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是什么?

荞麦

荞麦

荞麦是蓼科荞麦属作物,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蓼科栽培植物。彝族人称之为“额”,古代也写成莜麦或黑麦。四川省习惯称荞麦种子。又名“胡荞”。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抗逆性强,极寒贫瘠,当年可多次播种,多次收获。茎直立,下部不分蘖,多分枝,光滑,淡绿或红褐色,有时有稀疏的乳突。叶心呈三角形,顶部呈锥形,基部呈心形或戟形,全缘。托叶鞘短圆柱形,顶端斜截,脱落早。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春夏开小花,开白花;花梗纤细。果实干燥,椭圆形,黄褐色,光滑。栽培品种很多,尤其是苦荞最具营养保健价值。紫色茎,三角形叶,小白花,黑色种子,磨成面粉食用。

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在中国各地栽培,有时野生,生于荒地或路边,种子富含淀粉,用于食用和药用,也是蜜源植物。

栽培历史

荞麦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荞麦有4种,即甜荞、苦荞、甘荞和荞麦。荞麦和苦荞是两种主要的栽培品种。收集了3000多个地方品种,其中荞麦和苦荞各占一半。

荞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救荒作物之一。已知最早的荞麦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4号汉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此外,陕西咸阳的马泉和甘肃武威的磨子子也分别出土了汉代以前和汉代以后的器物。

然而,在唐朝之前,荞麦的种植似乎并不普遍。虽然《齐·姚敏书·杂说》中有荞麦的记载,但一般认为《杂说》非所撰,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据说齐麦10号所附的“曲麦”是荞麦,但这只是一家之言。农书中对荞麦最准确的记载,最早见于《四季汇编》和孙思邈《千女方子》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荞麦在相关诗词中也有提及。因此,一般认为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随着唐代荞麦种植的普及,荞麦栽培技术也得到总结。杂注不长,但对荞麦的记载很详细。《杂记》首次记述了荞麦的栽培技术,特别强调适时收获。“全是荞麦。五月犁地。三十五天后。草烂了要种三遍耕三遍。立秋前后十天内种下了它们。如果你耕地三次,你会有三倍的负荷。下重子是黑的,上重子是白的,都是白汁,一样浓一样满,就是一定要收割。但是小费要铺好。白的一天比一天黑,值得。如果那里一直是黑暗的,太阳黑子就会减少一半。”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对荞麦的成熟特性和后熟功能有所了解。《六月四季汇编》中有一篇关于“种荞麦”的文章:“立秋六月种之,即秋前十日,立秋七月种之,即秋后十日。宜详叙秋晚病。”宋代关于荞麦栽培技术的记载并不多,但宋人对荞麦的生理生态方面有很多了解。北宋陈师道在《后山谈》中提到荞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中秋暗,天下同。荞麦在月亮上很美。中秋若无月,荞麦不实。”朱扁在《曲艺旧闻》中详细描述了形态和生态,说:“荞麦有黄叶、灰叶、红茎、黑籽、黄根,也有五方之色。但是,方最怕霜降时强。这个时候下雨,特别适合挂果,也不霜冻。农民称之为‘化霜雨’。”元代对荞麦栽培技术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在播种量和播种方式上,提出“播种密则种子多,播种疏则种子少”。其次,根据荞麦容易掉籽的特点,改进了收割方式,使用镰刀收割。王镇的农书上说:“我害怕种子被烧焦,但我会用推镰刀的方法得到它们。”《农业机械图册》中也详细介绍了推镰的结构和功能。可见,推镰刀是最早的收割机,荞麦是最早用机械收割的作物。

荞麦的种植比较简单。因为它的整个生长期很短。主作物收获后,可改种一棵成熟的荞麦,既增加复种指数,又便于与其他作物轮作。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很常见。《天工开物》说“所有荞麦须南割,黍须北割后种”。《农田手册》还说,收割谷子后,“地要种小麦”。《马首农言》也说“今年麦田多种荞麦”。明代的《养盈月令》和清代的《救荒简书》都指出荞麦可以和紫花苜蓿混着吃,割了荞麦,紫花苜蓿第二年就自己生根生长了。《农桑经》主张“田地多,每年种菜籽”。

荞麦作为一种传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但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世界上的荞麦多指甜荞麦。荞麦在国外被视为野生植物,也被用作饲料。只有中国有栽培和食用的习惯。全球荞麦种植面积700-800万公顷,总产量500-600万吨。主要生产国是前苏联、中国、波兰、法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前苏联是世界荞麦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300-400万公顷,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近一半,平均每公顷产量约615kg,总产量约200万吨。中国荞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二位。50年代种植面积达220万公顷,总产量90万吨,平均亩产405公斤。但由于荞麦的生物学特性和农民长期的种植习俗,我国荞麦过去一直被当作救灾作物,种植粗放,产量低,生产脱节,商品率低,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高产作物的推广。近年来在农业、医学和食品营养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尤其是苦荞,是所有粮食作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它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缺乏和不具备的特殊微量元素和药用成分。具有防治现代“文明病”和几乎所有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的生产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在提高。据1986不完全统计,全国20个省区荞麦种植面积72.2万公顷,总产量51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705公斤。其中苦荞约176000公顷,总产量22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1249.5公斤;荞麦54.6万公顷,总产量2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531公斤。

凉山州是四川省荞麦集中产区之一。作为凉山州半山以上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万公顷,其中苦荞麦4.8万公顷,总产量11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2。泉州有7万公顷适合荞麦种植的耕地。荞麦产品开发潜力巨大。作为原料基地,每年可向加工企业提供数千万公斤的商品荞麦。

生产意义

1.农业地位

荞麦生长期短,从种植到收获一般只有70到90天,早熟品种50多天就可以收获。荞麦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在作物布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①荞麦产于无霜期短,降水少而集中,水热资源不能满足大型粮食作物需求的广大旱作农业区和高寒山区;(2)在无霜期长、人均土地少、耕作粗放的农业地区,荞麦作为连作作物;(3)荞麦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后,幼苗死亡或主要农作物歉收,是救灾的重要作物;④荞麦压青是改良轻沙土的措施之一,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⑤荞麦还能将土壤中的不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也能将不溶性钾转化为可溶性钾,留在土壤中供后期吸收利用。

荞麦播种后3 ~ 5天即可出苗,生长发育迅速,封后可抑制大部分杂草。种植荞麦省时省力。在农业时间安排上,荞麦通常从翻耕、播种到管理排在其他作物之后。可以调整农时,综合安排农业生产,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荞麦科研和产业发展的推进,荞麦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正在从“救灾补种”作物向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小作物转变。

2.营养价值

荞麦营养丰富。据分析,其籽粒含蛋白质7.94 ~ 17.15%,脂肪2.00 ~ 3.64%,淀粉67.45 ~ 79.15%,纤维素1.04 ~ 1.33%。日本学者报道荞麦的营养效价指数为80 ~ 92(小麦为70,大米为50)。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研究所对我国主要粮食的营养成分分析,荞麦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小麦、高粱、玉米粉和糍粑。荞麦粉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组成与豆类作物蛋白质相似。脂肪含量也高于大米、小麦粉、糍粑。荞麦脂肪含有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最多,占总脂肪酸的75%,还含有棕榈酸19%和亚麻酸4.8%。此外,还含有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荞麦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铜、锌,硒、硼、碘、镍、钴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Vb、Vb2、Vc、Ve、VPP、VP,其中VP(芦丁)和叶绿素是其他谷类作物所不含的。荞麦种子的营养成分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这些物质在人体的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食品的质量和多样化,荞麦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将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3.饲用价值

荞麦种子、外壳、秸秆和青贮饲料可用于饲养家畜和家禽,而碎谷物、米糠和外壳被广泛用作家畜饲料。荞麦屑是珍贵的饲料,富含脂肪、蛋白质、铁、磷、钙、维生素等矿物质,营养价值是玉米的70%。据报道,用荞麦粒喂养家禽可以提高产蛋率,加速小鸡的生长。喂养奶牛可以提高牛奶的质量;喂猪可以增加固体脂肪,改善肉质。荞麦与其他饲料作物相比,生育期较短,可以在无霜期短的地区直接播种,也可以在无霜期长的地区反复播种,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优质的绿色饲料。

4.蜂蜜作物

荞麦是中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甜荞麦花大,花多,花期长,蜜腺发达,有香味,泌蜜量大。大面积种植荞麦可以促进养蜂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还可以提高荞麦的受精率和结实率。荞麦田放蜂的产量可提高20-30%或更高。

5.食用价值

荞麦是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日本、朝鲜和前苏联非常受欢迎的食物。荞麦食品是由荞麦米和荞麦粉直接加工而成。荞麦米常用来做荞麦饭、荞麦粥、荞麦片。荞麦粉和其他面粉一样,可以做成面条、煎饼、面包、糕点、荞麦酥、凉粉、血糕、灌肠。日本人非常喜欢荞麦面条,中国大约有5000家荞麦面馆。荞麦还可以用来酿酒,长期饮用色泽清亮,有利于强身健体。荞麦叶中的营养也非常丰富,国内外对荞麦叶的开发研究方兴未艾。有的用干树叶做荞麦茶,有的用荞麦苗当蔬菜。

6.出口创汇

荞麦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中国荞麦以“粒大、皮薄、质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主要出口日本和欧洲相关国家。近年来,由于科研的进步,对荞麦的药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各省区逐渐从出口原粮转向深加工产品。荞麦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而我国每年荞麦的出口量不足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因此荞麦是外贸出口中的紧俏物资。

7.副产品的利用

荞麦营养丰富,不仅能给人们提供食物、畜草、家禽饲料和蜜源,还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荞麦皮一直是制作枕头的好材料,长期使用荞麦皮枕头有清热明目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荞麦皮灰分中碳酸钾的含量约为4.6%,荞麦皮中芦丁的含量高达30%。现在荞麦皮出口价格比荞麦高,估计大多用于医药和工业开发研究,荞麦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大有可为。近年来,荞麦尤其是苦荞麦的产业发展在食品、酿造、医药等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产品出口额比原粮出口高出数倍至数十倍。

荞麦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被认为是世界上的一种新作物。它是一种小作物,但它可以弥补大作物的优点和它所不具备的成分的不足:它可以在生长期短、寒冷地区和不能种植大作物的贫瘠土壤中种植,它不仅含有大作物所含的营养成分,还含有大作物所不含的、人体所必需的成分。荞麦全身都是宝,嫩枝叶、茎叶、花果、根秸秆、糠米粉都没有浪费。从自然资源利用到养地增产,从农业到水产养殖,从食品工业到轻化工生产,从食品(食药同源)到保健防病,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特别是在阿坝州日益壮大的旅游业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市场前景,荞麦将在特色农业中显示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因此,大力发展荞麦生产,将荞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实现增产增收,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预防疾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高山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营养价值

(1)营养质量

荞麦营养丰富,无论是甜荞还是苦荞,无论是谷物还是茎、叶、花,其营养价值都很高。荞麦与其他主要谷物的营养成分比较(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苦荞粉的蛋白质和脂肪高于小麦粉和大米。蛋白质也比玉米粉高,但是脂肪比玉米粉低。维生素B2比小麦粉、大米和玉米粉高4 ~ 24倍,但谷类缺乏芦丁和叶绿素。矿物质营养成分也不同程度高于其他谷物。苦荞含蛋白质9.3% ~ 14.9%,脂肪1.7% ~ 2.8%,淀粉63.6% ~ 73.1,因品种、种植地区、籽粒鲜度不同,差异较大。与荞麦相比,苦荞蛋白质为665438±0.5%,脂肪为56.9%,维生素B2为3.65438±0.6倍,维生素P为65438±0.3.5倍。

(2)营养分布

将荞麦果实去壳后得到的带或不带种皮的种子,称为荞麦米、甜荞麦米、苦荞麦米。荞麦果或荞麦米可以磨成荞麦粉制成食品。和小麦、大米等散粮一样,荞麦米的营养成分分布从外围向中心逐渐减少,即外层营养成分最高,向内逐渐减少,中心达到最低。荞麦米分别用全粉、外粉、心粉加工时,呈现出营养成分由外围向中心逐渐减少的规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外层粉是靠近种皮的粉末,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尤其是维生素P(芦丁)和叶绿素,是其他谷物所不含的。

(3)营养成分

1,蛋白质

苦荞的蛋白质组成不同于其他谷类作物,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高,占总蛋白的46.93%,而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较低,分别占3.29%和15.57%,仅为小麦的1/10和1/2。残留蛋白质为34.32%,是小麦粉的12.7倍(表3)。荞麦粉和小麦粉这两种蛋白质成分的不同,导致了面制食品加工特性的不同。苦荞粉的面筋含量很低,类似于豆类蛋白,由于大米、小麦、玉米,蛋白质总量低。

(1)氨基酸:苦荞含有19种氨基酸,不仅含量高,而且成分好。苦荞每10g氨基酸含量为5.1161g,比小麦(3.401g)高出50.42%。比水稻高17.82%(4.3424克);比玉米(4.653克)高9.95%;比荞麦(3.1721g)高出61.28%。在氨基酸中,组氨酸和精氨酸都是成人和儿童必需的。以精氨酸为例,苦荞每100g的含量为1.014g,是小麦0.429g的2.36倍,大米0.745g的1.36倍,玉米0.47g的2.65438倍..

在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苦荞的含量高于小麦、大米、玉米和荞麦。特别是富含谷类作物中最容易缺乏的赖氨酸。苦荞的含量是小麦的2.8倍,玉米的1.9倍,大米的1.8倍,荞麦的1.6倍。苦荞的色氨酸含量是玉米的2.4倍,甜荞的1.71倍,小麦的1.6倍,比大米高15%。

(2)蛋白质的质量:优质蛋白质是含量丰富、氨基酸比例适当的蛋白质。目前国际上常用“化学评分”作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化学分越高,蛋白质越容易消化,质量越高。鸡蛋的蛋白质组成接近人体所需的最佳氨基酸组成,化学分100。以鸡蛋为氨基酸组成标准,比较了苦荞粉、小麦粉、大豆粉和玉米粉的营养价值(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苦荞粉中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最接近鸡蛋,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含量较高,但蛋氨酸略低于玉米粉,但也是鸡蛋的55%,远高于小麦粉和玉米粉的40%。苦荞的化学得分为55,高于小麦38、水稻49和玉米40,因此苦荞的蛋白质品质在谷类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欧盟的汉斯(M.HAAS,1994)认为荞麦蛋白的营养价值很高,其化学评分为81,高于表4所列。而且赖氨酸复合物中还有一种新的氨基酸“酵母氨基酸”。

2.脂肪

苦荞麦脂肪含量高,为2.1% ~ 2.8%,常温下呈固态,黄绿色,无味,不同于普通谷物。苦荞脂肪成分较好,含有9种脂肪酸,其中最多的是高度稳定和抗氧化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87%(表5)。

此外,苦荞还含有硬脂酸、肉豆蔻酸和未知酸。硬脂酸为2.51%,肉豆蔻酸为0.35%。苦荞的脂肪酸含量因产地而异。

3.淀粉和膳食纤维

苦荞种子的淀粉含量因地区和品种而异。荞麦中的淀粉与大米淀粉相似,但颗粒更大。与普通谷物淀粉相比,荞麦淀粉食用后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苦荞粉含膳食纤维3.4% ~ 5.2%,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约占总膳食纤维的20% ~ 30%,约为0.68 ~ 1.56%,比玉米粉高8%,荞麦粉高60.39%,是小麦粉的1.7倍,大米的3.5倍。对四川凉山州以苦荞为主食的彝族人的调查表明,食用苦荞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推测是苦荞中的膳食纤维。当然,苦荞膳食纤维还有结合氨基肽的功能。

根据最近的研究,消化淀粉在人体营养中的作用类似于膳食纤维。根据斯洛文尼亚的I .克雷夫特教授对淀粉水热处理的结果,荞麦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很好的补充膳食,因为与小麦面包相比,水热处理后的荞麦淀粉可以获得缓慢释放的葡萄糖和相对较高比例的可消化淀粉。

4、维生素

苦荞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P,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维生素B1和维生素PP明显高于大米,维生素B2也比小麦粉、大米、玉米粉高0 ~ 4倍,具有促进生长、促进消化、防止炎症的作用。荞麦还含有维生素B6,苦荞麦的维生素B6约为0。02毫克/克..

荞麦含有其他谷物所没有的维生素P(芦丁)和维生素C。芦丁是一种多酚衍生物,属于芸香苷类,是一种生物类黄酮。它和烟酸(维生素PP)具有降低血脂、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管脆性的作用。维生素p和维生素c共存。苦荞粉中维生素p的含量高达6% ~ 7%,而荞麦中只有0.3%左右,含量相差20多倍。苦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0.8 ~ 1.08 mg/g,能促进细胞再生和防止衰老的维生素E的含量为1.347 mg/g..

5、矿物质营养素和微量元素

苦荞粉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成分,已引起人们对人体功能和食品营养的关注。众所周知,苦荞麦是必需营养矿物元素如镁、钾、钙、铁、锌、铜和硒的重要来源。镁、钾、铁的高含量显示了苦荞粉的营养保健功能。

苦荞中的镁是小麦粉的4.4倍,大米的3.3倍。镁参与人体细胞的能量转换,调节心肌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酶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病。

苦荞中的钾是小麦粉的2倍,大米的2.3倍,玉米粉的1.5倍。钾是维持体内水平衡、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重要阳离子。

苦荞麦富含铁,其含量是其他散装谷物的2 ~ 5倍,能充分保证人体对铁的需求,制造血红素,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苦荞中的钙是天然钙,含量高达0.724%,是大米的80倍。在食物中加入苦荞粉可以增加钙的含量。

锌和味觉障碍的关系是显著的。

苦荞中还含有硒,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功能。它能与金属结合,在人体内形成不稳定的“金属硒蛋白”复合物,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荞麦被国家种质库誉为宝贵的富硒资源。硒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目前该组织唯一认可的防癌抗癌元素。国内外医学研究证实,人体缺硒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与饮食缺硒有关的疾病有40多种。美国癌症研究所的医学专家指出,适量的硒可以预防几乎所有的癌症。美国提倡每人每日硒摄入量为200μg . g,我国由于765,438+0%的地区低硒或缺硒,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硒摄入量为50μg..目前北京、太原等大城市的调查结果多在50μg以下,国外食物硒的来源多为添加到饲料中转化的无机硒,是食物链中的二次吸收。荞麦硒是天然有机硒,以绿色植物为载体,因此非常珍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其他人

苦荞麦中还含有较多的2,4-二羟基顺肉桂酸,含有抑制皮肤黑色素生成的物质,具有预防老年斑和雀斑的作用。它还含有蛋白质的阻断物质,可以阻断白细胞的增殖。

形态特征

1.根

它是一个直根系统,有一个厚的,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有侧根和毛状根。不定根也可以在茎的基部或地上爬行的茎上产生。根一般埋在30-50厘米的深度。

2.阻止

大多数种类有直立的茎,一些多年生野生种类在基部有匍匐枝。茎光滑,无毛或有绒毛,圆形,稍有棱角,幼时实心,成熟时空心。茎粗一般0.4 ~ 0.6厘米,茎高60 ~ 150厘米,最高达300厘米。有膨大的节,节数因种或品种而异,从10到30不等。茎色为绿色、紫红色或红色。茎可形成分枝,数量因种、品种、生长环境、营养状况而异,一般为2 ~ 10。多年生植物有大的球茎或根茎茎。

3.离开

叶包括叶和叶柄。叶肾形,基部略凹,有掌状网状叶脉;叶柄细长。真叶分为三部分:叶片、叶柄和叶鞘。单叶,互生,三角形,卵三角形,戟形或线形,稍具棱角,全缘,掌状网状。不同类型的叶片大小差异很大。一年生种一般长6 ~ 10 cm,宽3.5 ~ 6 cm,中下部叶柄较长,上部叶叶柄较短,顶部几乎无叶柄。托叶鞘膜质,鞘状和包茎。

4.花

它是一种有限的和无限的混合花序,顶生和腋生。簇状螺旋聚伞花序,其形状为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花序轴上。

5.花

大部分是两性花。单人被套,花冠,一般5件,只接底座,绿色,黄绿色,白色,玫红,红色,紫色等。雄蕊不延伸或稍外露,通常两轮8枚:内轮3枚,外轮5枚。1雌蕊,三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3花柱,柱头头状。蜜腺通常为8枚,发达或退化。有雌雄蕊等长的模式,也有长花柱短雄蕊和短花柱长雄蕊的模式。

水果

大部分是三角形,至少有2个以上的不规则。形状有三角形、椭圆形等。顶端渐尖,宿存的花被基部有5个裂缝。果实边缘有无纵沟,果皮光滑或粗糙,颜色变化以及有无翅或刺是区分种和变种的主要特征。瘦果中有一粒种子,胚藏于胚乳中,叶对生。

生长条件

1.温度

荞麦是喜温作物,其生育期需要100℃以上的积温1100 ~ 2100℃。荞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 ~ 30℃。播种后4 ~ 5天即可整齐出苗。生长阶段的最适温度为65438±08 ~ 22℃;开花结果期间,凉爽的气候和相对湿润的空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25℃时,植物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荞麦耐寒性弱,怕霜冻,所以栽培荞麦的关键措施之一是根据当地积温掌握适宜的播期,使荞麦生长期处于温暖气候,开花结果处于凉爽气候,保证霜冻前成熟。

第二步:水分

荞麦是喜湿作物,一生需水约760 ~ 840立方米,比其他作物贵。抗旱能力弱。荞麦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耗水量也不同。种子萌发的耗水量约为种子重量的40 ~ 50%,水分不足会影响萌发和出苗;出芽后,植株体积增大,耗水量急剧增加。从结果开始到成熟的耗水量约占荞麦整个生长阶段的89%。荞麦需水的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17 ~出苗后25天。如果开花期间出现干旱和高温,授粉就会受到影响,花蜜分泌也会少。当大气湿度低于30 ~ 40%且有热空气时,会使植物枯萎,花、子房、已形成的果实也会脱落。在多雾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荞麦的授粉结实也会受到影响。

3.阳光

荞麦是短日照作物,甜荞对光照敏感,苦荞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因此在长短日照条件下都能生长并形成果实。在出苗至开花的生长前期,宜在长日照条件下生长;在开花至成熟的生长后期,宜在短日照下生长。长日照促进植物营养生长,短日照促进发育。同一品种春播开花晚,生长期长;夏秋季播种开花早,生育期短。不同品种对日照长度的反应不同,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更敏感。荞麦也是喜光作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比其他谷类作物更敏感。苗期光照不足,植株单薄;如果开花结果期间光照不足,花果会脱落,结果率低,产量降低。

4.营养素

荞麦一般需要更多的磷和钾作为营养。施用磷钾肥对提高荞麦产量有显著效果;氮肥过多,营养生长旺盛,“头重脚轻”,后期容易造成倒伏。荞麦对土壤的选择并不严格。只要气候适宜,任何不适宜种植其他谷类作物的土壤,包括贫瘠、酸性或新开垦的土地,都可以种植,但排水良好的沙土最适宜。酸碱性较重的土壤,改良后可以种植。

中国是荞麦的起源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然而,由于长期忽视荞麦在作物布局中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荞麦研究还是空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在栽培技术的研究方面。总之,要实现荞麦高产,要做到六个转变:变茬为好茬、好地;变粗放耕作为集约耕作;变播种为条播,合理密植;变不施肥为科学施肥;变农场品种为优良品种;改变只种植,不管精细化管理。

栽培技术

1.种子选择

选择良种是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的首选。阿坝州荞麦品种繁多,各有不同的适应性,要因地制宜。主要栽培品种为提纯复壮的地方品种和育成的“川桥1”和“西桥1”。抗逆性强、产量表现高的中晚熟品种,如“苦荞”、“细圆荞麦”、“川桥1”、“西桥1”可获得较高产量。在高中后半山区选择“西樵1”、“猪屎荞麦”等耐寒耐瘠薄品种,可获得稳产。在二、半山区选择川桥1、西桥1、苦荞、水桥等早中熟高产品种。

2.选茬整地

(1)残茬选择

轮作制度是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轮作,又称作物轮作,是指在同一地块上,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种植不同的作物,以调节土壤肥力,防治病、草、虫,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像施肥一样种植作物”说明了轮作的重要性。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荞麦对留茬的选择并不严格,任何留茬都可以生长,但禁止连作。为了获得荞麦的高产,在轮作中最好选择好的茬。比较好的茬是豆类和土豆,都是陆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蔬菜茬,这些都是陆地作物,也是荞麦的主要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