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盆地索县至唐古拉山地层及带状断裂特征
(1.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数据中心,北京101149;2.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010020;3.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北京10160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县-唐古拉山地区,首次从北到南划分出三个地层区:华南的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滇藏的羌南-保山地层区的索县-左贡地层区,滇藏的班公错-怒江地层区的东恰措地层区,它们被双湖-查乌拉-必图-昌宁断裂带所分隔。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用数据。
关键词藏北;唐古拉山;地层;断裂带
一.概述
藏北羌塘盆地索县至唐古拉山一带仅有1:1万条简单路线穿越数据,以往对研究区的地质认识多为推断解释,认为是单一地层区[1 ~ 23]。作者(2003 ~ 2005年)在藏北羌塘盆地仓来进行了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根据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分布和发育特征、岩性及其组合、层序和接触关系、古生物组合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23 ~ 37],将研究区从北到南划分为三个地层区:华南的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滇藏的羌南-保山地层区的唐古拉-昌都地层区,滇藏的班公错-怒江地层区的索县-左贡地层区(图1),以双湖-保山为界
二。研究区地层系统概述
1.华南地层区黔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表1)
图1研究区域位置图
ⅰ——滇藏地层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措分区;滇藏地层区南黔南保山地层区ⅱ-索县-左贡亚区;华南地层区黔北-昌都-兰坪地层区ⅲ-唐古拉-昌都地层划分;f 1-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2-双湖查乌拉-必图-昌宁断裂带
表1研究区地层系统汇总
唐古拉-昌都亚区发育下石炭统杂多群珊瑚河组和东风岭组,化石丰富,主要由海岸和浅海碳酸盐岩组成。这些生物一般表现出华南暖水化石的样子。含火山碎屑的海相沉积地层有下侏罗统那底岗里组、中侏罗统却莫错组、布曲组和偃师坪群李霞组,直接覆盖在石炭系之上。古近系-新近系沱沱河组为陆相“磨拉石”泥石流沉积,为陆相鲁保马组火山岩建造。
2.滇藏地层区黔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划分(表1)
在索县-左贡亚区,有上三叠统东大村组、甲皮拉组、博里拉组和巴贡组的海相沉积[37,41],其中含有震积岩,东大村组的菊石类为喜马拉雅地区所独有。中侏罗统查乌拉组[37]和古近系牛宝组磨拉石组的海相沉积物中有喜马拉雅特有物种的生物分子。
3.滇藏地层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查科划分(表1)
东查科亚区上三叠统盖哈拉群为深水相浊积岩沉积,中侏罗统马里群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籍洪达”混合堆积岩,新近系康托群为磨拉石沉积。
三。带状断层的特征
1.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1)
该断裂带呈——SEE向展布,是班公错-怒江断裂带与南羌塘地块的重要构造边界。该断层由几条大断层和几乎平行的断块组成。研究区内出露长度约50公里,最大宽度约5公里。区域资料显示,蛇绿岩[39]沿断裂带走向发育,其初始活动时间为早三叠世,从晚侏罗世一直延续到早白垩世[5]。断块岩性复杂,最老时代为前奥陶纪[40,41],最晚为晚侏罗世。以班公错-怒江断裂带为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南侧为东恰错亚带,北侧为羌南-保山地层带索县-左公亚带。
2.双湖-查乌拉-必图-昌宁断裂带(F2)
该断裂带多为白垩纪侵入岩所占据,对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古近纪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南侧为滇藏地层区的羌南-保山地层区的索县-左贡亚区,北侧为华南的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的唐古拉-昌都地层区。研究区地层不发育,但各分区发育的地层可与区域内各分区的典型地层进行对比。
四。结论
在藏北羌塘盆地的索县-唐古拉山地区,首次从北到南划分出三个地层区:华南的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滇藏的羌南-保山地层区的唐古拉-昌都地层区,滇藏的索县-左贡地层区,华东的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以双湖-查乌拉-必图-昌宁断裂带等为界。各分区发展了自己的岩石地层组合和古生物组合,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用资料。
参考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44 ~ 194。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7.西藏自治区的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 ~ 58。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59 ~ 188。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岩石地层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42 ~ 298。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2004.438+0: 50万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及说明。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
王成山,易海生. 2001。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及油气远景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183 ~ 233。
江中体。1983.羌塘地区侏罗纪地层的若干问题[A].见:青藏高原地质集[C],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87 ~ 11。
江中体。1994.青藏高原特提斯的性质、演化及区域构造发展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五六二综合大队学报(编号:11—12) [C],165438。
蔡丽,还有中华,杨德明。1996.西藏羌塘地区的若干地质构造问题[J].世界地质,15 (3): 18 ~ 23
[10]黄继军. 2001。藏北羌塘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J].中国区域地质,20 (2): 178 ~ 186。
黄。2000.羌塘盆地特征及构造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6 (4): 58 ~ 66
黄,陈。1987.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
[13]李廷栋,肖旭昌等1985。论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与地壳演化[J].关于自然的讨论,4 (12): 61 ~ 66。
李勇,王成山,易海生等。青藏高原羌塘复合前陆盆地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充填模式[J].沉积学报,19 (1): 1 ~ 8。
李勇,王成山,易海生。2002.羌塘前陆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演化[J].地层学杂志,26 (1): 63 ~ 79。
刘增干,徐贤,潘桂堂。1990.青藏高原的构造、形成和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9 ~ 34
[17]王乃文。1985.青藏高原古地理与板块构造探讨[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报,第9期,1 ~ 28
[18]银安. 2001。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的生长。地质学报,193 ~ 230。
[19]王宏镇等人中国及其邻区的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 ~ 125。
小许昌,王军1998。简评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隆升[J].地质评论,44 (4): 372 ~ 381。
[21],李永铁,叶合飞。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 ~ 349。
[22]白生海. 1989。青海西南部海相侏罗纪地层的新认识[J].地质评论,35 (6): 529 ~ 536。
郝、饶荣彪、姚东升等。1999.中国西南区域地层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96 ~ 156。
鲁静刘诗昆。1988.羌塘地区海相下侏罗统的新认识[J].地层学杂志,12(2):133 ~ 135。
马骁达。1983.青南藏区北部海相侏罗系划分探讨[A]。见:青藏高原地质集[C],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13 ~ 118。
[26]砂金矿耿. 1995。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古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75。
王乃文。1983.中国侏罗纪特提斯地层[A]。见:青藏高原地质集[C],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62 ~ 86。
吴,胡,等。藏北羌塘地区的地层系统[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9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 ~ 32。
徐玉林,万小乔,苟宗海,等1990。侏罗纪,白质和西藏第三纪生物地层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 ~ 56。
杨遵义,尹佳润。1988.青海南部侏罗纪地层探讨[J].现代地质学,(三):278 ~ 292。
尹佳润[31] .1989。青海南部侏罗系雁石坪群半碱性双壳类动物群及其古盐度分析[J].古生物学学报,28 (4): 415 ~ 438
尹佳润。1988.唐古拉山北坡雁石坪群双壳类动物群[J].地质评论,34卷5期:439 ~ 447页。
尹佳润。1987.唐古拉山北坡侏罗纪双壳类化石新材料[J].现代地质学,(3+4): 327 ~ 337
顾志伟。1962.中国的侏罗纪和百里[A]。参见: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C]。北京:科学出版社。
范和平、杨金泉、张平。1988.藏北晚侏罗世地层[J].地层学杂志,12 (1): 66 ~ 70。
陈岚,易海生,石志强。2002.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学,22 (3): 80 ~ 84。
李尚林,王根厚,马伯庸等2005。西藏东北部巴县江面乡上三叠统东大村组和甲皮拉组沉积特征及意义[J].地质通报,24 (1): 58 ~ 64
李尚林,王根厚,胡,等2005。藏北聂荣县查乌拉区八通阶与基底岩系的角度不整合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4 (3): 239 ~ 242
王建平,刘燕铭,李秋生等2002。班公错-丁青社蛇绿岩带东段侏罗系盖层的地层划分[J].地质通报,21 (7): 405 ~ 410。
陆冰,刘赤阳,刘忠,等。羌塘盆地基底组成、构造特征及其意义[J].地震地质,23 (4): 581 ~ 587
[41]王根厚,贾健说,李尚林等2004。西藏东部巴青县北部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J].地质通报,23 (5 ~ 6): 613 ~ 615
藏北羌塘盆地索县至唐古拉山地层及其分区断裂特征
李上林、、杨、、袁、俞景春、、赵、、
(1.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样品中心,北京101149;2.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010010;3.中国冶金地质开发工程总局第一地质调查所,北京10160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在藏北羌塘盆地,从索县到唐古拉山的地层分区初步认为包括三个地层分区,从北到南依次为:华南地层超分区下的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的唐古拉-昌都巴勒地区;滇藏地层超格下的黔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滇藏地层超格下班公湖-怒江地层区的东羌措斯巴勒地区。它们分别被双乌恰瓦拉-比什昌宁断裂带和班公湖-怒江断裂带所分隔。这些不同的地层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用信息。
关键词藏北;唐古拉山;地层分区;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