苏州的罗汉院双塔、登封的宋岳寺塔等。

砖木混合塔体。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在宋代宝塔中很流行,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苏州北寺塔等。

木质中柱塔。塔身有一根中柱,早期的木塔也有很多中柱,从上往下直通。现在已经看不到有这种塔的古塔了。河北正定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木质中柱只有半身,只在塔的上部。但这座只有半个木匠中柱的古塔,全国罕见,非常珍贵。这种实物无可争议地表明,这种没有大木中柱的塔身在中国古代宝塔建筑中是存在的。随着塔材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一些古塔的中柱由木材改为砖石结构。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幽果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砖石塔芯柱塔身。全部用砖砌成,塔的中心是一根从上到下的大型砖石柱。这种塔式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顶峰的产物。比如河南开封的幽国寺塔,四川乐山的凌云寺塔,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塔,四川大足的保定山塔等。,多为宋明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楼。塔身由砖石砌成,建成一个高高的平台,从平台内部的砖梯盘旋而上,或者从座椅外部爬到顶部。我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的金刚宝座塔和呼和浩特慈登寺的金刚宝座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碗盖塔身。也就是说,喇嘛塔的主体形状像一个瓶子。明清以后,建筑师在塔腹中间加了一扇火焰门,形似小龛。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有一些塔的形状比较特殊:有的在盖碗上加多层楼阁,有的将楼阁、盖碗、楼阁合二为一,有的塔有笔形、球形、圆柱形等,种类多样,色彩丰富。

4.塔莎

塔刹,俗称塔顶,是塔的顶端。我国古塔众多,每座塔和宝塔的造型和建筑材料都不一样。但是,无论宝塔刹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无论它的形式是什么,它们都是重要的,是古塔的最高部分。在古印度,佛塔只是作为“抽浪挡浪”的表象而存在,结构简单,装饰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它与中国原有的亭阁式建筑相结合,塔闸的建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和形式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精细,更加美观。从建筑结构来看,塔闸作为结的顶盖。既要固定椽子、瓦片等部位,又要防止漏雨,塔闸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宝塔往往精致巧妙,给人一种超然、崇高的审美快感。所以人们把宝塔的“庙”当作佛寺的别称,庙也叫庙,古寺也叫古寺。

就宝塔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式制动器由制动座、制动体、制动顶和制动杆组成。

制动座是制动器的基础,它覆盖塔顶,压住椽子、表板、角梁后端和瓦,包裹制动杆。制动座多为须弥座或莲花座、金银花叶座,也有部分为素色平台座,以支撑制动体。在一些刹座中,有类似地宫的洞穴,称为刹穴。刹点可以供奉舍利子,存放经书等供品。云南大理千寻塔和北京妙应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闸体的主要图像特征是一个贯穿闸杆的圆环,称为相轮,又称金盘、承露盘。《做好事》说:“人仰视之,故云同相。”可见刹身是仰望塔的标志,以起到敬佛尊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多且大,下塔的相轮少且小。早期的塔系,相轮没有固定的公式,有的多到十个,有的少到三五个。例如,洛阳永宁寺的原始木塔有一个三重轮子。有两个更早的宝塔,寺门塔和宋岳寺塔,分别为五轮和七轮。之后相轮数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的规律。大多数喇嘛庙使用十三相轮。因此,人们把这部分称为“十三天”。一个天蓬,也叫宝盖,放在相轮上,作为相轮制动体的冠。

刹顶是整个塔或塔尖,在宝盖之上。一般用月亮和宝珠做成,有的用火焰和宝珠做成,有的放在火焰上,有的放在火焰里。为避“火”字,有人称之为“水烟”。

制动杆是贯穿塔制动器的中心轴。金属塔闸的所有部件套在闸杆上,塔闸的所有部件串联在一起,由闸杆支撑。是比较矮的砖塔闸,也有木质或金属的闸杆。根据佛经记载,刹把也有刹柱、金刹、表刹之称。刹车杆的结构可以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如果塔闸很高,就是在一楼或二楼或三楼顶部插上大木枝。长的刹车杆叫做刹车柱。有的刹柱与塔中心相连,直抵塔底地宫上方。

上面提到的塔式制动器的结构具有代表性。此外,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也发生了变化。刹车杆上有三个、五个、七个、九个串联的金属球作为塔刹,如辽宁北镇重兴寺双塔;有些佛塔的塔座上有一个巨大的宝顶,如北京的天宁寺塔。保定有不同的形式,如圆形,方形,八角形等。银川海宝塔的屋顶是方形的葫芦形,或者说是大蒜形,可能是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广州怀圣寺光塔是另一个案例,宝塔成了风向标,与佛塔完全不同。

第四,古塔的建筑材料

从文献记载、石窟雕刻和壁画可以知道,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亭式、楼阁式到密檐式再到各种塔形的历史。寺庙和塔密不可分,早期的寺庙以塔为主。当时,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的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方形木塔为中心,周围是一个门廊大厅。这种以宝塔为基础的寺庙和宝塔布局直接来源于印度的宝塔,从汉魏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初期,基本保持不变。洛阳的曾这样描述永宁寺:“永宁寺是西平元年(公元516年)胡太后下令修建的...寺内有九层浮图,为木质。塔的北面有一座佛寺...整个寺庙有一千多座和尚的房子...寺庙被一堵走廊墙包围着,两边各有一扇大门。“这个记录大体上可以说明早期寺庙塔建筑的风格。

但随着佛教经幡殿的升级,先是寺庙和塔并列,后来塔逐渐从寺庙中排出或建在旁边。这种变化始于唐代,主要是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引起佛寺布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原有院落布局的影响。外国建筑来到中国,就会被赋予中国的色彩,成为中国特色的建筑。此外,自从佛教广为传播以来,许多官员和商人都把他们的宫殿、宫殿和宫殿变成了寺庙。可想而知,寺庙是政府重建的,佛寺的布局自然有了变化。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寺庙和塔楼的布局千变万化,有时还会重复。在唐代以后的一些朝代和个别地区,也有一些以塔为庙主体的例子。如山西应县的佛宫寺,建于辽清二年(公元1056年),殿前正中有塔,殿后有正殿。这种布局保留了早期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但以正殿为殿中心的布局成为主流,塔在殿中的地位远不如从前。

就像其他建筑一样,古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提高促使古塔的结构和形式不断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宝塔是一座木塔。从东汉第一佛寺白马寺的塔,到东汉末年徐州浮屠寺的佛塔,都是木塔。北魏洛阳永宁寺名塔,“占地千尺,金瓶金盘挂三十回……”,号称“天下第一”。木塔抗震能力强,容易攀爬俯瞰,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容易着火。这一弱点越来越阻碍了古塔的保存和发展,人们开始用耐火性好的砖石来建塔。现在已知的最早的砖塔是伽蓝太康寺的三层浮动图。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北魏郑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宋岳寺塔。这座塔高40米,外形美观。虽然延续了1000多年,但依然巍然屹立。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的四门塔,建于隋朝七年(公元611)。它的重量和高度都很小,可能是因为石头很重,很难搬运。

到了唐代,砖塔的建筑技术相当可观,成功地造出了亭式塔和密檐塔两种塔型。楼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顶峰,如山东历城的龙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华丽,是建筑史上的杰作。高层砖石塔建筑结构在宋辽金时期达到顶峰,预期敌塔、小雁塔、千寻塔等达到一流水平。此时塔内有重大发展,一般由唐代的方形改为六边形和八边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大问题:第一,提高了抗震性能。相同条件下,多边形砌体的震害程度远低于方形砌体。第二,多边形塔拓展了登塔视野。

从那时起,人们就用这种固体和贵金属来建造金属塔。广州光孝寺东西塔铸造于五代南汉,是保存最早的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闻名于世。此外,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都是用昂贵的材料制成,可见佛塔的佛光四溢,五彩缤纷。

此外,明清时期的琉璃塔也是中国色彩最丰富的建筑。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但在明清时期仍被广泛使用。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发展了砖石结构坚固、防火、木材柔韧易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各种材料,各有所长,让建筑更加美观耐用。这些众多的创造来自能工巧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