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站巡视员:上世纪80年代“金饭碗”一个人养活全家,现在风光不再。为什么?
在80年代,粮库巡视员是一份极其美好的工作,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然而好景不长。从「光鲜亮丽」到「黯然离去」,粮站稽查人员经历了怎样的「伤心往事」?
什么是粮库?粮站检查员的职业是什么?
1953“三大改造”完成后,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影响,加上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生产技术落后,国家对粮油只能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所谓“统购统销”,就是政府统一制定价格,收购农民生产的粮食,然后政府统一向全国供应粮食。在当时,该政策对稳定市场价格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每年粮食收获后,农民首先要把一部分粮食交给国家。如果农民要储存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程序极其严格。
粮站是农民收储粮食的地方。每到收粮时节,粮站人头攒动,场面非凡。家家户户早早起床,把地里产的粮食送到粮站。它的热闹场面不亚于过年时的农村。
那个时候,食物的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另外,当时的科技还没有今天发达,无法机械检测食物的好坏。所以要指定专人对农民上交的食品进行检测,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不合格的食品会退回给农民。
负责检查粮食质量的工作人员是粮站检查员。与机器检查不同,人工检查有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再加上当时很多地方的粮库也疏于管理,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这使得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粮食“以次充好”,投入国家粮仓。
但无论如何,粮站的巡视员在当时都是光鲜亮丽的工作。他们不仅收入很高,赚的钱足够养活一家人,也是农民争相“讨好”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们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粮站检查员的风光不再。
“统购统销”政策除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还为维护国家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得益于这一政策,国家每年都能储备足够的粮食,为国家救灾和支援前线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
“统购统销”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开始逐渐僵化,不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978 11 6月的一天晚上,安徽凤阳一户农民家里挤满了人。他们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实行“包产到户”的粮食政策,这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此后,经国家研究批准,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包产到户”的热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也逐年增加,极大地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改革开放初期,粮库仍然承担着向农民收粮的工作,粮库稽查人员的性质和社会地位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从1983开始,为了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逐步减少了国家收购粮食的数量和种类。统购的模式也开始转变,从以前的“强制收购”转变为“合同订购”。从此,粮站稽查人员的工作量开始减少,昔日粮站门前“人头攒动”的景象不复存在。
但真正意义上的粮站巡视员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追溯到1992。国家对粮食安全一直持谨慎态度,粮食问题处理不好,必然导致社会动荡。
这从国家对粮食的定价过程就可以看出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涨价的每一分钱都会经过层层审批。同时,国家还将号召党员以身作则,用党纪国法约束党员,确保党员绝不带头“抢购粮食”,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1992年底,国家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全面开放粮食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自此,全国800多个县放开了粮食价格,“统购统销”政策正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统购统销”的结束,意味着粮站稽查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复存在。此后,原粮库稽查人员响应国家号召,在其他岗位上继续发热,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
古往今来,一直是“时势造英雄”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很多曾经风靡一时的职业逐渐走下神坛,最终淡出人们的视线。它辉煌的过去只存在于人们的茶余饭后聊天中。
粮库督察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40年,一度被认为是永不失业的“金饭碗”。在人们心中,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人们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工作。
同样,还有司机这个职业。在80年代的中国,司机是当时大多数普通人的梦想。那时候还没有真正的驾校,学车只能靠“老司机”教。
极高的门槛让会开车的人变得极其稀缺,甚至一度被认为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与今天大家都热衷于考驾照完全不同。司机这个职业后来因为社会的发展走下了神坛。
所以一直都是“时势造英雄”。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历史永远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一切社会变革最终都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所以,个人的发展应该永远和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只有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