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岛的道路都以国家地名命名?
因滇、黔、川三省而得名的云南路、贵州路、四川路,在城市西南横穿西镇,成为西镇的三条东西向主干道。加上祖国西南的西镇(西康,1955撤省)的* * *路和西康路。
五省名称齐全。
大港和鲍晓岛位于老城区的西北部。几条主干道以祖国西北的省份命名,包括新疆路、甘肃路、青海路、绥远路(绥远于1954撤省)。50年代,绥远路改名为包头路。
继续连冕,有热河路,辽宁路,(内蒙古)路和吉林路。
中山路,原名山东路,为纪念中山先生而改(中山公园,同时更名,原名汇泉公园)。
这个区域南北方向是山西路、河南路、河北路、山东路、浙江路、安徽路、江苏路,延伸到江苏路就是上海路。
从东到西有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
至于太平路,不知道是怎么得名的。
我猜广东路应该不在现在的位置,太平路应该叫广东路,两广湘鄂情。是不是很流畅,很自然,很有规律?
立交桥西端,火车站车辆段围墙外,就是广州路。
立交桥东端,五路交汇,济南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大沽路延伸,就是保定路。
这些道路以中国的大城市或著名的商业港口命名。
同类型的还有上海路连冕的江苏路、苏州路、常州路、吴淞路。
毕竟青岛老城区以大城市或省内外著名商埠命名的道路并不多。
除了以上,还有旅顺路、大连路、威海路、武昌路、江宁路、沈阳路。
这些道路的命名和分布似乎看不出什么规律。
不知道为什么,当年连南京路都没有,只有一条小小的江宁路(劈柴院的儿子)取而代之,聊胜于无。
现在的南京路是东部开发后形成的。
鞍山道和抚顺道好像是建国以后才出现的。
杭州路,原名奉化路(浙江奉化是蒋介石的起源地),50年代更名。
可以猜测,风华路的命名有一定的政治因素。
当然,杭州路改名也有一些政治因素。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志泉路。
芷泉,字段,北洋军阀皖系人。
据说芝泉路就是以此命名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芝泉路在青岛的道路命名上就很不一样了。
那时候的志泉路位于城市农村的一个角落里的山里,只有会泉到浮山的湛山路的一边,露出她安静的路口,而另一端却不见踪影。
一点都不明显。
原谅我的无知,青岛老城区有著名的威海路,但是有烟台路吗?烟台和威海应该是并列的,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青岛人永远说不完的是八大关路的命名。
虽然叫八关,但实际上这一带的10条路都是以祖国著名的10个关隘命名的。
随着城市的建设,有八大峡路、八大湖路、八达岭路,别出心裁,蔚为壮观,展现了青岛路名的命名特色和鲜明色彩。
另外,有一篇文章可供参考。
清末,青岛被德国占领后,开始建设现代化城市,所以青岛的第一批路名都是德国式的,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汉堡街(今河南路)。
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占领青岛,于是青岛的路名也被穿上了“和服”。
如佐贺镇(今广西路)、万年镇(今江苏路)、五合镇(今太平路)、静冈镇(今中山路南段)等等。
青岛现在的命名体系是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后形成的,于是形成了江苏、湖南、北京、广州、泰安的命名方式。
此外,很多地方都是用别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芝罘”就是“烟台”的意思,“资阳”就是“兖州”的意思,“兰山”就是“临沂”的意思。
此外,20世纪20年代还修建了8条关隘——山海关路、嘉峪关路、居庸关路、正阳关路、宁武关路、韶关路、临淮关路、紫荆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以祖国10条著名关隘命名。
于是,出现了以“峡”(团岛八峡)、“湖”(南京路周围)、“河”、“山”、“岛”命名的道路。
一个熟悉的地名往往构成一片回忆的海洋,而一个路名,就像珊瑚礁一样,守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秘密,人与路名之间有一种默契。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路名就像一组密码。只有了解了城市的所有细节,才能一一破译。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控制青岛后,当局下大力气扩建市区,兴建工业。
日本人可以把城市街道的扩张分为三个阶段。一期为日侨住宅,即今天的市场1号、2号、3号,聊城路、临沂路,聊城路为商业中心,称为“新城区”;二期是台东镇周边,广州路和台西镇之间的高地。前者以商铺和工业用地为主,后者为居住用地。三期为台东镇西北部商业区和大港防波堤填海区,主要为工业用地。
第一次日军占领青岛后期,日本纺织业迅速涌入青岛,在铁路沿线和沧口地区形成了集中的工业区。
到1922年中国收复青岛时,青岛市区面积比德占时期扩大了3倍,在空间布局上,城市形成了台东、大港、四方、沧口三个集中工业区。
1929年,南京国民* * *接收青岛,规划城区北扩至沧口、李村,东扩至辛家庄、麦岛。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不断丰富原有城区,同时开辟了新的城区,如启东路-大学路、登州路-西山路及台东镇东南居住区、荣成路东“特别指定建筑区”、湛山东等。在台东镇西北开辟了工厂,在四方和沧口之间开辟了大型工业区。
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沿海建立了一系列旅游景点。以中山路为核心的金融、商业、娱乐区和八大关别墅区相继建成。崂山景区开发建设,栈桥改扩建,海洋馆建成开放,湛山寺开工建设,第三海水浴场建成。
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将市区向北发展至白沙河,向东发展至乌山,成为长25公里、宽约4-5公里的条状城市,城市中心北移。
沧口及其以北至白沙河围垦和平地为集中工业区;南面是高档住宅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1年,提出跨海开发黄岛区,建设新港。
路名无声无息,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一张展示牌。
而任何穷尽地名意义的企图,必然会变成美丽的愚蠢。
路名就像一个城市的名片,忠实地记录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诸多社会和自然现象。
现在说的是城市的“以文化论输赢”,而路名是整个城市文化中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方面——毕竟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说城市道路、桥梁、立交被称为城市建设的“硬件”,那么道路也可以被称为城市建设的“软件”。
道路名称标志着个人生活或城市生活的车站。不管我们是停留过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