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属于哪种灾害?

沙尘暴是一种气象灾害。

沙尘暴是沙尘暴和沙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卷起地面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概率小,危害大。

其中,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大量沙子吹进近地层而形成的挟沙风暴;沙尘暴是由强风形成的风暴,它将大量灰尘和其他微粒带到天空中。我国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北部是最频繁发生的地区。

2021 3月15日,据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最新卫星监测,受锋面气旋云系后方大风影响,内蒙古、华北北部、东北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出现沙尘天气。

沙尘暴是指强风吹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非常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是风蚀沙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

沙尘暴的历史

沙尘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并不是现代的产物。根据科学家对深海岩芯和冰盖沉积物的测定,早在白垩纪末期(7000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沙尘暴。

30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黄沙”、“雨尘”、“雨尘”、“黄婷”的记载。中国古人把风后落下的尘埃称为“霾”,《诗经》中的注释说:“终风伴霾,散霾雨”。《尔雅》云:“风霏霏,土朦胧”。

终风和“风”都讲的是风后沙尘飘落的天气现象。由于古代时有降尘天气发生,“霾”成为这种天气现象的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