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坊七巷被称为城市里弄系统的活化石?

“三亭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路,北至杨桥路。它由三个广场、七条车道和一条中轴线街道组成。中轴线大街是南后街,“三坊”和“七巷”分别在东西两侧。“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广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钟楼巷、黄翔、安民巷、公巷和鸡皮巷。

据了解,“三坊七巷”起源于晋代,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五代,明清尤其是清中叶达到顶峰。“三亭七巷”总面积约45公顷。胡同小巷的古老格局基本保留至今。现存古建筑200多处。小巷小巷相连,墙皮白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工艺巧妙。它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和“中国城市李芳体系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福州很多知名人士也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关系密切。清末民初,从这里走出或与他们关系密切、对中国现代化有重要影响的人有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林觉民、左,更有冰心、邓拓、郁达夫等文化名人。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精辟地概括“一片三坊七巷,半个中国近代史”。

但由于历史原因,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缺乏维护和保护,破损严重、老化,房屋质量持续下降。还有消防等严重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福建、福州有关部门投入巨资,统筹三坊七巷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

目前,三坊七巷大型古建筑修缮工作已陆续完成,配套功能日臻完善;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得到了延续,正逐渐成为推动福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