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史官记录的历史都是真实的吗众


如果是二十四史的话,那么大部分记载是比较靠谱的,或者说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也有相对不那么靠谱也就是说整体编纂质量就比较差的,但都有途径鉴别或校正。

中国的历史传统中,无论实践中还是道德要求上,都不认为史官应该拿谁家的钱就替谁擦粉洗地;很多有操守的史学家也不这么认为,比如司马迁。同时具体制度上也有一些约束,比如当朝皇帝不得看当前的起居注等等;

以二十四史来说的话,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后人修前朝史,目的一在给本朝正名位明统绪,二在为本朝的实践总结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而既然要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写的太离谱是不行的,容易坑到自己。所以很多可能涉及新旧朝立场分歧的政治问题,可以争论和适当存疑的是对人和事的评价或一些事件细节,而不是说整个过程的描述都必然不可信。

这点其实在现在也还是这样,而且不分中外——譬如战争史,对一场战争或战役最靠谱、废话也最少的记载,往往是针对部队内部或者体制内部读者写的那些总结汇报,所谓内部资料。这种给自己看的东西,注水注多了或者写的太花哨既无必要也没意思~

还是以二十四史为例,其实其中大部分史书所用的材料,并不全是官方钦定记叙,而是或有意或无意的搜集了多方资料考订汇集而成的。有意主动多方采信的,典型如司马迁,官方图书档案和非官方、私家著述甚至访谈和实地考察都用上了才写出来一部史记;无意中多方采信了的如元人修的《宋史》,其实是把北宋南宋时期各种历史资料(绝大部分是私家著述)东抄抄西抄抄抄到了一块儿。

最后稍微发散一下,绝对客观的历史记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不存在,将来也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人本身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立场和价值判断。很多时候有些记叙者说自己没有立场,仅仅是为了表示反对或不屑另一种立场罢了。甚至可能更糟糕——比如记叙者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要撒谎忽悠人,故而宣告自己“没有立场”“我是客观中立的”。

本文标签: 立场 自己 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