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港的历史沿革


周口在建国以前,一直是一个航运发达、商贸繁荣的内陆码头,名列河南四大名镇之一,雄踞豫东,远近闻名。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周口称周家口,地处“燕赵楚之冲,秦晋淮泗之道”,三河(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万商云集,舟楫如林,成为北方著名的“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位居河南“四大名镇”之列,可谓盛极一时。

明永乐六年,明成祖纳户部郁新奏言,开辟淮、颍、沙三河漕运,周家口为漕运要道。明万历年间,航运又有发展,埠口码头逐渐增多,商贾云集,桅樯林立,周家口已成为淮河流域物资集散中心之一。当时翰林学士熊庭弼曾过周家口题诗曰:“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

明成化年间,贾鲁河通周家口三川交汇之后,周家口水运交通东连江淮、西通襄宛,舟楫直达朱仙镇,商品经济迅猛发展,货船往来与日俱增。三川上下,码头、埠口星列棋布,商船云集,日夜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桅樯林立,往返穿梭。资料记载,其时东起界首西到襄县,各地码头共拥有货船超过万艘,仅周家口船户700多家,占有船舶千艘以上。先后有十四省行商巨贾、能工巧匠,纷纷来周投资兴业。五方杂处,精华纷呈,促使周家口日益上升为东邻淮泗、西控秦晋、南连江楚、北通燕赵的物资交流要冲和豫东商品交流集散重镇。当时,六安茶麻、两湖竹木、两广纸糖、天津食盐、蒙疆骡马,连同省内豫西的山货煤炭、新郑的红枣、杞康的棉花、淮陈的黄花菜及当地产的皮毛、粮油等等,均荟萃周口,行销各地。

到了清代康乾盛世,周家口达到鼎盛时期,时称“水陆交汇之乡,财货堆积之薮”。沿河拥有渡口22处,水陆寨门40余座,镇中街道120条,外籍商界会馆7处,各类大小寺庙50余座,人口突破22万。周家口曾在历史的渡口驰骋,成为货物的集散地,周家口船只通江达海,书写了周口航运的辉煌历史,也带动了周口商业的繁荣昌盛。

清代康乾盛世,周家口达到鼎盛时期。至清顺治年间,治理沙河先后又开辟了大渡口、小渡口、上下齐埠口、新渡口等码头。至此,周家口共拥有码头渡口22处,水陆寨门40余座,人口突破22万。

清末民初,平汉、津浦、陇海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航运开始衰落,但周家口夏季民船总数还在200至500只之间。

沙颍河的复航,承载了几代人的殷殷企盼。

沙河与颍河在周口汇流而成沙颍河,它自古以来就是通向淮河,连接皖、苏等省的跨省重要水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航道。

周口市地方港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沙颍河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脉的外方山,是淮河的一条最大支流。沙颍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中东部地区进入安徽西部,在阜阳沫河口汇入淮河,干流全长619公里,其中河南段长404公里,安徽段长215公里……

建国初期,沙颍河航运复兴最快,货运量快速增加,并逐渐建立健全了航运管理机构,对航道进行系统整治,原来的木帆船逐步更新为机动船舶,码头装卸条件也得到改善。

周口市交通局航务处处长罗春来介绍,虽然解放后周口的航运事业迅速达到了鼎盛,1960年的运量更达到创纪录的213万吨。但历史在上世纪60年代开了一个大玩笑。在重灌溉、轻航运思想的影响下,1956年以后,水利部门兴修水利时,漯河以下共修建了逍遥、黄土桥、周口、沈丘、阜阳、颍上等6座拦河闸,由于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认识不足,除阜阳闸配有100吨级简易船闸外,其余均未配建过船设施,原本通航的沙颍河航道被截成几段,以致沙颍河河南段航道基本断航。

1977年10月,周口船民公社与搬运公司合作,至此,沙颍河航运完全被陆路运输所取代,辉煌只能封存在老船民的记忆中。

断航给周口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数以万计的船民因此重新选择谋生之路:有的背井离乡,将船只开到外省航道上;有的靠摆烟摊、卖大碗茶维持生计;有的下船搞陆路搬运……

许多船民弃水登岸,大量河南籍船舶流落他乡。周口港务局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长江航道谋生的船民中,有5%是周口人。通江达海的梦想,成了他们和后代人的心愿。

2004年8月18日,投资两亿多元的沙颍河周口港复航续建工程开工建设,展开了包括周口港、郑埠口航运枢纽、沈丘船闸维修和航道疏浚的工作,工程仅用15个月就完成。

2005年12月,工程完工,建成了周口港。该港是河南唯一的内陆大港,是河南省的“出海口”,位于沙颖河畔,占地面积173亩,年吞吐量80万吨。

2005年12月28日,省交通厅、周口市政府举行了通航仪式。周口沙颍河恢复通航。

8月1日上午9时,周口市市长高德领宣布:“周口港首批出港货物正式起航!”

话音刚落,周口港的货船载运的汽笛声瞬间响彻了内陆航运周口港沙颍河两岸。

此次出港货物的运输,是沙颍河河南境内断航30年之后首次用自己的船舶运输自己的产品,它标志着河南航运即将走出30年低谷。这也是继2005年12月28日沙颍河复航之后周口航运史上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盛事。

2006年4月,驻马店燃气电厂重达720吨、价值3亿元的大宗货物从上海由水路承运,经周口港成功中转,标志着沙颍河复航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充分证明沙颍河周口境内已具备了全线通航的能力。此次,周口港豫—周口货9128号货船运送的300吨“五得利”面粉从周口驶出,一路途经新站—项城—沈丘—界首—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后过长江直达浙江杭州港,总里程1100多公里,这是周口港首次承担出港运输,也是沙颍河断航30多年后的首次对外运输。这次运输将为沙颍河恢复通航后形成水运高潮拉开序幕,对促进我省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交流、促进我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成为河南交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沙颍河颍河常年通航后,周口港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其一,缓解腹地运输压力。我市是河南通往华东沿海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沙颍河腹地内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化工、矿建材料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周口是产粮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主要为小麦、大豆、棉花、油料、烟叶等,向外运输量大。沙颍河常年通航后,能有效解决运输紧张,搭建起腹地内运量大、成本低的水路交通运输平台,为经济发展增添了一条运输“大动脉”。

其二,经济效益显著。水运运价低、运量大,经计算比较,每吨货物从周口由水路经沙颍河运往华东地区比铁路可节约运费近30元,从而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品的生存竞争能力。同时,沙颍河常年通航后,可以带动航运业和运输服务业,可增加就业人员25000人,解决船民失业所带来的再就业及上访问题,对稳定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