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景故事大纲

《背影》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1925写的一篇值得纪念的家庭散文。以下是我精心安排的故事大纲。我希望你喜欢它。欢迎阅读欣赏。

朱自清背影故事1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离开南京去北京大学的故事,他的父亲把他送到浦口车站去照顾他并给他买橘子。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给他买橘子时爬上爬下站台的背影。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深刻、细腻、真挚地表达了父亲对子女的爱,从平凡的事件中展现了父亲的关怀和爱。

朱自清背影故事大纲二

本文回忆了作者八年前在浦口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慈爱父亲的感人形象,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愤怒。

朱自清背影故事大纲3

本文是作者对八年前的回忆。当时作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从北京赶到徐州,随父亲回扬州参加葬礼。葬礼后,父亲去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读书,父子在浦口告别。

朱自清背影故事大纲4

忍受着奶奶去世的悲痛,父亲亲自送我上了火车。等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橘子。我看到父亲去买橘子的时候艰难地跨过铁路,爬上站台,挤在人群中的背影流下了眼泪。后来父亲写信说可能快死了,想到他的背影我很难过。

创作背景

1917,作者奶奶去世,父亲徐州烟酒局局长的工作也交了。葬礼结束后,父子二人一同前往南京,父亲送笔者坐火车北上。那年作者20岁。在那个特定的场合,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和爱护,让儿子无比感动,这种印象久久难忘。而若干年后,想起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水晶之泪》中,让人难忘。1925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华子,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现代散文家、学者。原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到西南联大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或深入的欣赏,委婉地表达自己内心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抒发真情实感,诗意如画。主要作品有《毁灭》、《痕迹》、《背影》、《欧洲杂记》、《伦敦杂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