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起源于何时?

古代文明的起源是烈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养的一片荒地。一度人们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认为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也就是《旧约》中的希纳尔之地。苏美尔位于过去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并且在南部与波斯湾接壤。它由许多被风吹起的贫瘠的小平原组成。公元前3500年左右,一些改进了生产技术的农业公社,在这片干旱的荒地上耕作,成功地完成了新石器时代部落文化向文明的过渡。公元前3500年只是一个大概的日期,确定这样一个日期也只是为了方便。其实不管把跃迁时间定为一年、十年还是100年,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知道,从粮食采集到粮食生产的转变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因为有人偶然想到了农业。同样,从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转变并不是因为有人想象了当时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过程。本章的目的是调查这一过程的性质和起源。一、文明的本质文明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人类学家指出了文明区别于新石器文化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制度建立的国家政权,贡赋或税收,文字,社会划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有这些特征。比如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埃及文明和玛雅文明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然而,这一套特征可以作为确定世界各地不同时期文明性质的一般指南。最终不是同一个文明,而是一个“类型”极其多样的文明。如前一章所述,早期新石器文化适应了特定的环境;因此,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在每个环境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在每个环境中种植的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也彼此明显不同。现在,文明也是如此,由于发展过程中的隔离程度不同,文明也相应不同。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所以可以和欧亚大陆那些形成较早的文明明显区分开来。欧亚大陆的文明也是多样的,其独特性取决于各自所在地与中东最早文明中心的距离。中国和中东之间隔着一片广袤的沙漠地带,有高山作为屏障。所以,从古代最早的时代一直到今天,中华文明一直不同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走向文明,尤其是考虑到平均主义的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塔纳拉人在现代马达加斯加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塔纳拉人最近才过渡到文明阶段,因此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可以记录下他们所有的经历。在向文明过渡之前,塔纳拉人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早稻。他们第一年可以获得大丰收,但从第二年开始产量逐渐减少。因此,每当田地的肥力耗尽时,他们就不得不搬迁并重建村庄。频繁的迁徙使他们无法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社。村里的长辈尽可能公平地把土地分给各家。每个家庭由几个家庭组成,他们一起工作,然后根据需要分发产品。这是一个典型的平等主义部落社会,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地位。没有显著差异。当一些家庭模仿他们东部的邻居种植水稻时,这一切都改变了。自然水田的面积非常有限,不需要投入全家的劳动力,所以这种新型农业是由一些家庭单独经营的。他们常年在稻田里劳作,不再把田还给村里重新分配。由于适合种植水稻的田地很少,塔纳拉曾经的无阶级社会现在出现了分化:少数人成为了土地所有者,而绝大多数人则没有希望得到这块可以生产更多粮食的土地。当种植旱稻的农民被迫定期迁移到新的地方,而种植水稻的农民则留在原来的小块土地上时,这种阶级划分就更加明显了。这场战争也受到了这种新经济的影响。那些长期定居的村民现在花时间试图建造结构复杂的城堡,以阻止传统抢劫集团的入侵。并致力于捕捉那些难民,把他们变成奴隶,因为奴隶正显示出新的重要性。早期农业是刀耕火种的方式经营,奴隶用处不大,而现在,奴隶可以被送到地里常年劳作。较早的民主也被新发展的社会所取代;这个新社会的顶端是专制的国王,国王之下是贵族,他们拥有国王分配给他们的土地,然后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社会底层是奴隶,由战俘及其后代组成。最后,随着财产成为提升自己的唯一手段,一系列新的社会规范逐渐形成。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最后写道,“从塔纳拉村到塔纳拉王国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在经常迁徙的塔纳拉自给自足的村庄里,没有阶级,只有一个屋檐下的强大家庭;在人们生活的中央集权的塔纳拉王国,社会因经济差异而划分阶级,家庭地位被视为极其重要...当我们一步一步追溯塔纳拉人的整个转变时,可以发现每一步转变都是由种植水稻引起的。”塔纳拉人的转变过程只是公元前4000年瓦解中东新石器时代社会并最终导致城市革命和文明出现的转变过程的一个小小缩影。第二,底格里斯河上游和美索不达米亚发源地幼发拉底河重叠。在那里,人们学会了驯化动物和植物,从而完成了农业革命。在那里,人们正在开始第二次伟大的冒险。他们从山区迁移到大河流域,逐渐发展了生产率更高的新灌溉农业和新的社会制度。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文明的出现。从高地到低地的迁移给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降雨量不足、烈日下的热气蒸腾和河流定期泛滥。没有建筑用的石头,等等。但低地的优点大于缺点:生长在那里的椰枣树不仅能提供丰富的食物,还能提供大量的木材,但这些木材的质地并不太好;在那里的芦苇中,有各种野生鸟兽,还有鱼类,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那里的土壤是冲积土中极其肥沃的。这种新环境蕴含着巨大的潜力,而这种潜力是一种挑战。最早的农民以他们非凡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成功地应对了这一挑战。在公元前第四个千年,他们取得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技术进步。在山峦重叠的高地种植作物时,雨量勉强够用,但在地势低洼的流域地区,雨量就非常不足。要耕种这片肥沃的冲积地,就要实行农业灌溉,于是最早的农民挖沟,把大河的水引到田里。结果,农作物的产量比他们早先在岩石山坡上获得的产量高得惊人。根据公元前2500年的文献记载,一片麦田的平均产量是播种的86倍!食物比过去丰富多了,种类也多了,而且因为农业灌溉,食物的来源也比过去有了保障。粮食的增加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使得更多的灌溉沟渠,更多的新耕地,更多的粮食成为可能。随着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的冶金学逐渐被人们所掌握。冶金术对于生活在燧石稀少的河流流域的移民特别有用。起初,他们将天然金属视为一种极其坚韧、可塑性极强的石头,通过反复锤打和研磨对其进行冷加工。直到他们学会了用熔炼的方法从矿石中提炼金属,他们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冶金学。最早提取的金属可能是铜。后来发现铜经过热处理可以变成液体,可以用各种容器或模型的形状表现出来;冷却后,铜再次变硬。它的边缘像石头一样锋利。到公元前3000年,中东和印度的居民已经普遍知道,在铜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可以制造出更耐用的合金。最后,他们发现在炼铜中加入一些锡效果最好,得到的青铜明显好于石头。青铜制成的武器特别受欢迎,因为石头在战争中易碎且不可靠。但是铜和锡比较稀少,所以青铜在当时非常昂贵,不能广泛使用,比如制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