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通史中,为什么把秦始皇统一董卓,废除汉朝列为一个时期?

体现在“汉仪”的问题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一直是敌视的。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他派遣蒙古人去征服匈奴。即使西汉初年国力衰弱,采取亲亲的办法也只是权宜之计,仍然是敌对的。汉武帝到了,就有了“犯中华者,罚之远矣”的说法,东汉仍以消灭少数民族为目的,频繁征服少数民族。

而自从董卓进京灭法之后,随后的诸侯割据和帝国政策,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由消灭变为利用。虽然还是以汉族为主,但是没有不* * *的敌意。吕思勉称之为“同化”。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外交重点是拉拢少数民族。像曹魏一样强大,他不得不保持耐心,与各方面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后就是五乱中国,唐朝皇室都有突厥血统,然后元清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以汉族为主的封建国家,直到董卓之乱,董卓之乱后,进入了民族融合的过程。虽然有斗争,但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还规定,在他死后把皇位传给后代时,继承者们将被称为二帝、三帝甚至永生。秦始皇的皇位永远由家族继承的梦想,“流传不休”。为了神圣化皇帝的地位,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1.取消葬礼仪式。丧葬仪式始于周初,是根据国王死后的生平事迹而赋予的评价称号。但秦始皇认为“以子议父,以臣议君”是蛮横无理,毫无意义的。他宣布废除讣告法,禁止后代朝臣自我评价。?

2.天子自称“我”。“我”字的意思和“我”是一样的,过去普通人都可以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我”。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圣旨”(命称为制,令称为圣旨,盖有异效)。

文中不允许提到皇帝的名字,应该避免。每当文件上出现“皇帝”和“始皇帝”字样时,都要另起一行书写。

4.只有皇帝用过的玉雕大印,才能称之为“印”。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皇帝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着有了这些措施,他的皇位就能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