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北京的历史沿革。
北京最古老的居民
50万年前的北京地形和今天基本相同,但周围的山林相当茂密,湖泊河流众多,动植物众多。
生活在这一时期和环境中的“人”,就是民国18 (1929)年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地区发现的“北京人”化石。根据研究结果,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石器和火,这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人类,也是从古猿到智人的中间环节。
后来,周口店发现了“山顶洞人”化石。他们生活在1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发展出以农牧业为主的原始聚落。
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北京有两个诸侯国——燕国和姬国。燕后打败了,并迁都于姬。
季承是今天北京的前身,它的位置大约在广安门和白云寺的北面。
北京城的遗址从季承开始延续了几千年,但一直位于永定河穿越西山,流入北京平原的古渡口。
这个连接华北平原与蒙古国和中国东北的枢纽位置,是季承崛起的主要原因。
随着燕国的强大,季承被建成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城市,叫做燕京,与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楚国的宛城齐名。
据记载,当时的季承有元英宫、离石宫等大型宫殿,还有诸侯家族和官员的府邸,非常繁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季承改为杨光县所在地。
秦始皇以咸阳为中心,大修驿道,北上季承,使季承成为中国北方的贸易中心和新疆北部的军事中心。
秦以后,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季承的名称,一直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原汉族与东北游牧民族的兵马争夺之地。
隋朝改称卓君,唐朝改为幽州,称幽州城。
杨迪和唐太宗先后在幽州驻军,作为北伐朝鲜的基地。这座城外的法源寺,前身是唐太宗为悼念阵亡将士而建的本雅明寺。
辽国燕京,晋国中都。
中唐以后,国势衰落,东北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崛起建立辽国,与中原汉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
五代后金时期(十世纪上半叶),契丹攻占幽州城,并以此为都城(都城外的都城),称为南京或燕京。
当时辽国共有五个都城,其中燕京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
12世纪初,中国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日益强大。北宋惠宗时期,晋国正式建立,随后辽、北宋相继灭亡。金主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此后,中国北方一直由晋国统治,而南宋则定居在淮水以南。
在北京的变迁历史中,燕京、辽国、晋国都是北京从地方重镇走向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转折点。
特别是金郭忠,根据北宋都城汴京(开封)的形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北京千年帝都的根基就奠定在这里。
中都位于今天北京宣武区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城市略呈正方形,周长约37公里,两边各有两个城门。
皇城位于中心(广安门以南),呈长方形。城内宫殿继承北宋豪华风格,极尽奢华。甚至很多屏风和窗台都是直接从被占领的汴京运过来的。
在宫殿的西侧还有一个风景优美的皇家花园。
大汗的都城中都虽然华丽,可惜没有百年那么长。13世纪初,蒙古出兵南下,中都毁于战火,金迁都汴京。
南宋咸淳皇帝在位7年(1271),忽必烈建立元帝国,改称大都,后灭南宋,大部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统治中心。
由于中都已毁,元世祖突然选择了其东北郊区的另一个湖区——太液池(今中海、北海)重建都城。
大都城的修建始于始祖至元四年(1267),历时26年才完成。整个城市以以太池为中心,周长约30公里,南北略呈长方形。主要工程包括宫殿、城市和运河(即通惠河)。
位于太液池以东,先建“太内”(皇帝居住的地方)及其附近的宫殿,后建东边的祠堂和西边的社坛,再建官邸和街坊。
大部分街区整齐如棋盘,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今天,在北京的街道和胡同中可以看到过去的痕迹,“胡同”一词也是元代的街道名称。
设计建造的工程大多规模宏大,庄严的宫殿、典雅的花园、整洁的街区交织成一个整体,细致的石雕和塑画更是美轮美奂,被当时许多外国使节誉为“坎巴卢克”,意为大汗之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这些赞美和描述可以在意大利人凯尔·博罗写的《洞察东方》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