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的历史是怎样的?

榆林,古称榆林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玉林是广西东南部的一座千年古城。第四大城市广西,也是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和著名侨乡。现辖玉州区、福绵管理区、玉东新区(2009年2月6日成立)、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它被评为“广西文明城市”,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全国建材生产和出口基地,皮革服装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福绵管理区被称为“世界裤都”,博白县是中国编织工艺之都,陆川县被誉为“中国铁锅之都”。是桂东南最发达的城市。

玉林,原名玉林,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玉林,被世人誉为“岭南美玉,山清水秀如林”,自古享有“岭南大都市”的美誉。

玉林原是百越人居住的地方。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先秦时期,这里是百越民族分布的地区之一,居住着Xi瓯、骆越等部落。战国后期,出现了Xi瓯军和罗侯,罗欧人的阶级分化开始出现。榆林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项峻郡。城市开始建立行政体系,隶属于湘县和桂林县。秦二世,南海秦伟的继承者,吞并了赵佗到桂林县和项峻县,管辖岭南。汉初建立南越国,城属南越国。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次年,岭南设南海、苍梧、玉林、合浦、角头、九镇、日南、朱雅、郁二九县,其中广西有苍梧、玉林、合浦三县。榆林市兴业县属于榆林县;玉州区、福绵管理区、容县、北流市、陆川县、博白县属合浦县。

汉代设立榆林郡。汉六年(111),王莽新朝(9-23)玉林县改为玉屏县,隋开帝年间(581-600)废弃。大业初(6000年)原府址在贵港市港南区桂城镇,位于桂平市徐萌镇新德古城村。隋朝迁至贵港市港南区靳东镇郁江南岸。汉元丰五年(前106)属交趾刺史,建安八年(2003年)属交州刺史。

三国吴属广州五年(226),广州在俄国复兴。元兴元年(264年)还广州,也正因如此,梁属定州,改属南定州。初布山、安广、阿林、广宇、刘中、桂林、潭中、陈琳、定州、曾市、方龄、永济为12郡,274年,建立桂林郡。金陵、阿林、信宜、金平、剑川、玉屏、方龄、巫溪和安广县。大兴元年(318),设立金星郡。

隋开帝年间(581-600),金星郡废,大业初(605-618),仍属榆林郡。绥棱、玉林、玉屏、方龄、阿林、市南、桂平、马渡、安城、宁普、乐山、灵山和宣化6,5438+02县。初唐被废。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榆林郡。辖兴业县蒲塘镇和洛阳乡。属于岭南路。灵石南、兴德、玉屏、兴业、谭力县。甘源元年(758),榆林被恢复。

玉林州到玉林市。唐代贞观(627-649)原属榆林,天宝元年(742)迁至榆林县,甘源元年(758)迁至榆林。原为兴业县浦塘镇、罗阳乡,五代十国时迁至贵港市港南区靳东镇郁江南岸。宋初迁至兴业县石南镇,道道二年(996年)迁至南流县(今玉州区)。原属岭南路,咸通三年(862)属岭南西路。五代十国属于南汉。宋至道三年(997),属广南路,元丰元年(1078),大关三年(1109),属广西前南路,次年属广南路,宋杜南后属广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广西道,在镇远(1295),属广西两江道,二十三年(1363),属广西书省。明洪武二年(1369),十月属梧州府。开始是领石南、兴德两县,后来玉屏县来归。唐林德二年(665),析市南郡设兴业郡,领谭力郡。恢复石南、兴德、玉屏、兴业、谭力五县。建中二年(781),省内市南县入兴业县,省内谭力县紧随其后。宋开宝忠(968-975)弃玉屏、兴德两县入兴业县,南流县归之。公元1110年,榆林府辖南流县、兴业县;容州辖普宁、陆川、北流三县;白州辖博白县。

政和元年(1111),博白县来白州,第三年,博白县去白州,再去杜南。元朝领南流、兴业、博白三县。明朝洪武元年(1368),博白县隶属于梧州府榆林州。明洪武二年九月,该省南流县入榆林,普宁县弃入容州;10年(1377)五月,容州降为容县,属梧州府。北流、陆川两县隶属玉林。清顺治,玉林州从梧州府分出,属桂平梧榆路;雍正三年(1725),升为榆林直隶州。光绪十三年(1887),属左江道。嘉庆初至清末,辖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

近代史

1912年(民国元年)升州为府,次年废府为县(县直辖)。1913–1949,全市各县(市)先后隶属广西省政府玉江路、苍梧路、玉林市民团区、梧州市民团区、梧州市行政督察区、周迅行政督察区、玉林市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玉林市。

1941–1951年,容县属梧州行政监察区和梧州特区。解放后,从1949到65438+2月——19565438+6月,玉林、博白、北流、陆川、兴业隶属玉林特区,从19565438+7月,玉林特区与梧州特区合并,组成容县特区。你们县属于宾阳区。1952年,贵县由宾阳地区划归荣县地区,兴业县被废。大部分并入榆林县,一个并入贵县,博白县并入钦州地区,次年并入荣县地区。1956年3月,榆林县更名为榆林县。1958年7月,荣县区撤销,分为玉林区和梧州区。玉林区辖玉林县、贵县、桂平县、平南县、荣县、北流县、陆川县、博白县,1971年6月更名。1983 10.8、国务院批准(国函215号):撤销榆林县,设立榆林市,原榆林县行政区域为榆林市行政区域。

1994 4月18日,民政部正式批复(中国人民银行批复[1994]60号):撤销北流县,设立北流市。

1997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26号):(1)撤销玉林地区及县级玉林市,设立地级玉林市,为中国中小企业崛起城市——玉林市人民政府进驻新设立的玉州区玉林镇东门。(2)玉林市设立玉州区、兴业县。玉州区辖玉林、福绵、南江、城西、名山、任栋、樟木、成俊、新桥、城北、茂林、沙田、12镇和石河、仁厚、大塘。玉林镇朱敏路区人民政府。兴业县辖石南、黄成、大坪山、蒲塘、北市、葵阳、沙塘、山新8个镇,龙安、铁联、艾博、高枫、罗阳、小坪山、卖酒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石南镇。(3)玉林市辖原玉林地区的荣县、陆川县、博白县和新设立的兴业县、玉州区。原玉林地区的北流市直接归自治区管辖。

2010年,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榆林市总人口671.23万人,常住人口548.74万人。其中,玉州区61.95万人,常住人口67.73万人。福绵管理区39.49万人,常住人口37.94万人。容县人口81.89万,常住人口633654.38+0.00万。陆川县人口1.0355万,常住人口76.24万。博白人口1.7478万,常住人口1.3425万。兴业7331万人,常住人口56.04万。北流人口136.26万人,常住人口1654.38+032.22万人。

2005年,玉林调整了部分乡镇行政区划。

玉州区:撤销南江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以南江镇行政区域为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撤销名山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以原名镇镇的行政区域为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撤销城西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城西镇行政区域为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撤销城北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以原城北镇行政区域为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

北流市:撤销花东镇,整建制并入石窝镇,石窝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容县:撤销容城镇、容乡镇,设立容州镇。容州镇行政区域为原容城镇、容乡镇管辖,容州镇人民政府设在容城镇朱槿街。

陆川县:陆城镇撤销,全系统并入温泉镇,温泉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月东乡撤销,全系统并入乌石镇,乌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博白县:撤销绿珠镇,整建制并入博白镇,博白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余镇、井口乡,设立井口镇,原三余镇、井口乡辖区为井口镇行政区域,井口镇人民政府设在原井口乡井口街道;撤销大沥镇,整建制并入水鸣镇,水鸣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合江镇,整建制并入东平镇,东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江乡,整建制并入文地镇,文地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兴业县:铁联乡撤销,整建制并入葵阳镇,葵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艾博乡,重组建制,进入山新镇,山新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9年2月,豫东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12.53平方公里,现状人口7.76万人,规划人口42万人。

名称来源

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今兴业县撤销玉屏、兴德、谭力,南流县撤销山劳、阜康、荣山、怀义、定川、党川。兴业、南流两县隶属广南路周俞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榆林设在南流县,州建在今天的榆林市中心。至今已1004,后人称榆林为“千年榆林”。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榆林特区,设在榆林县,下辖榆林、兴业、博白、陆川、北流、贵县6个县。1958年7月,玉林特区成立,下辖玉林、贵县、桂平、平南、荣县、陆川、北流、博白,驻玉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