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客家话、潮汕话:广东三大方言的演变历史

粤语、客家话、潮汕话:广东三大方言的演变历史

地处岭南的广州话对北方人来说晦涩难懂,甚至经常被嘲讽为“鸟语”。但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大量外来人口怀着发家致富的梦想南下广东珠三角地区,接受粤语的影响。但是,粤语是怎么来的呢?

让一个从未学过外语的中国人听法语和德语,他大概会觉得这两种语言听起来都像是胡言乱语。同理,大多数北方人对“粤语”的印象是“一种我听不懂的话”。其实广东方言主要分为三类:粤语、客家话、潮汕话,分别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使用。历史上三种方言进入广东的时间和方式差异较大。

广东方言分布,其中橙色为粤语,绿色为客家话,红色为潮州话。

从广东方言分布图可以看出,粤东沿海是潮州话的天下,粤北山区以客家话为主,珠三角和粤西大部分地区是粤语的大本营。

那么哪种方言才是最正宗最古老的“粤语”呢?

无论是粤语、客家话还是潮汕话,对广东这片土地来说都是“外地人”,早期广东的居民其实是百越人。

百越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至今未能完全理解,但从“百”字来看,很可能是南方很多人的统称——就像今天北方人把广东几种差异很大的方言归为“鸟语”一样。先秦时期的中国人,对研究当时南方人是如何分类的,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用“百跃”来概括。当时不仅广东,南方很大一部分都是百越的天下。

秦始皇三击百越,岭南终于纳入中原版图。

古代百越人的语言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越人歌》是为数不多的记录古代百越语的珍贵资料。据说越南船夫唱的是楚国君子殷娥的词。原文是:“滥草给常泽,给沧州常州,不给许勤。”虽然越南人唱什么语言还存在争议,但有古越南语、古侗台语(现代泰语和壮语的祖先)甚至古苗语等。,但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能看出来,它绝不可能是中国人。长江流域尚且如此,更何况岭南,在中原人眼中是个疏离之地。

秦国灭六国后,继续把目光投向岭南扩张。随着秦朝三次进攻百越,岭南终于被纳入中原政权之下。秦在今天的广东建立南海郡,参与平定岭南的将士在岭南定居,把中国人带到了广东。随着中原王朝对岭南控制力的不断增强和南迁,广东逐渐转变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地区。在珠三角,以广州为中心的汉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方言,即粤语。

但潮汕人和潮汕方言的渊源却大相径庭。潮州人有句话叫“潮州人闽祖”,可见一个人祖先的来历。

福建是山区,人口有限。历史上福建人一直在外迁,从辽东半岛到海南岛的中国沿海都有福建移民的后代。作为福建最受欢迎的姓氏,林可能是说明福建移民在中国广泛分布的最好例子。今天沿海的林姓大多可以追溯到福建,甚至北方如辽宁荣成、文登、大连等地的林姓也可以在福建莆田找到祖先。

福建人走到哪里,林姓也跟到哪里。

毗邻福建的潮汕地区有一个由韩江、榕江、练江三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然成为福建移民居住的首选。在潮汕地区,林是第二大姓,占总人口的近8%。相比之下,广州的林只是第十大姓,只占人口的2%,印证了“潮汕人是福建先民”的说法。由此,福建移民带来的闽南话发展成为广东另一大方言——潮汕话。

虽然粤语和潮汕话共存于岭南地区,但由于分布区域不同,双方可以说是大体和平。但宋代以后,随着一批新移民的进入,粤语和潮汕话都面临着一种新语言的挑战,而这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客家话。

顾名思义,客家话就是客家人说的方言。虽然有人认为客家人南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但就地方志而言,客家人南迁岭南的时间晚于广府人和潮汕人。当时广东肥沃的平原基本都被开发了,所以客家人往往居住在不易开发的山区,比如兴宁、梅州等地。宋初《太平宇宙》中记载,星美一带仍以社瑶为主,梅州客家人仅三百户,潮州无客。不到一百年后,元丰九于之的客家人已经在星美地区成功“反客为主”。

客家民居

随着客家人口的逐渐增多,山区人口承载力低的劣势开始凸显。于是客家人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再次改变了广东的语言分布。如明代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记载“若府博罗、河源离徽州近,则同音”,说明两地并不讲客家话,但随着客家人的逐渐进入,现在博罗、河源都以客家人为主。随着客家人逐渐深入粤语,广东人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增加。

当时粤客矛盾相当严重,互相进行全方位的人身攻击,套路多样。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两个民族之间是竞争关系,他们经常说自己是当地的原住民。比如美国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新西兰的毛利人,他们都认为自己应该是各自国家的主体,因为他们在那里生活的时间比近代迁入的欧洲殖民者要长。但当年无论是说粤语的广府人还是客家人,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自称广东本地人,而是极力把自己描述成“中原贵族”的后代,而对方则是当地的蛮族。比如顺德人黄杰编的《广东地方志》,客家人说自己“既不是广东人,也不是中国人”。

在这种背景下,粤语和客家话也被视为正统的象征和证据。广府方面,昌迪的《广州音韵》中说:“广州话与隋唐韵脚和谐,是别人所不及的...广中人之所以声音好,是因为中原人迁居广中已有一千多年,而今天的广州话是隋唐时期中原的声音,所以和隋唐的韵脚关系密切。“把粤语提高到隋唐时期原声的地位。另一方面,客家话“生硬”、“嘈杂”。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抹黑,客家人当然也不甘示弱。比如客家徐的《胡风湖杂记》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客语虽与大陆各省略有不同,但读书声甚正,故初离故里,经大陆,所以处处可通;但是还是没有当地人民的风俗和语言那么强烈。当地人仍然因为我的习俗和语言而称我为客人,我的客人仍然因为他们的习俗和语言而称自己为客人。就客而言,土和客的习俗和语言都不一样。然后土从土出,客从客出,土在土中,客是我客。我怕我读了几百年,还是今天。”既然客家话“很正确”,难怪客家人要“宁卖祖田,不忘祖言”

早期南下的汉语虽然成功强化了当地的百越语,但到了客家人南迁时,广府人已经在珠三角站稳了脚跟,拥有政治、经济、文化优势,显然不可能做到“强而同”。

随着广东省人口的不断增加,本地人与外地人因生存竞争而产生的对立情绪也不断滋生,清廷从中挑动,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的争斗。比如今天的四义地区(珠三角西岸的台山、新会、开平、恩平,统称四义),当地人和游客之间的争斗尤为激烈。据悉,“十四年仇杀,杀人百万”。

长期的大规模战斗对客家人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广府人。虽然骁勇善战,但珠三角毕竟是广府的大本营,广府人一般都有一些亲朋好友,在战斗失败、逃亡的情况下可以投靠。相比之下,客家人如果被迫背井离乡,往往无处可去,沦为土匪,成为政府军的目标。

珠三角客家地区不多,纯客家人的东莞樟木头镇可以作为例子。

最终,清廷为了解决土人与客家人的争斗问题,将珠三角的部分客家人遣送回粤东甚至外省老家。今天,很多赣南的客家人在本地人和客家人的争斗之后,从广东迁到了江西。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珠三角客家人口的锐减。比如四义本地客家人打架之前,客家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尘埃落定后只占百分之三。客家话在珠三角的影响力已经大大降低,客家话也就失去了在珠三角进一步扩张的可能。

自尘埃落定后,珠三角的粤语在与客家话的竞争中获得了决定性的优势,分散的客家人也逐渐被粤语同化。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只要说粤语的比例达到10%以上,全村就会逐渐选择粤语作为交流语言,但客家话会被粤语“强势统一”。但在梅州、惠阳等地,客家话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粤语也无能为力。粤东潮汕方言对窗外事充耳不闻,继续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广东三大方言终于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各方言的格局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