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埠镇的历史堡垒

榕江中游南岸的官埠镇,与大埔(今汕头濠江区)、安埠,古称潮州“三口”。官埠镇是榕江的水运枢纽,是古代潮汕重要的商埠之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古战场。

官埠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至1274)。据《朝阳县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直埔斗门村前建城门,嘉靖十一年(1532)。官埠毗邻潮汕三大河流之一的榕江中游。这条河又深又宽。早在明代,这里的商船就可以直达潮阳、达濠、潮州等港口,榕江南岸、连江以北的谷饶、通榆、西域、河西等几十个乡镇的农产品、山货、土特产通过官埠港销往潮汕各地。清光绪十六年(1890),潮阳人小在官埠港创办电船运输公司,北至揭阳县,南至潮阳、海门,东至汕头。官埠港年吞吐量近万吨,客运量超过65438+万,官埠港一派繁荣景象。民国初年,实业家陈修建并加固了官埠港码头,又购置了24辆电动轮。货物可运至汕头转运至香港、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等地。廉江平原卖给乡镇的工业品和建材,大部分都是官埠港供水,在港内市场交易。官埠已成为成千上万商人聚集的乡镇商埠。官埠镇毗邻榕江,与揭阳隔江相望,与炮台镇隔江相望。它是朝阳和揭阳的交界处。因背靠小北山,面向榕江平原,是榕江和连江平原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潮州双刀会头目黄悟空占领关埠。十一月初,潮州知府吴俊领兵围剿,与黄悟空双刀会在关埠激战。战斗中俘虏了包括林大美在内的60多名队员。6月24日,165438+黄悟空从海关口岸出发,带领双刀会成员。清廷为了镇守两江平原的门户关埠,在关埠设置3座营房和4门大炮驻兵,在关埠石井乡设置20座营房和6门大炮以及一艘柴船,巡逻榕江。民国初年,广东军阀谢文炳在海关口岸设立了留守处。1925、10年6月,为配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方维靖率农民自卫队进攻关埠,与谢文炳留守处部队展开激战,击毙敌人4人,击伤6人,缴获枪支40余支,子弹一批。农民自卫军还在。1927至10,贺龙、叶挺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在关埠作短暂停留,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在关埠留下了革命的种子。后来,一批又一批关港青年相继加入红军,为抗日和解放斗争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