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近代铁路史?

65438+20世纪50年代,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后,计划在中国修建铁路,以开拓中国大陆市场。70年代以来,清政府寻求加强统治,主要是从准备海防的角度出发,从拒绝引进铁路作出了政策上的转变。上世纪90年代中期,鉴于对日作战失利,清政府认为铁路“富强”,再次坚定了建设实力的决心。帝国主义国家借此机会,要么迫使中国割让在中国修建公路的权益,要么通过贷款控制在中国修建铁路,以扩大和加强它们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几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和整顿国内秩序,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与军阀混战,铁路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65438年至0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为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它制定了分期分批修建铁路的计划。1937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这一计划破产。

晚清:中国最早的铁路是1876年英美商人修建的一条13公里的窄轨铁路,无视中国主权。在沿路民众的反对下,清朝地方当局允许其以底价经营一年,以收回并拆除。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1823 ~ 1882)授权在台省修建一条纵向铁路,但因缺乏资金而搁置。65438年至0876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任命唐筹办开平煤矿,唐提出了在矿区修建铁路以方便煤炭运输的计划。1880,矿上修建了一条从矿所在的唐山到连接水路的9公里铁路,第二年就完工了。当时这条铁路名为唐徐铁路,此后一直持续运营。它是中国近代铁路运输系统中最早的区段,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的真正开始。

1886年开平矿务局展出了唐许铁路从许各庄到庄妍,再到1888年天津,计划再次到通州展出,但京华官方反对。1890年从唐山一端延伸至山海关外。甲午战争爆发时1894,修至山海关外的中厚院,暂时停工。台湾省1885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1836 ~ 1895)于1887年给予再次修建铁路的批复。1888 ~ 1893期间,建成基隆-新竹段,受资金限制。台湾省于1895年割让给日本,这条99公里长的铁路也落入日本手中。

在1895之后的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建的权益,形成了著名的“权益之战”。实际修建的铁路包括中东(包括南满)、吉焦、滇越,分别由俄、德、法直接投资。英、法、比、德、美等国通过提供铁路贷款,建成了京奉线,并新建了广九、道青、津浦、韩晶、郑泰、广州线。1904至1905年对俄战争期间,日本在辽宁铺设了安风线和新丰线。后来又投资修建了吉昌等线路。全国人民都在寻求保护路权,反抗帝国主义的任意侵占。他们先后集资修建了新宁、张夏、潮汕、苏鲁、浙鲁、南浔等公路和粤中铁路在广东、湖北两省的部分路段。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着手修建京张铁路。这十年是中国铁路建设达到高潮的一年,建成8900多公里,但也是帝国主义列强通过铁路在中国扩大影响的时代,列强直接投资、贷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日本通过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在中国东北修建了四桃、郑涛、天图、桃昂吉墩等一系列铁路,构成了其控制下的南满铁路“训练线”。奉系军阀也修建了一些铁路,如大同、沈海、呼和浩特等。其他地区的建设多为前期烂尾工程,如粤汉路湘鄂情段;汴洛路改名为陇海路,分别从开封和洛阳向东、向西延伸。张静路修至贵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改名京绥;新建线路只是云南锡业局以官商联合方式修建的比什铁路。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27至1949的铁路建设可分为三个时期:①抗日战争前,国民党政府以完成粤汉、陇海路线为重点,在华东地区修建了浙赣、江南、淮南、苏嘉路线。东北和山西省的地方当局分别修建了祁客专、桃锁铁路和同蒲铁路。(二)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利用战前积累和在战乱地区拆除的物资,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着手修建湘黔、湘桂、滇缅、川滇、黔桂线,修建陇海线。但这些铁路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战争形势才刚刚建成并拆除的,如湘黔株洲至蓝田段;有的被外方牵制,收效甚微,比如滇缅公路。(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全面内战,只是对旧铁路线进行了一些扩建。中国在这三个时期修建的铁路总共超过6300公里。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占领东北,直至1945年8月投降,主要是为了加强其在军事占领区的殖民统治,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强行修建铁路约6700公里,其中东北5200公里,华北1200公里,海南岛300公里。1945日本投降后,这些铁路被中国政府接管。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仅修建铁路2.6万公里,与欧美相距甚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这些铁路集中在1931年前的中国东半部,东经110以东,即包头经潼关至柳州一线以东,占铁路总里程的94%,其中东北地区独占44%,而广大的西北、西南地区仅占6%。这种分配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利益。1931年后,虽然西南、西北、东南都有铁路修建,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