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肠馅料的饮食史
香肠馅从明朝开始流传。《故都美食百咏》提到炒灌肠时说:“肥肠炒一会儿,辣蒜咸鲜香。烂油闻起来像腊肉,土门嚼起来可怜。”老北京街头经常有小贩卖这种食物。其中记载:“填粉的肥肠要炒,筷子和菜要用铲子挑,有特殊风味的孩子要买,要经过谢阳巷几条巷。
清末民初,灌香肠的大排档都是用淀粉和红曲水做成浓稠的糊面团,做成猪肠,蒸熟晒干切片,放在饼锅里用猪油炸熟,取出,淋上盐水和蒜汁,趁热吃。后门桥地区的福星居是个老牌子,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因其灌肠正宗,人们称其为北京灌肠店,仅在1917命名为福星居。至于庙会、集市上商贩卖的灌肠,是用淀粉和红曲做成的,呈香肠状,蒸成“粉灌肠”。卖的就是用刀切成菱形块,用二级汤油在平锅里炸,放在盘子里,浇上盐水和蒜汁,让顾客用竹签吃。这是一种受欢迎的经济小吃。
1927,福星居对面又开了一家和义斋灌肠店。改进了制备方法。除了用红曲水配制面糊外,还加入了丁香、豆蔻等10多种香料,面糊倒入真猪肠,蒸熟切片,油炸后更加香脆咸味,使其成为独特的佐料,因而享有很高的声誉。那时,人力车夫、小商贩、劳动者和青年学生都喜欢来后门桥吃油炸灌肠。这种香肠才是真正的香肠,只是找不到了。另一种是用淀粉和红曲水调成稠糊状,蒸熟,切成小块,放入猪油中炸熟,淋上盐水和蒜汁食用。其实这种香肠当时叫香肠,或者叫炒粉灌肠,但是因为前一种已经消失了,所以香肠这个名字是纯淀粉独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