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目的?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明初,郑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历时28年,帆舟遍至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我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然而郑和出使西洋究竟负有什么样的神秘使命呢?数百年来,关于这一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根据《明史·郑和传》的记载,郑和之所以下西洋,是因为“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由此看来,明史的纂修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二:一是到海外跟踪询查惠帝;二是沿途炫耀武威,显示大明王朝的富强。

传中所说的惠帝,即是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初,鉴于诸王兵权过重,尾大不掉,曾决心进行削藩。公元1399年,当时的燕王(惠帝的叔叔)公开反叛,以“清君侧”为理由起兵北平,号称“靖难”,三年后攻陷京师,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

据说在朱棣兵入南京之时,大内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因此,明成祖才会派遣郑和出使海外寻找惠帝,以防其东山再起,危及自身帝位。这一说法从明朝开始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些著名史学家如范文澜、吴晗等人也持这样的观点,范氏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便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用意是“以探询朱允踪迹为首”。

9c3b154b931e2f7230b8986bae62ad7a.jpg

不过这样的说法一直遭到众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建文帝忠厚羸弱,被朱棣赶下台后,即使逃到国外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而且,根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燕王的军队攻入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就纵火焚宫,早已被烧得尸骨无存,所以,寻找建文帝之说不能成立。而且,从常理上推断,即使真的是为了寻找建文,有一两次远航也就够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航,甚至达七次之多呢?因此,郑和的下西洋一定有着更为重要的目的。

至于上文所持的炫耀武威的说法,也有人提出质疑。因为事实上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直不把对外扩张作为重点,他曾经将周边的十五国定为不征国,其中的大部分就是在“西洋”地区,而且他还一直告诫子孙切不可轻启边衅,因小隙而构大祸。

深得乃父要旨的朱棣也一直秉承朱元璋的意思,从来没有过耀兵异域或者侵吞他国的迹象,而且每当臣下有对外用兵之议时,他也经常加以训斥。因此,难以想像在对外关系上一向防止穷兵黩武倾向的明成祖会派郑和对所谓“不征之国”去炫耀武力。而且如果真的要耀兵,为什么不针对邻近的朝鲜、日本,而要舍近求远,跑到西洋去呢?另外,在郑和出使过程中的三次用兵,也都是纯属自卫反击,毫无主动用兵的意思。

关于下西洋的目的,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认为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由于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国家对外贸易受到损害,因此明成祖即位的时候,国家财政面临困难,因此企图向南洋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国家收入,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国家又想垄断外贸权利。因此郑和下西洋纯粹是一项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而实行的对外贸易行为。

c54be69a77584fe8bc67040c2cda98bb.jpg

可是,也有学者对这样的观点加以反驳。他们认为,明朝直到隆庆以前的200多年间,一直十分严格地执行着海禁政策,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明政府是不可能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海外贸易的。相反,朱元璋父子都认为,天朝物产殷富,无所不有,因此不需要外国的货物,当然也不需要与外国进行贸易。

而且,明政府与外国的贸易往往是遵循着“厚往薄来”的宗旨,他们建立起了所谓的朝贡贸易体系,贸易目的中政治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就能够使我们理解为什么郑和船队每到一处,总是先“开读赏赐”,然后才和当地人贸易。

本文标签: 郑和下西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