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巧合?
西方哲学的始祖柏拉图活跃于公元前四世纪上半叶,另一位创始人亚里士多德死于公元前322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写了书和传记。中国的老子和孔子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孟子、墨子、庄子等先贤则共同确立了此后1200年间中国人思想的主旋律。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思想同时爆发,基本框定了东西方两千多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战争愈演愈烈,各国争相吸引人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异军突起,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同时印度也处于各个国家时期,传说中的十六雄国构成了古印度。建立在种姓制度基础上的婆罗门教思想统治出现危机,印度爆发了反婆罗门沙门思潮。释迦牟尼的佛教只是最著名的一个流派。同时还有耆那教、生活方式教、顺时教和不可知论,共同构成了今天印度丰富多彩的宗教世界。公元前5世纪,希腊赢得了希波战争。没有了外敌的威胁,这个松散的城邦联盟开始了内部霸权。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城邦互相争斗,哲学思想在争斗中迎来大井喷。除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作为思想界鼻祖的人物都活跃在这里。
纵观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的思想大爆炸,我们会发现时代背景惊人的相似,都发生在国家间霸权的分裂时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各民族的时代是从部落国家的原始联盟发展而来的,希腊从来没有统一过。印度和中国只是名义上存在,实质上从未实现统一。受制于那个时代落后的生产、交通和联系方式,所有文明地区都很难维持一个疆域庞大的帝国,国家的联合才是更稳定的状态。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各个国家的共存几乎达到了顶峰,各种势力开始试图统一各个国家,不可避免的争夺最核心的资源?天赋。与此同时,统治者强烈的战争需求刺激民众培养相应的技能,不同地域的传统产生了各种流派,每一种流派总会符合某个人的口味,于是思想的井喷就来了。
不久之后,如秦帝国、压山帝国、孔雀王朝相继出现,统治者有能力也有动力在自己的版图内对臣民进行思想控制。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的思想大爆炸不可能再发生了。
西元元年和西汉元初
在中国历史上,公元元年恰好是元朝的元年,代表着中国文化一切的开始。这是世界历法史上最有趣的巧合。
公元纪年的起源是根据耶稣的生日,但它不是由耶稣或他的追随者制定的,而是在500多年后由一位名叫德奥尼西的基督徒发明的。他的依据是什么?耶稣死时大约30岁?这个记录计算了耶稣出生的大概日期,称耶稣出生前的时期(公元前)和耶稣出生后的时期(公元)。当然,耶稣的具体出生年份是有争议的,公元前7年到公元7年都有相应的证据。德·奥尼西采纳了最高接受的观点,这一观点与东帝国的元朝元年相吻合。
中国的称号是刘戡登基时采用的称号,也是他唯一使用的称号,这也开创了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称号的先例。有这样一个看似神秘的标题,原因很简单。因为自从汉武帝创立年号纪律性的法律以来,每个皇帝都喜欢把自己的第一个年号加上开始的意思。刘彻的第一个称号是建元,后来他使用了太初和太师。他的后代最初的头衔分别是士元、本士、楚原、简士、元士和首字母。由此看来,元初在这些称谓中并没有出现独特之处。
元元年和公元元年的碰撞确实是巧合,但从概率上来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小。
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命运
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是两千年前的事了,它们并肩站在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他们几乎同时崛起,大小相同,几乎以同样的方式死去。
东汉末年,帝国分裂,三国争霸之后,金朝终于继承了汉帝国的衣钵。然而好景不长,帝国很快一分为二,北方最终被异族占领,与南方长期对峙。罗马帝国也是如此。公元395年,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被德国雇佣军摧毁。
中国人和罗马人的帝国一分为二,一半被外国人灭了。更巧的是,作为敌人存在的不是外族,而是迁入的蛮族。
汉文明和罗马文明长期在自己的区域内鹤立鸡群,强烈吸引着周围的蛮族。他们要么合并,要么掠夺,变得越来越接近帝国。这一点在东汉末至西晋尤为明显,草原上的民族不断向内迁移,甚至对边境地区的农耕民族形成了数量上的优势。虽然罗马帝国没有那么孤独,但是东方的安息帝国对于西欧的蛮族来说太遥远了,远不如罗马文明有吸引力。日耳曼人和哥特人等蛮战人涌入帝国腹地,在军事和政治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帝国本土民众尚武精神的缺失,几乎是所有历久弥新的帝国的通病。随着帝国繁荣的延续,在边疆硬守,与洋人决一死战,必然成为民众最后的选项。军队作战的任务越来越多地通过金钱或权力逼迫给外国人,外国人越来越重要。但是帝国精英对外国人的歧视越来越多,必然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非常悲惨,甚至是亡国和种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