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的历史沿革
西晋时,东北隶属琅琊郡,南部隶属彭城富阳郡,其余隶属东海县的成县、兰陵、吕昶、鹤乡等县。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西晋惠帝将东海郡分为兰陵县、成县、鹤乡县、路畅县五个县,统治成城。光绪版《易县志》载:“晋初,设兰陵郡,承县,县始长。”从此,成县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县州治所。东晋十六国时期,疆域变动频繁,土地先后属于后赵、、前秦、后燕,东晋末年都属于金。在南北朝时期,它属于刘崧,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在近300年的纷争中,兰陵郡自建立以来长期存在,只是在北魏被短暂废除,后于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恢复,其郡属澄城管辖。一方面,其县治曾短暂地设在路畅县。隋开帝初(公元581-600),兰陵郡废。明成祖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置成县和兰陵县。杨迪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州,省兰陵县入成县,地为彭城县成县。不久,改为兰陵郡,迁苟国旧址。唐代,姚笛最早属益州成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苟州复辟,治成郡(成、顾作成,旧唐蜀成成,新唐蜀存),治成郡、兰陵、苟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取消苟国,继承省内兰陵、苟市两县,属益州。光绪本《易县志》载:“唐县治州城,至宋迁治本县。”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姚笛先后属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益州郡。北宋时,姚笛属益州成县(旺旺)。王是唐宋时期州县的等级名称。一般按地位和管辖范围分为七类,包括迟、纪、王、晋、商、中、夏。可见成县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县。黄金时代,姚笛最早属于邳州成县。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成县改为兰陵县,仍统治成县。至此,西汉初年沿用了1400多年的成县名称不复存在。金镇佑四年(1216)三月,县政府迁至土楼村。治所在今武林街道办事处后土楼河村。金星钟鼎(1217—1222)位于它所统治的宜州,也就是宜城地区的政府大院附近。此后,伊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伊的名字源于伊城南十五里的格依山。格义山“四面险峻”,又名天柱山;据说因为彝境内多山,山与山之间的联系是演绎的,“演绎”与“彝”相同。元代,姚笛属益州,益都道。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兰陵县废至益州,无县管辖。
明洪武二年(1369),江州为郡,属集宁府。此后,易县的名称一直沿用到1960。洪武十八年(1385),易县改为兖州府。
明清时为山东兖州义县。
民国初易县属山东济宁路,十七年(1928)为省。清光绪版《益县志》载:“其地亦在国北,危五犊;雪水西缘,横跨燕、潭、建陵全境。南过大江,至阜阳,据黄秋之阻;又东伐婺源,半个凉城。疆域扩张是汉晋的十倍。”所以民间有邹、滕、沂是鲁南三大郡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县人民政府驻宜城,隶属台湾枣署。1950年5月,撤销台湾枣署,易县隶属藤县署。那一年,泸水县撤销,下辖的庄头区划归易县。1953年7月,撤销藤县署,易县改为集宁署。同年7月,撤销白彦县,下辖北庄、东浮山、西吉三区划归易县;1948年2月成立的兰陵县被撤销,其地阁、兰城店、马兰、唐庄、尖头集、台儿庄六个师进入易县。1958 165438+10月21,易县行政迁至枣庄镇。1960 1、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易县建制,在原行政区域基础上设立县级枣庄市,仍属济宁机构。1961 9月,枣庄升格为省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