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西周初期,周武王为了统治被征服的地区,在今天的郑州封其弟姬贤,说是利用商城城墙建立治民治国,是东方重镇。周公摄政后,管叔因与蔡叔、吴庚谋反,被周公杀死。西周初年,郑州除了管理对外,还封有伊、密(今新密)、东郭(今荥阳)、姬(今郑州东)、阙公(今巩义)等国。
公元前770年东移,从郑(今陕西滑县)东移至村与东郭之间。此后,这两个国家合并,并在新郑建都。春秋初年,靠近王姬的郑国很繁荣,在诸侯国中地位显赫。郑武公和庄公都曾是周平王的大臣,掌管国家大事。秦统一六国后,为了与西周陕西的郑相区别,春秋战国时期郑、韩的都城都称为新郑。建图之盟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晋国讨伐楚国胜利后,在建图(今郑州古荥镇西)建宫迎周襄王,与诸侯开会。历史上称之为练土联盟。从那时起,晋文公统治了诸侯。
公元627年,秦国攻打郑国。当秦国军队走到湿滑的地面时,被郑国商人高闲发现了。高闲骑着自己的牛,假装成郑国的使者,来奖赏秦军,并派人回国救急。秦军以为郑国准备好了,就放弃了偷袭郑国的计划,在灭了滑国之后回到了秦国。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楚军占领郑国,入其御门,到楚军处谢罪,楚军后撤三十里。晋国派大将荀救郑,屯兵敖、毕之间,与楚军作战,晋军大败。历史称之为必然之战。
从房改十二年到郑八年(554 ~ 522),房改在郑国执政,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承认私有土地,按地收税,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税收。他还“铸刑书”,将刑法条文铸在铁鼎上,成为中国最早公布的成文法律。产权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使郑的国家迅速强大起来。
战国初韩国灭郑,郑在楚、魏、韩之间,是三国争夺的对象。公元前375年,三国于豫光交战,韩国出兵攻郑,郑军大败,国亡。韩国迁都郑。
挖缺口战国中期,魏迁都大梁后,为了振兴经济,充实,公元前360年挖了一个缺口。峡引黄河从荥阳向东南,与冀、汝、淮、泗水汇合,形成统一的水道网。既可用于水运,又可用于农田灌溉,也促进了郑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峡口与黄河交汇处的荥阳(今郑州古荥镇),因水运便利,逐渐发展成为郑州的政治经济中心。
秦十六年(231),韩国在秦军的推进下,被迫将南阳郡献给秦,次年石腾率军攻韩,占领韩国都城,俘获王安,韩国灭亡。秦在这里建立了颍川郡。
西汉后期,黄河多次决口,中原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奉命率领数十万人整治黄河及其支渠,从东边的荥阳到海口(今山东省高青县)跋涉千里筑坝、疏通死水、新建水闸,使危害六十余年的黄河水患得到控制。
东汉建安四年(199),袁绍率65438+万大军南攻曹操,曹操率四万大军拒于官渡(今中牟)。次年春,曹操乘袁绍骄横,内部不和之机,偷袭袁俊后方,烧其粮草,乘机进攻,大败袁俊,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创建少林寺。孝文帝创立少林寺,安顿印度高僧巴托。巴托在少林寺教授小乘佛教。孝昌三年(527年),达摩来到少林寺,在创立跋陀的基础上,收罗众多信众,传授禅宗。此后,少林寺名噪一时,后人称之为“禅宗祖庭”。
隋代大运河和同济运河开通后,郑州位于同济运河东西两段的交汇处,起着中转站和民间物资交流中心的作用。杨迪在巩义修建了泺口仓,总仓容2000多万吨粮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粮仓。
明朝荥阳八年(1635),农民起义军攻占泗水、荥阳、印盒、迎泽四县,进军光雾山。为了粉碎明朝的“围剿”,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高迎祥。张、李自成等13起义军72营20余万人集结荥阳。讨论运营策略。会上,李自成提出了“分兵不同方向”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史称“荥阳会议”。
荥阳地震1813,荥阳嘉鱼发生5级地震,震中烈度6级。这是郑州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地震。
1903黄河铁路桥建成,鲁汉铁路(后改为韩晶铁路)黄河铁路桥开工。1905 165438+10月25日完成。桥梁总长3015m,共102孔。这是中国第一座建在黄河上的桥。
2月27日罢工1923 2月1日,在中国的领导下,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2月4日,韩晶铁路总工会宣布韩晶铁路总工会总罢工。二月七日,反动军阀吴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包括* * *高斌和* * *成员林祥谦、石洋在内的4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伤。这就是著名的“二七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