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器的历史
仿古青铜器的出现,是出于复古弘扬传统伦理的目的,或者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爱好。仿制先秦青铜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金石学兴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朝廷曾经大量抄袭皇宫的商周青铜礼器,以为是用作郊庙。宋代王符受宋徽宗之命,编纂了《宣和年间宣和博古名图》(119-1125),记载了宋代皇室收藏的商代至唐代青铜器的精华。本书图文并茂,分为18类,每一类都有一个大概的说法。容器839件,对后世青铜器造型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郑和时期,酷爱古物,经常命好工人仿制新古董,因此造出了不少(见《翟年史》)。以满族贵族身份建立的清朝,从入主中原到清朝中后期,经历了一个从生活方式、语言、社会制度、价值观等方面吸收中国文化的过程。清朝建立后,面对汉族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清廷逐渐认识到武力征服只能起一时作用,人心的臣服才能长久受益。以康熙帝独尊理学为标志,清廷确立了“尊儒重道”的基本国策。为了摆脱皇位合法性危机的阴影,雍正帝还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武器库中找到了“天人感应”的武器,试图利用佛道将政权与神权结合起来,对儒释道采取并行政策。乾隆时期,疆域统一,海纳百川,经济发达。清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乾隆皇帝大力提倡文志,说“文化和教育是皇帝的第一要务”。乾隆年间,朝廷收藏的古器物1436件,抄自《宣和博古图》,编《西青古镜》40卷。两卷《西青续镜》得以复兴,随后又出版了十六卷《宁寿古镜》。这三部书对宫廷和达官贵人收藏青铜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的青铜器与商周的青铜器无论是用途还是性质都完全不同。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家庭的象征。贵族们为了发扬祖先的美德,刻下他们的记录,铸造青铜器,记载在铭文中。礼器的使用是贵族等级的象征。到了清朝,青铜器已经失去了这些意义,它只是生活中的器皿,或者说是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清代青铜器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实用器皿,如香炉、鼎、瓶、罐、龟、鹤、羊、鹿等,主要用于生活、祭祀和各种仪式。这部分青铜器在造型上与原作相似,有商周青铜器的风格。在装饰上,不严格模仿商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而是采用龙纹、卷云纹、波浪纹、花卉纹、畸形兽面纹、畸形夔文纹、回文纹等装饰纹样。有些器物上的兽面纹不是兽面纹,而是像蝙蝠。青铜器中的棺、苇、爵、掌、鼎、壶都是礼器。
到了清代,宫廷中陆续设置了青铜器和炉具,并制造了大量青铜器,供皇宫陈设、佛寺和宗庙近郊的祭坛使用。尤其是在乾隆朝,宫中的古董器物最为繁盛,这当然与乾隆皇帝博雅的古代性格和情怀有关。古代的失蜡法在清代被用来铸造青铜器。到了清代,这种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的造型,造型规范、端庄、精致。还有各种装饰方法,如雕刻、镂空、烧古、镀金镀银、嵌金银线、洒金等。,在继承中努力发展。就器物的皮色而言,变化较多,有石青斑、石青斑、朱砂斑、猪肝色、铜绿色、茶终色、翠绿色、蟹壳绿色、鳗黄色等。这些鲜艳的色彩柔和润泽,具有珍贵的色彩内涵和珠光外观。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清宫青铜器的精致典雅,以及古风的浓郁韵味。
清代仿古青铜器的特点是:一、常刻铭文,表示为仿品,宫廷仿品常刻现朝年份,如铭文“清乾隆年”。第二,仿品在造型和神韵上与原作不同。外观有商周青铜器的一些特征,但有些部分往往经过多方面的改造,如“清代仿古花坛”以下是从故宫藏品中挑选出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仿古器物的简要介绍。
清仿四足方,高9.5厘米,宽10.8厘米。体方,腹深。腹侧有一兽头,口小,颈平底,下有四足。颈部饰有三个兽首和变形的奎文,腹部饰有芭蕉叶纹。商代棺椁的形制一般为三尖足或四尖头足(也称柱足棺椁),足高向外卷曲,口上有两根伞状柱。但此棺较小,四足与明清家具相似,商代青铜器未见,形制与商周相去甚远。奎文变成了像鸟一样的图案。
清仿鎏金凤凰纹芦苇,高11.6厘米,宽15.2厘米。圆滚滚的身体,深深的肚子。双动物耳朵,盘旋的脚,覆盖着一个圆形把手。封面,脖子和脚都装饰着凤鸟纹。镀金的。容器的盖子和内底上都有铭文。这种芦苇的形制和纹饰与商周相似,但凤鸟纹已变形,鸟身臃肿,尾短,纹饰粗糙,失去了商周和的风格。商周的贴金还没见过。
清代仿古花坛,高27.9厘米,宽15.7厘米。身体呈圆形,喇叭状。废了嘴,绕了脚。以雷纹为地纹,颈部饰芭蕉叶纹,腹部饰兽面纹,腹部有四条凸筋,足部饰变形兽面纹和四条凸筋。脚无底,上下相连。这个酒瓶没有底,不实用。只能用来观赏,而商周的酒瓶是酒瓶。形制虽与商周相似,但纹饰差异较大,雷纹松散、沉闷,尤其是兽面纹,已严重变形。
仿雷纹青干龙四足方鼎,高14.8cm,宽13.3cm。长方体,方口边,口上有双耳,平底,四柱。腹部饰以雷纹,雷纹中间饰以直纹。大底有“清代乾隆年制”六字楷书。商周方鼎颈直口直,口向外折,雷纹紧凑流畅。此鼎棱角分明,造型刚硬,口下内收,容器内有烟的痕迹,由早期的鼎演变为香炉。
青干龙燕螺纹小锅,18.8厘米高,9.8厘米宽。体圆,腹鼓,肩有四环,足圆。肩部和腹部饰有芭蕉叶纹,腹部饰有两个波浪纹。脚的大底有“全年制”字样。壶用铜精,铸造精良,应该是清宫府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