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雒镇的历史沿革
盐可分为监督盐和最终盐。监测盐由海水晒干制成,最终盐为煎盐,即“煮海为盐”,即把海水倒入锅容器中,下面用柴火焚烧,水分蒸发后得到盐,也称煮盐、煎盐、煮盐。清朝以前,陶罗场产末盐,清初逐渐由煮制转为晒干,但清朝中期仍用于煎晒。“晴天是听民滩,雨天是锅里炸。”道光年间,桃螺场的盐完全由滩池制成。古代煮盐的地方是厨房,煮盐的户叫厨户,煮盐的人叫厨丁,负责管理的人叫厨长。这种“生产方式”从桃洛以北沿海村落的村名就可以看出来。涧头盐场、红旗盐场附近,有东、西枣子村、鹤城村、张村、殷村、高村,世代以煮、炒、煮、晒盐为生。东枣子村和西枣子村的“枣”字就不用说了,汕头村的这一串“熬”字,可能是因为离当时存放盐的仓库近,或者是因为曾立枣煮盐。
陶炼的兴起也经历了一个从“盐”到“运”再到“商”的过程,因为历代都把盐控制得死死的。明清时期实行严格的“文官统制商运商销”制度。“官盐”和“私盐”的差价太大,走私盐是暴利。一方面诱导当地厨户铤而走险,销售私盐;另一方面,富裕的盐商在桃洛街头来来往往,住店铺,雇雇工,吃吃喝喝...潜移默化中,对一方的经济结构和当地人的待人接物观产生影响。清康熙二十二年,航运逐渐开放。从桃落口到张子新口(旧张落口),“客(商)云集,货船云集”,各路商贾纷至沓来,设字号,开当铺,使桃落口逐渐发展成为日照南部的商业中心。清乾隆五十年(1786),被龚自珍封为“海上首富”的晋商将触角伸向桃洛,修建了三座两层36座原汁原汤的山西风味木楼,并在本镇供销社院内开设了典当行。清道光十四年(1834),晋商张远在涛雒十字街西北角以“安德宇”为名开办了同样的生意。
清朝咸丰年间,当地丁凯旋成立“广济”商行,主要收购当地的土特产,如花生、原油、猪皮等,运到上海,再运回大米、白糖、茶叶和各种洋货。当时“广济”拥有四艘风船和2500亩土地,是桃罗最大的商号和地主。同时,清咸丰六年(1856)开店的豫园名牌产品豫园,畅销北京、上海及东南亚,仅上海一地年销量就超过500坛(每坛80kg)。清同治、光绪年间,协记、童生、义昌等商号再度崛起,出口土特产,进口布、米、面、糖等日用品。
民国初年,桃罗已发展到12家店铺,如航运行、银行、土产、百货、中西药房等。其中“恒基”规模最大,资本60万银元。
民国九年,丁在日照县创办了第一家私人银行——汇昌银行,合伙人60人,股本15000银元。在临猗县城和巨峰镇西门设立汇通银行和汇丰银行,开出了票子。票名分别是汇昌银行和汇通银行。汇通票很硬,百姓称之为“官票”。会昌除了在临沂发行外,还专门设置专人在临沂用大洋和铜版换取“官票”,运回日照流通。
民国20年左右,涛雒商业达到顶峰,名声超过了县城。街上的商家很多,有72家挂着牌匾,有300多个商户和摊贩,摊贩早晚不停地叫卖。十大商家最红火。仅被称为“四大记录”的广济、谢集、永济、恒济,总资本为265,438+百万银元,垄断了西部的临沂、费县、沂水、莒县,北部的勃利,南部的青口(今江苏省赣榆县)。每年出口原米约32000吨(每吨100斤)、原油8000吨、猪皮12000吨,进口崇明布4800吨、棉纱270吨、糖2800吨、大米65438吨、白面3200吨、鲜花等。涛雒的兴盛持续了上百年,但它的衰落似乎就在一瞬间,也确实是偶然的,但在这个偶然中却是必然的。
一方面,桃莲“商业精神”的衰落有着深刻而宏大的社会历史原因。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桃洛商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官盐”及其伴生的暴利“私盐”贩运的基础上的。在“商”的外化中,初级农产品的贩运是主体;在“商业”的实现中,木帆船运输是基本条件。而这一切在近代中国渐行渐远,最终烟消云散――宏观金融板块中“盐税”份额的下降,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时代的到来,“洋货”的致命冲击(可见叶圣陶先生的“滥收三五斗”)...再加上外敌入侵和政府腐败,在多灾多难、跌宕起伏的历史中,
另一方面,陶罗商在致富后,并没有及时从商业资本转向产业资本,也没有从传统商业资本转向现代商业资本,而是倒退,开始了滚雪球式的土地兼并浪潮。必须指出,这种土地集中并不是生产资本的扩张和集中,而是陶罗商的土地占有越来越多。它没有改变或扩大生产规模,也没有改进或更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相反,它只是不断吞并更多的土地,以增加简单的财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